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一二谈

文 / 赛德尔心理
2019-08-12 12:31
"

即便是家庭教育,具体到每个孩子,好的经验也是没有规则的。去探索别人的经验没有意义的,是当妈妈的通病。对于以后孩子进入真正的学校教育毫无益处。

任何难题,其实最高明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所有当孩子的都反感爹妈嘴里永远住着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

现在家庭教育的模式不是关注不够,而是家长学校过度关注了,这是教育制度应试教育的问题,不是家长教育可以改变的。

其实你们如果有兴趣了解从小学到高中一个班里最费劲的学生一定都是家长最费劲的学生。而少数那几个学霸,他的父母很可能连孩子每天在忙什么都不去特意关注。

从小学教育孩子一直到高考,对于家长来说,其实是一个关注度逐渐递减的过程,到最后就是我们说的让爹妈什么都省心的孩子。

对于教育,父母有各自不同阶段的责任,像一个接力赛,母爱对孩子所体现的是一种善良,愉快人生的体验,但这会随着孩子上小学读书竞争开始成为首要任务,到大约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教养责任就慢慢需要由父爱接手。母爱其实是一个逐渐退出的过程。古语讲,养不教。父之过。就是这个意思。

而在大约初二结束的时候,即便是父亲的直接教育也需要逐步退出,让孩子独自解决自己的难题的时候。到那个时候,所有家长只需要付出的是关注就足够了。因为你个人的人生经验和孩子的新时代已经不合适直接教育。对错能够教给孩子自己去判断的就是高明的家长。

在这一点上,我很赞同易中天有个看似极端的说法。那就是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其实正面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就是刚才所讲的,面对纷繁社会,对孩子未来准备,最好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当然没有规则,不是说不管教。这是两码事。

就像我最早说的,育儿就是育儿,是对未来教育的准备,她绝对不能替代教育,这是两回事。而管教其实是低层次的育儿,他还升级不到替代教育的层面。高明的家长是随着孩子长大,越管越爱插手孩子成长的家长没有例外到最后不是越管事越多,最后干脆就是豆腐掉到了灰里,吹不得打不得。其实自然选择的责任本来就是幼年育儿是母亲为主,而上学后教育的责任就是父亲为主,各有各的阶段,凡是母亲一路包办,甚至拒绝父亲插手的,其实你最多也就是走到小学高年级或者初一,结局是孩子青春期成为仇人。

父母教育孩子大概是世界上唯一不需要经过培训,经过资格认证就可以上岗的身份。所有父母如果可以扪心自问这几个问题,想必她是完全有资格教好自己孩子的,第一个,你自己这一生就算是被教育好了,活得很优秀吗,如果不优秀,我教育孩子的这些东挪西借拿来的理论就一定适合我的孩子吗?事实上,你建立的基础不过是我生的孩子我当然知道怎么教好。这其实是个谬论。

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一二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