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说“妈妈我怕”,很多家长都反应错了,不利孩子心理健康

文 / 育儿秘籍
2019-08-11 15:07

文|秘籍君

周末和几个宝妈在一起聊天,其中一个不无担心地说,她家孩子太胆小了,动不动就会说妈妈我怕。别家孩子半米高的台子说跳就跳下去了,他却总是站在边上要抱着下来,还是个小男生呢,真让人愁死了。其他妈妈纷纷附和,说起自家孩子那些让人无法理解的“矫情”事来。

我在一旁听得无语。这些妈妈都有点想当然了。她们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解读了孩子的行为,却没有人想到去深入问一问,孩子到底在怕什么。

当孩子说“妈妈我怕”,很多家长都反应错了,不利孩子心理健康。

“怕什么怕,胆小鬼。”

如果孩子在你面前表达了“害怕”之意,而你的第一反应是“恨铁不成钢”,常常会不自觉地说出一句“怕什么怕,胆小鬼”。这反应出家长急于求成的心态。

通常类似的对话会发生在家长要求孩子尝试某种新事物,比如和陌生小朋友打招呼套近乎,或者在高高的台子上第一次尝试滑水。家长的内心活动可能是,别家孩子都那么胆大,怎么就你这么小心翼翼呢?

不过家长要知道,孩子的先天气质类型不一样,有的孩子本身就是敏感慢热型,跟那些泼辣大胆的孩子比,他的表现是有那么点“懦弱”,但这不怪孩子。这种性格的另一面,叫“安全意识强”。

孩子本身的气质类型无法改变,能改变的只有家长的教养方式。面对这样的孩子,罔顾孩子的恐惧,一味往外推显然不可取,而家长动辄说孩子是“胆小鬼”,会让孩子给自己贴上“胆小”的标签,更不敢轻易尝试新事物。

正确的做法是,先承认孩子的感受,“嗯,这个的确是有点高,我站上面都眼晕”,之后降低标准,鼓励孩子去试一试。孩子如果肯尝试,要肯定他的进步;如果不敢尝试,也不要强迫。

“这有什么可怕的,不就是......嘛”

这样的对话通常发生在睡前,或者孩子在黑暗里发现了某样东西的阴影时。比如孩子指着角落里的一团说“妈妈我怕”,妈妈过去一看只是个扫把,随手拎起“这有什么可怕的,不就是个扫把嘛”。

类似漫不经心的态度其实是否定了孩子的感受。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很无力,只有大人才是掌控局面的那个人。此外孩子还会觉得,自己的感觉被大人否定了,心里会闷闷不乐。经常这样,孩子就会常常有种挫败感。

其实家长要理解孩子的感受。六岁前的孩子正处在想象力极速发育的时期,他们因为善于联想,会把普通事物和听到的童话故事以及自己的想象混在一起,扫帚可能就成了巫婆实施罪恶的犯罪工具。家长应该做的,是陪着孩子一起走过去,鼓励孩子自己揭开“真相”,随后再解释一下东西显得可怕的原理(因为阴影或者灯光使其变大等等)。

我们都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勇敢、坚强的孩子,也因此会将孩子的一些畏缩、害怕的行为视为懦弱、无能,却不知道,“害怕”只是孩子情绪中的一种,它和“开心”、“自豪”一样自然和正常。如果孩子说“妈妈我怕”,希望家长能够首先接纳孩子的感受“看起来是挺吓人”,然后再鼓励孩子和自己一起,突破害怕的情绪,成就一个更强的自己。

你家孩子从小有怕的东西吗?

关注【育儿秘籍】,你想了解的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疫苗接种、疾病护理、成长发育,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除了原创漫画文章,我们还会给您定期奉上实用育儿生活小常识,让你用科学的方式轻松带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