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隐痛,电影《狗十三》从一个女孩的蜕变反观中国式家庭教育

文 / 声影新播客
2019-08-01 18:12
"

导语:近几年来,国产青春片在暑期档电影市场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卖点无非就是新生代的俊男靓女,在学业和情感历练中对逝去青春的怀念,质量参差不齐而且主题重复单一,很难引起观众的共鸣。尘封五年,历经波折于2018年12月7日在国内上映的电影《狗十三》,被认为是十年来最写实的一部国产青春电影。影片从一个初中女生的叛逆期作为切入点,通过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所面对的各种矛盾冲突,去探讨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利弊。与此同时,涉及到的父女关系、离异家庭、二重男轻女思想等社会热点话题,展现出中国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隐痛,让人看过之后感同身受。它就像一面镜子,让每一个年轻的观众都仿佛看到自己成长的影子,非常真实。

作为一部现实题材电影,影片处处展示出让人感触很深的生活片段,难得之处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还原。通过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认识一个真实而残忍的不一样世界。导演对小女孩内心世界的复杂转变进行了细腻的描绘,从反抗到接受、从屈从到迎合,成长的隐痛在率直与世故的过渡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以两条狗的命运归属为故事主线,详细描述一个典型的普通中国式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以女孩经历的心路历程,展示出叛逆青春期孤独与妥协的无奈。她渴望被理解与尊重的内心呐喊,在现实面前显得那么无力,最后只能变成父母期待中懂事听话的好孩子。

电影《狗十三》可以算得上是未映先火,国内上映之前,该片就获得第64届柏林电影节水晶熊单元国际评委会特别奖,成为当年柏林电影节首部获奖的华语电影。时隔五年在国内上映同样获得很大关注,口碑佳获得赞誉声一片,在华语电影TOP100榜上排在第21位。国内总票房收入5120万元,虽然没能创造票房奇迹,但是影片所体现出来的现实意义,值得所有父母和成长中的孩子去思考和体会。

本片关注孩子成长过程的同时,亦在探讨父母与孩子之间关于爱的最佳沟通方式,如何去化解由种种误会带来的矛盾冲突。它还牵涉到关于暴力的理解,无论是言语、身体还是精神上的。

影片通过平白直叙的电影语言,讲述一个青春女孩真实残酷的成长故事,表现出极大的诚意和勇气成长的隐痛,电影《狗十三》从一个女孩的蜕变反观中国式家庭教育

电影的可贵之处在于它选取了过于现实的社会题材,能够冷静地表述出来,对于导演来说是需要勇气的。从传统意义上讲,该片并不属于纯粹的国产青春片,只是借青春之名反映当今活生生的中国式家庭教育问题。

孤独落寞的身影、裸露砖石的墙以及贴在墙上的那半张寻狗启示,构成了真实残忍的现实。所有的反抗与挣扎,到头来只能落得成为惯性的妥协和隐忍,带有一丝悲情色彩在里面。

成长的隐痛,电影《狗十三》从一个女孩的蜕变反观中国式家庭教育

就像电影海报所展现的那样,本来色彩斑斓的花样青春,在父亲霸权式的操纵下,一切都显得暗淡无光。而其他家庭成员的间接参与,使得女孩注定成为一个悲情角色。一个孩子,无论他多么叛逆和逞强,在这种精神凌霸下,只能被改造成理想中的乖巧孩子。

导演并没有刻意去批判任何人,通过贴近现实的切入点,利用角色人物的心理冲突,展现残酷现实的各种弊端和矛盾,在强烈的精神碰撞下,给人以反思。当青春的叛逆遇上现实的无奈,只得在处处妥协中成长。

成长的过程付出懂事的代价,孩子的叛逆与大人的粗放式教育究竟存在何种关联成长的隐痛,电影《狗十三》从一个女孩的蜕变反观中国式家庭教育

张迎雪饰演的女主角李玩在一个离异家庭中长大,本来就缺少母爱,性格上就显得随心所欲,青春叛逆。如果不是父母离婚,她原本是父亲眼里的掌上明珠。随着重组家庭的建立和同父异母弟弟的出生,这一切都改变了。

从小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李玩接受的是隔代教育,虽然受到无微不至的关爱,但终究有隔阂。她的任性在长辈眼里就是不听话,是不被世俗所接受的。

成长的隐痛,电影《狗十三》从一个女孩的蜕变反观中国式家庭教育

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有报兴趣班的经历,李玩也不例外。正当她在天文兴趣班和物理兴趣班之间犹豫不决的时候,父亲却在老师的建议下让她选择英语兴趣班。在大人们的眼里,提高学习成绩才是最重要的。

对此,李玩选择沉默,以此作为抗争。在他们眼里,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什么。但是,父亲没有顾及她的感受,直接在报名表上修改了名字。就这样,物理梦想在屈从大人意志后被扼杀了。

成长的隐痛,电影《狗十三》从一个女孩的蜕变反观中国式家庭教育

对物理有过人天赋的李玩学习成绩不错,在物理学方面有一种狂热的痴迷。在老师的眼里,她是一位勤奋好学的优秀学生,但是从报兴趣班这件事来看,父亲以牺牲女儿的利益与老师达成了某种程度上的默契,这是何等的悲哀。

李玩在物理竞赛上获奖了,对她来说,自己的势单力薄自然抵不过大人,只能通过成绩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父亲可以扼杀自己的兴趣爱好,却不能改变用学习成绩来做无声勘正的初衷。

从养狗、丢狗、假狗、狗肉的种种场景,再到对原来那只狗的放弃选择,诉说了一个孩子如何默默接受现实的成长隐痛成长的隐痛,电影《狗十三》从一个女孩的蜕变反观中国式家庭教育

为了换取女儿的原谅,父亲精心买了一只狗送给李玩。从刚开始的拒绝到后来的形影不离,围绕一只狗发生的故事展开来,就是其他家庭成员与李玩之间发生的矛盾与冲突。

李玩的彻夜不归,造成奶奶的失踪,从而演变成父亲的一场家暴。这个剧情发展也促成了影片最感触人心的时刻,那就是父亲家暴之后对她的愧疚和道歉。“爸打你,是因为爱你”这句台词莫名戳中了多少人心中的痛点。

成长的隐痛,电影《狗十三》从一个女孩的蜕变反观中国式家庭教育

亲不知道李玩的心里所想,爷爷奶奶也不知道她的喜好,对于其他人始终存在一种隔阂,让人李玩无法敞开心扉。因为丢狗,从对爷爷的毕恭毕敬到顶撞导致他的脚扭伤;因为假狗,她整夜未归,奶奶出来寻找因迷路而失踪,这一切在大人的眼里都是孩子的过错。

从丢狗的那一刻起,其他人的第一反应不是寻找,而是找借口。狗就是一个附属品,在被灌输拿得起放得下的思想后,李玩的存在就变得可有可无。

成长的隐痛,电影《狗十三》从一个女孩的蜕变反观中国式家庭教育

无论是溜冰场的场景还是弟弟生日的聚会上,都在侧面上反映出父亲和爷爷奶奶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其实,父亲对女儿的关心和长辈对孙女的疼爱,是一种最原始的家庭关爱。只不过,在一种与社会脱节的封建思想的束缚下,成为偏爱的理由。

弟弟在家人的簇拥下开心举行生日派对,李玩只能在背后默默鼓掌。在暴打之后似乎一夜之间变得懂事的她,并没有得到这个重组家庭更多的爱。反而,在家人与狗之间的利益取舍中,她成为了牺牲品,只得默默承受残酷现实所带来的成长隐痛。

父亲的缺位,母亲的焦虑,孩子的崩溃,折射出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痛点成长的隐痛,电影《狗十三》从一个女孩的蜕变反观中国式家庭教育

在中国父母的传统观念中,乖巧懂事、成绩优异的孩子才有出息,所以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全部心血,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教育资源给予了竭尽所能的支持。唯独在精神层面,没有形成有效的沟通,无法感知孩子的内心世界。

正所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无论是启蒙教育还是价值引导,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成长的隐痛,电影《狗十三》从一个女孩的蜕变反观中国式家庭教育

无论是原生家庭还是重组家庭,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而不是一味地让孩子屈从于大人的意志,尤其是打骂教育应该被社会摒弃。如何与孩子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是父母所要考虑的。

在孩子的每个成长阶段,尤其是进入青春叛逆期,对孩子天赋的过度打压和对学业的强加压力,在孩子心里产生一种消极的逆反心理,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成长的隐痛,电影《狗十三》从一个女孩的蜕变反观中国式家庭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在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往往呈现出三方不讨好的局面。尤其是工作压力面前,父亲很少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教育孩子;承担教育重任的母亲,在采取何种教育方式的取舍中不知所措,从而产生焦虑情绪;孩子在大人面前产生抵触和反抗心理,处于崩溃的状态。

中国家庭教育究竟缺什么,这给广大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如何在给孩子提供最好教育机会的同时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电影《狗十三》以一个小女孩处于青春叛逆期的成长遭遇,引出当今中国式家庭教育问题,展现出小人物在时代大背景下扭曲挣扎的心路历程。它反映出很多中国家庭面临的子女教育难题,不仅是教育方面的,更是精神层面的。电影以写实的社会题材,讲述了亲情隔离下的逝去青春,在一则少女与狗的故事中展现女主角荒诞式的个人宿命,在懂事式教育模式的驱使下,完成一个悲剧式的成人礼,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