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分析和性格测试的背后原理——巴纳姆效应

文 / 月朗星稀心理工作室
2019-07-31 15:20
"

生活中有很多人喜欢看星座,或者玩一些性格测试的小游戏。看到解析结果的时候,常常������这种感觉:这个东西太神奇了,怎么可以分析的这么透彻,这不就是说的我自己吗,简直说到我心坎儿里去了。

星座分析和性格测试的背后原理——巴纳姆效应

那么星座分析和性格测试一类的小游戏真的就这么神奇吗?还是有其他什么原因?到底是什么导致我们一次又一次被它戳中?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说的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效应——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又称福勒效应,是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在1948年通过实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应了自己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

心理学家福勒在1948年对学生进行一项人格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对学生的人格特质进行全面的分析。而实际上,他给到每个学生的个人分析结果都是同样的内容。然后请学生对测试结果和自身人格特质的契合度进行打分,0分—5分,0分契合度最低,5分契合度最高。而学生评分的平均值为4.26分。

福勒在实验中给到每个学生的分析结果都是他搜集星座和人格关系描述中的通用性语句:你祈求受到他人喜爱却对自己吹毛求疵;虽然人格有些缺陷,大体而言你都有办法弥补;你拥有可观的未开发潜能尚未就你的长处发挥;看似强硬、严格自律的外在掩盖着不安与忧虑的内心;许多时候,你严重的质疑自己是否做了对的事情或正确的决定;你喜欢一定程度的变动并在受限时感到不满;你为自己是独立思想者自豪并且不会接受没有充分证据的言论;但你认为对他人过度坦率是不明智的;有些时候你外向、亲和、充满社会性,有些时候你却内向、谨慎而沉默;你的一些抱负是不切实际的。

可以看到,这些语句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然而人们很容易接受这些语句,并认为这描述说的就是自己。

星座分析和性格测试的背后原理——巴纳姆效应

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保罗•米尔将这一实验结果命名为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是美国一名著名的杂技师,之所以用他的名字命名,是因为他曾评价自己的表演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而这种现象和福勒的实验结果十分相似。

福勒在实验中还有另外一项研究,要求学生们做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随后他给到学生两份评估报告。一份是根据问卷结果做出的正确评估,另一份则是模糊不清、泛泛而谈的假评估报告。让学生从中选择哪分报告更符合自身情况,结果超过一半的(59%)选了那份假评估报告。

从基因的角度讲,每个人的情感、个性都会有很多共性,所以当我们面对星座、性格测试给出的一些笼统的、模糊不清的通用性格描述,总能够在其中找到与自己相契合的点。尤其大部分人更愿意相信使自己看起来更加正面积极的事情,所以当我们面对诸如“你有很多潜能未得到发挥;你很喜欢独立思考”等描述,会不可避免的产生认同。这时我们就会陷入巴纳姆效应。

平时生活中我们都难以避免的会遇到这种情况,那么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心理学上将巴纳姆效应的成因,解释为“主观验证”的作用。

星座分析和性格测试的背后原理——巴纳姆效应

所谓“主观验证”,就是当我们相信一件事情,不是因为客观上的信息表明这件事情值得相信,而是因为我们主观上想要相信。当我们主观上想要相信一件事情,我们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搜集各种信息来使自己的想法成立。即使这件事情看起来再不符合逻辑,我们也会绞尽脑汁想各种理由来解释,以使它看似合理。

“自我”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我们的内心大部分空间都被“自我”占据。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我都想尽可能彰显自己个性的存在,力求与众不同,以区别他人和自己。

但人往往最难认清的就是“自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总是受到他人或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无法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当我们接受客观环景的错误信息反馈,就容易陷入巴纳姆效应而不自知。

为了避免巴纳姆效应对我们的影响,就需要我们对自己有一个清醒、完整的认知。认识到自己“好”的部分,也认识到自己“不好”的部分,并告诉自己“好”与“不好”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我。当我们接纳了完整的自己,改变也就随之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