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不是病,磨叽起来可真要命!三招带孩子彻底走出拖延症

文 / 亲妈学堂
2019-07-18 18:06
"拖延不是病,磨叽起来可真要命!三招带孩子彻底走出拖延症

对于很多小朋友来说,暑假可谓是自由自在的幸福时光,但有一件令大小朋友都头疼不已的事,却始终贯穿了整个假期——写作业。

从放假第一天开始,作业就被提上了小朋友们的暑假日程。按照计划,半个月保证能高质量的完成。但事实往往是:开学前一天晚上,孩子趴在桌子上边哭边补作业。

每逢此时,家长们总是气不打一处来的骂上几句:让你之前磨磨蹭蹭!现在没日没夜补作业早干嘛去了!

拖延不是病,磨叽起来可真要命!三招带孩子彻底走出拖延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拖延症不是病,犯起来真要命。一时拖延一时爽,一直拖延却会影响正常生活。拖延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却可能会对孩子一生的成长产生恶劣影响。

一、拖延不是病,墨迹起来真要命

1.打击孩子自信心,自我效能感暴跌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中首次提出“自我效能感”一词,意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拖延症之所以影响人们的生活,是因为它打破了原本的时间计划并影响了整体的进度。一个班级中,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孩子永远都是同一个人。

拖延不是病,磨叽起来可真要命!三招带孩子彻底走出拖延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次拖延,一次批评,久而久之,孩子自信心严重受挫,自我效能感暴跌,心中自然而然地会形成一种固有观念:我就是写不完作业,我就是学习不好。孩子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无法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也就无法产生继续的动力。

拖延不是病,磨叽起来可真要命!三招带孩子彻底走出拖延症

(图片来源于网络)

2. 情绪失常,引发焦虑和恐慌

“一边拖延,一边心慌”是对拖延症患者心理状态的最恰当的描述。拖延带来的焦虑感是长久存在的,并不会随着客观问题的解决而就此消散,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人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等心理疾病。

我的学生曾经给我讲述过她的亲身经历:当年艺考时,她曾错过了一所心仪已久的学校的报名期限,原因无他:拖延。第一次查看报名日期时她觉得时间尚早,所以并没有着急立马报名。

拖延不是病,磨叽起来可真要命!三招带孩子彻底走出拖延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等到她打开电脑准备报名时,却发现该学校的报名窗口早已经过期了。每每提起此事,她就觉得万分后悔。

拖延症虽小却是致命的,它往往会引起蝴蝶效应,一片微不足道的雪花,可能会改变整个冰山的轨迹,拖延引发的计划偏差,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二、什么是拖延症?为什么我家孩子总是拖延?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一项调查显示大约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由此可见,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果孩子做事总是磨磨唧唧,十有八九是患上了拖延症!

拖延不是病,磨叽起来可真要命!三招带孩子彻底走出拖延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想要解决问题,我们首先要挖掘原因。为什么孩子拖延成习?家长们是无法免责的。

1.作为全能型父母,孩子对你依赖过度。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们一改过去“穷养”的原则,纷纷开始实行“家长承包制”。从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到学习辅导、兴趣培养,全知全能的父母们恨不得替孩子包办人生的每一个环节。

与之对应的后果就是孩子们离了爸妈不能活:关上门窗,不识葱姜蒜;出门在外,不辨东南西北。习惯了父母一手包办,当父母选择撒手不管时,孩子便开始无限时拖延。

2.作为强迫症父母,对孩子要求太过严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大多数家长的心愿。在此前提下对孩子“完美、优秀”的要求可谓是十分严苛,做事不仅要做完,还要做好,最好能身处前列、拔得头筹。

拖延不是病,磨叽起来可真要命!三招带孩子彻底走出拖延症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隔壁家王姐常常因为写作业的事情跟孩子吵翻天。孩子常年第一,多次获得“市级数学竞赛”“作文大赛”的一二等奖,简直是优秀生里的模范生。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王姐对孩子不满意倒不是因为孩子写不完作业,也不是因为孩子错误太多,相反,孩子的作业完成的又快又好。真正的矛盾在于王姐要求孩子每天除了完成学校老师的作业,还要额外完成自己布置的奥数题目。孩子一开始还很积极,后来越来越懈怠,每到写课外题目时,常常磨蹭半天也解不完一道题目。

过于严苛和完美主义在育儿中可谓是弊大于利,让孩子无法忍受,便会萌生出各种“妙计”来反抗父母的统治,而拖延无疑是其中最令家长无奈的消极对抗。

三、从认知到行为输出,告别拖延恶习

在孩子的而成长过程中,家长的作用不言而喻。如何预防拖延症,孩子患上拖延症该怎么办?这些都是家长们需要掌握的本领。今天,我将为大家提供三点行之有效的建议:

1.家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让孩子自然过渡。

7岁以下孩子的拖延,往往是因为父母没有给予足够的耐心和时间所导致的。我家闺女刚开始上幼儿园时两岁半,每天都会面临着早起拖延的烦恼。早上时间本来就很紧张,我俩经常为了穿哪件裙子,戴哪个发卡,穿哪双袜子而闹别扭。即使我们提前一晚都选好,到了第二天早上,女儿还是会经常变卦。

如果你不顺着她,她会一直闹别扭,时间越拖越久,从早上到出门,平均用时在40分钟到一个小时,相对于大人十几分钟快速出门的标准来说,孩子无疑拖垮了我整个早上的节奏。

拖延不是病,磨叽起来可真要命!三招带孩子彻底走出拖延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家孩子从开始拖延到结束拖延、独立自主大约耗费1年左右的时间。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这是他们必经的历程。在孩子早期的情绪和沟通体系建立完全之前,家长们一定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当孩子自然的建立起秩序感后,情况会有所好转。如果家长肆意地横加干预,孩子拖延和偏执的状况只会变得越来越糟。

拖延不是病,磨叽起来可真要命!三招带孩子彻底走出拖延症

(图片来源于网络)

2.放下焦虑感,让孩子意识到:拖延会影响自己的生活。

对于7岁以后已经形成了拖延症的孩子来说,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安抚自己的焦虑感。情绪是会传递的,尤其是亲子关系中,不满的情绪会降低双方在亲密关系中的信任感。

家长不要给自己或者孩子树立“多少天内改掉拖延症”的目标,要知道,告别拖延症的根本在于:让孩子自己意识到拖延对正常生活的影响和危害。

拖延不是病,磨叽起来可真要命!三招带孩子彻底走出拖延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时间表的方式,帮助孩子逐渐建立时间观念。比如前一天晚上给孩子半个小时的整理书包的时间,同时告诉孩子,如果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整理完自己的东西,那么此后浪费的时间就要从后面玩耍的时间中扣除,这样孩子就能开始意识到:拖延对我是有不好的影响的,我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的事情,才能有时间去玩耍。

3.错误示范比正确示范更重要。

在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中,要让孩子明白拖延是每个人都会有的状态。刚开始帮助女儿建立洗漱的习惯时,我总是会花很长的时间。后来我摸索到一个方法,那就是互相监督。

比如我们定好5分钟之后的闹钟,等时间到了的时候,她非常不情愿。这时候,我就会说:“米米,妈妈再用几分钟回一下信息,你等我一会儿好吗?”女儿马上回答:“不行,妈妈,咱们说好5分钟,你现在耽误的是我一会儿上床听故事的时间。”我会向女儿道歉,并且立马结束工作。

拖延不是病,磨叽起来可真要命!三招带孩子彻底走出拖延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谓给孩子做示范,并不是说一定要做完美的、正确的示范,有时候错误的示范也同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关键在于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家长犯错之后立马改正的示范对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日常的亲子教育中,爸爸妈妈们可以不定时的露出一些“小马脚”“小破绽”让孩子去识别,然后让孩子帮助你改正,这种家长有意识示弱的方式能够很好的加强孩子的自理能力,减少拖延的次数。

父母在帮助孩子克服拖延症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白:拖延心态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小惰性。顺应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用一些巧妙的办法稍加指引,每个宝贝都能变成不拖沓的好孩子。

拖延不是病,磨叽起来可真要命!三招带孩子彻底走出拖延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