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为什么优秀的人更容易感到孤独?
《生活需要孤独感》中说:
很多人认为,孤独是一个人能够经历的最痛苦的情感状态之一。
因为,在最轻度的情况下,孤独可能只会让我们感到失望和不愉快;但在最严重的情况下,孤独也可以是一种让人完全无法忍受的折磨感。
有心理学家认为:
“孤独感”的存在,提示了自我某个层面的“失联”状态,每一次让人感觉凄凉、沉寂的孤独感,都在提示我们需要与某个人、某种心理活动、某种生存状态,建立和保持联结。
在知乎上看过@冯丹彤的帖子,说可以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的孤独感,分为:
第一层面:人际孤独意指和他人的分离。
当我们和亲人、朋友、恋人,分隔两地、无法面对面交流时,我们会自然地产生想念、怀念的感觉。
虽然我们可以暂时把注意力大量地投注于外界的事务,但伴随着身心的疲惫,我们内心想和人交流、谈心的渴望也会慢慢升起。
在匆忙之余如果没有人可以去倾诉、交流,那种无人应答的孤独感,会很强烈。尤其在遭遇事业不顺、人际冲突时,内心的创痛感,在无人可以倾诉的背景下,会被放大。
第二层面:心理孤离是指情感和理性、自我要求和真实感受之间的分离。
欧文•亚龙总结道:
在日复一日的生活、工作中,我们时常体验到重复感。
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体会不到这么做的意义,只是盲从于大多数人的意见、遵从于过去的习惯而维持原样。
这一过程已经不再带来新鲜的体验,我们成为我们心灵上的陌生人,我们与内心的需要、深层的体验失去联结。
第三层面:存在孤独指的是“个体自身与任何其他生命之间无法跨域的鸿沟,是一种更基本的孤独——人与世界的分离”。
我们承受着只有我是我,我也只能是我的困境。成长的过程,不断驱使我们走向未知、告别熟悉的环境和依赖。
这不断触碰未知的自我、未知的世界时,我们饱受着无法被人理解、无法再放下自我、投身于关系的孤寂感。
这是无法抗拒的孤独,是最强烈的孤独感。
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可现代人不管是否单身、业余时间是否充裕,孤独指数都比以往任何时代高。
我们经历了独生子女政策,望着空巢老人的结果,又赶上了城市化建设,积极响应农村包围城市的号召,背井离乡成为都市螺丝钉。
尽管城市灯红酒绿人潮拥挤,孤独却见缝插针,高频度的身体接触反而拉开了巨大的心理距离,孤独成为一种社会集体心理。
随着阅历、见识和财富的增长,一些 80、90 后逐渐步入精英人群的行列,成为新一代城市中产。
随着事业上升、生活物质丰富,外在的环境变的越来越好,而他们的内心却时常感到孤独。
这种孤独不是由没有伴侣、背井离乡等生活状态引起的,而是抽离生活之后回归内心深处的自我感知。孤独正在成为一种“精英病”。
《生活需要孤独感》中说:
精神分析大师弗罗姆瑞茨晏说:
孤独是一种我们会不计代价想要去避免的东西。我们的潜意识能够为了逃避它,能够作出许多超出我们想象的事情来。
但另一方面,我们可能也不曾想过,孤独的存在有时对我们来说也存在着服务的意义和功能,与我们看起来的表现不同,我们往往在潜意识里会秘密地主动寻求孤独。
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是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确定生命与宇宙间的对话,已经到了最完美的状态。
之前很火的日剧《家族的形式》中的主人公永里大介,他经过多年的努力,在东京购得了一套大型的独居公寓,禁止外人随意入内。大介崇尚独处与自由,拒绝婚姻。除工作外,他的日常爱好就是健身、骑行、旅游。
现代人的一个普遍感触是,人越长大越孤独。而与之伴随的另一个有趣现象是,人似乎越长大也越喜欢独处。
当下的我们,被工作与生活逼迫的在公众场合频繁抛头露面;日益发达的科技,也逐渐开始侵占个人空间、销蚀工作与生活的界限。
人际交流上,我们常常发现自己置身于陌生的人群中,为了某些目的而进行浅层的交流。之前的好友们也都各自忙碌着,我们通过手机互相安慰取暖。
再后来,可能就会选择独处了。我们开始在自己的空间里完善自己,一个人读书,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生活,一个人外出旅行。一个人解决自己的所有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
每天混迹人群的人看起来很热闹的生活,其实更容易迷失自己。找不到自己。
在我们的传统思想里,孤独的人不善社交,不合群不是好事,因为孤独往往意味着难相处,意味着是一个另类。但是,依恋人群往往才是一个人的坟墓。远离人群才能看清人,看清人才可能走向优秀。
《心是孤独的猎手》:
叔本华在他的《思想随笔》里,这样写道:
叔本华解释说:
其实,人来到这个世界本质上都是孤独的。因为灵魂不会重叠,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小宇宙,相互间完全沟通事实上很难。对这种孤独感的体验深度可反映一个人思想的深度。
人在社会中生存,就很难做到孤独,每天都要接触不少的人与事,哪有时间去孤独?一到夜晚,本来是应该面对孤独的时候,却把时间交给了电话与网络。
孤独,或者说“让思维独处”更易让人不为外界所迷惑,所干扰,所世俗。
不为外界所迷惑:方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不为外界所干扰:方有独立思考的环境;
不为外界所世俗:方有独立思考的愿望。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优秀,但似乎每个人都不愿意去孤独。
这个年代,很多人憧憬的是物质、名誉与享受,却很少去关心自己的内心需要的是什么。
真正优秀的人往往觉得自己是孤独的,也会认为自己的优秀来源于自己的孤独。
俞敏洪曾经说过: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成长,一个人的内心会越发丰富,精神生活也会变得越加富有,外在的孤独就会变得不那么可怕了。 因此孤独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优秀者自我深造的过程。
苏东坡是孤独的,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大江东去”的千古名作;
司马迁是孤独的,所以才有了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爱因斯坦是孤独的,所以才有了相对论的产生。
《生活需要孤独感》:
看一个人是否优秀,其实只要看他在孤独的时候做什么,是手足无措还是镇定自若,是折腾还是享受。
优秀的人往往在自己的心中有那么一段或几段孤独的时光,可能并不愿意再去重复,但却愿意让那种回忆停留在记忆的某一处,不轻易说,但却是自信的根基。
我自信,因为我孤独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