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工作有益心理健康
凤凰FM·管理一点通
工作有益心理健康来自凤凰读书计划00:0016:09
新研究:工作有益心理健康
很多人都觉得,相比于上班,天天待在家里才是最舒适的生活。不过,有研究表明,适度的工作是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果壳网的一篇文章介绍了这项研究。
文章指出,人在失业的时候,心理状态是比较糟糕的;而在找到工作之后,这个问题就会明显消减。这是因为工作一般都有对时间的要求,相比于无业者,上班族的生活更加规律;同时,不管是工作带来的薪水,还是劳动转化为成果的成就感,都会增强人的自尊与自我认同。此外,工作也是我们与社会相连结的一个重要环节。你可能会觉得,这些好处都是建立在薪水的基础上。但不管怎样都指向了同一个结论:工作有益心理健康。
当然,这种益处也是有条件的。比如,长时间的工作就会损害身心健康。那么,想要从工作中获得心理方面的益处,我们最少需要工作多少时间呢?是否存在一个最佳工作时长,可以让我们最大限度地得到这些好处呢?
针对这两个问题,来自英国索尔福德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研究者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这项调查从2009年一直持续到2018年,一共有超过7万名英国人参与。结果不出所料:只要有工作,人们落入“最糟糕的心理健康状态”的风险就能降低30%。也就是说,工作的确有益心理健康。而且,只要我们工作了,就能得到这项好处。
从数据来看,在降低心理问题的风险上,不同工作时长所带来的效果并没有明显区别。我们不会因为多工作几天而有更好的心理状态;同样的,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现在一周五天、一天八小时的工作制度,就能提供最大程度的心理健康。如何最大限度地获得这项好处,研究者并没有得到最优解。
接下来,文章指出,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基于对未来的一种设想——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工作由机器代替,许多人将面临失业。我们怎么应对失业的恐慌?
这项研究给出了一种观点:既然工作可以使人心理健康,而且这种好处不会因为工作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那么,将来与其让一些人失业,不如所有人都工作得少一点。不过,研究者认为,这项调查仍然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像一些不安全的、克扣工资的、质量糟糕的工作,是否真的比失业更好?这些也需要在未来进一步探讨。
企业创新应避开的5个误区
对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鼓励员工创新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公司要确保不会扼杀员工创新的积极性。公众号“哈佛商业评论”通过采访一些知名的创新领导者,总结了企业在鼓励员工创新时应避开的几个误区。
第一,要求员工想出点子,却不提供实现这些想法的机制。很多领导者都以谷歌为创新榜样,学着推出了20%时间项目,允许公司每位员工每周拿出一个工作日,做本职工作以外的项目。但文章认为,除非你的组织有能够把创意转成为产品的机制。不然,你推出的“创新”只会消耗员工精力,累积的大量负面情绪。这并不是说要你创建一个新部门,但至少要制定一套标准来评估创意,并且为好创意的执行提供建议。
第二,坚持要求解决方法,却又不提出值得解决的问题。一个创新项目需要融入多方面的观点,然而领导者这种“只要答案”的行为,一是会导致员工陷入到解决问题的困境,而不是考虑多个视角。二是会滋生出一种恐吓文化,导致员工报喜不报忧,从而埋下隐患。对于创新来说,领导者应该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进入新市场,或如何提高员工敬业度等等。不管是什么样的问题,越明确才越容易激发创新。
第三,鼓励冒险,却又惩罚商业失败。在多数企业里,项目“失败”不仅会给公司带来损失,也会给个人职业生涯带来危机。所以人们都求安稳。当然,并不是说公司应该鼓励失败。关键是要从错误中学习。在创新的初步阶段,看似失败的事物往往其实相反。
第四,要求突破性影响力,却不提供顶尖资源。创新是艰难的。即便是在一个孤注一掷的团队不懈的努力下,大多数创业公司都会失败。如果不把正确的资源用在最棒的创意上,就相当于在把它置于失败之地。
第五,追求颠覆性的创意,却不为他们投资。很多公司在创新时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对当前的主要业务大量投资,而对创新业务能省则省。从某些角度来看,这是非常理性的举动。当然,长远来看,颠覆性的投资可能是更好的方案。
如何利用行为来取得好的结果
很多人都认为性格决定命运。比如外向的人适合做销售、管理;内向的人更适合写作、研究等。但公众号“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却提出了反对的观点。
文章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并不等同于一个人的言行。按照《普通心理学》一书中的定义,性格主要是一个人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并通过言行来体现。所以,既然性格连行为都不能决定,更何谈决定命运呢?
文章指出,相较于性格,一个人的行为对命运的影响会更大。因此,与其追求塑造自己的性格,还不如追求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文章介绍了两个步骤。
第一步:认清自己的行为倾向。我们的很多行为都是下意识的,比如,有人坐着晃腿,有人爱清静独处。这类行为是最难控制的,因为你还没意识到它就已经发生了。因此你先要立体地了解下自己的行为倾向,这样你才有可能在某些情境下对这类行为提前做干预。
第二步,调节不一致的行为倾向。同样的行为倾向,在不同情境下的定义可能是迥然不同的。比如:一个内向的人参加一个聚会却显得非常健谈,可能因为这个聚会对他很重要,他必须得跟某些人做攀谈。所以在聚会上表现得很外向。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从具体情境需要出发,分析出自己这次要采取的行为,然后再调整自己不一致的行为倾向。比如,你要在一天内分析出自家产品的主要竞品有哪些,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假设你的行为倾向是偏向于完美主义的,按照你一般的做法你肯定要找出所有能找到的竞品资料,然后一字不落地认真阅读,最后还要写出一份高质量的图文并茂PPT分析报告。
但这么做的话至少需要一周时间,既然这次任务要求一天内就完成,你就要从这个具体情境出发,调节自己倾向的行为:不是找出所有能找到的竞品资料,而是限定在2小时内能找多少就算多少;不是对每份资料都一字不落地阅读,而是限定自己在4小时内必须翻完找到的资料;不写图文并茂的PPT分析报告,而是限定自己在2小时内用电子表做个对比即可。
总之,无论你是何种性格的人,只要你展现出某个具体情境所需的行为,都一样可以取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团队:合作重要还是天赋重要
在体育比赛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全明星队不敌普通球队。比如1980年奥运会,一支由年轻球员组成的美国冰球队击败了四次奥运金牌得主苏联队。再比如2014年世界杯,被媒体评为“无名小队”的德国足球队,一举击败当时5次获得世界杯冠军的巴西队。
凯洛格管理学院组织学教授布赖恩•乌齐说,这些结果也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创建一个成功的团队,才能更重要,还是团队合作更重要呢?“它们不仅发生在体育界里,而且也出现在商业和其他领域中。
”
为了探索这个问题,乌齐与同事们进行了一项特别研究,他们分析了篮球、足球、板球、棒球,以及一个电脑游戏的数据。
研究人员假设,先前一起合作过的团队会比未曾合作过的团队更成功。同时他们认为,在过去,经历过成功的团队更具有优势。这是因为,当人们共享正面经历时,人们更愿意讨论,并且清楚地记得每一个细节。这变成了互相学习的基础。而输的时候,情况则完全相反。
结果发现,个人能力对于团队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团队成员们一起合作获胜的经历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足球和篮球来说,共享过去的胜利相对没那么重要,这是因为许多得分是由进攻球员获得的,而不是像板球和棒球那样,团队中的每个球员都有更大的得分机会。
然而,很多人认为,招募最佳人才就足以获胜。但乌齐说道,“能够以团队的方式工作仍然是一项重要因素。”他指出,公司经常会碰到问题,往往是因为“他们追求最好的人才,然而最好的人才却难以相处。”
那么,公司是否只应该招聘有过成功经验的,合作能力强的员工呢?乌齐认为也不全是这样,
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团队“可能会形成新的盲点。”例如,团队也许会一再使用同样的方法,而不去创新。虽然管理者应该确保员工之间相处融洽,但他们也应该鼓励人员更替,以便为团队带来新的观点和技能。乌齐说:“你不能为了得到可以融洽工作的团队人员而牺牲掉多样性。这两样必须兼具,缺一不可。
越是专业的职业,越可能被机器取代
近日,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徐瑾在一篇文章中分享了“暗知识”的概念,为思考人工智能诸多相关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文章说,过去大家比较熟悉的是显性知识,指的是人类可以表达、可以学习的知识。比如牛顿定理,属于可以表达可以学习。接下来,学者波兰尼与哈耶克等人,提出了默会知识的概念,指的是是可以感受但是无法表达的知识。比如很多人都会骑自行车,但是多数人是靠感觉学会而不是靠理论传达的。
如果说可以感受的是默知识,可以表达的是明知识,那什么是暗知识呢?文章指出,这是机器发现的,无法感受也无法表达的知识。也就是说暗知识意味着隐藏在海量数据中的万事万物间的关系。文章认为,暗知识的数量,将远远超过人类以往的知识,以至于具备人类无法拥有的上帝视角。
为什么这样说呢?文章以战胜多名顶级围棋高手的AlphaGo为例。围棋,被认为最复杂的棋类,围棋上有361个交叉点,每个交叉点可以放黑白棋子,那么总的围棋摆放方法就是2的361次方。这是什么概念?人类历史上保留的棋谱大概是3000万个,听起来已经非常多了,但是比起前面提到的围棋摆放方式,人类掌握的围棋棋谱就沧海一粟。另外,一个高手,每天下棋,一辈子最多能够下几十万盘,但是比起围棋棋谱上可能存在的对局模式,他的探索不及亿分之一。
那么暗知识将对人类产生什么影响呢?在文章看来,暗知识无论发现多少,人类都无法理解,这和明知识规律不同。可以说,暗知识本来类似海洋,人类的知识类似海洋上浮出的山峰,暗知识比起人类掌握的知识多很多,二者过去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当下,随着机器学习挖掘出越来越多的暗知识,这些暗知识不断涌现,很可能人类所占有的知识,会逐渐淹没溶解在庞大的暗知识中。
不过,文章并不认为人类必然失败,这是因为人类的优势其实在于对人类精神和情感的理解。换句话说,所谓人性或者动物性,就是和机器不一样的地方,恰恰是人类的优势所在。
从这个意义而言,现在看起来越是专业的职业,其实可能被机器取代的职业,反而创造力和情感属于机器的短板。职业过去构成了中产阶级的身份,如果丧失职业保证,这些中产阶级开始向地位不稳的软阶层移动,如何保证这些人的自尊和安全,将是一个重要课题。
文章同时建议,要了解人工智能,真的不是逼迫孩子学些粗浅编程,更应该站在时代变化的高度来思考。也许,我们应该让孩子掌握数学语言等基础学科,更好掌握与人的沟通。换而言之,通识应该是下一代的标配。
收听更多精彩内容
问伴读君要读书,更要发声!不论你是想吐槽还是有疑惑,有观点还是想表达见解,都欢迎私信我们畅所欲言,伴读君每周精选精彩问题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