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家庭教育的5大陷阱,培养出自信、独立、乐于思考的好孩子

文 / 林静阳
2019-07-03 07:05

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请思考以下问题:当你的孩子有需求时,你是否不假思索地放下手头的事情,对他有求必应?你是否经常帮孩子完成学校里的作业?看到别的孩子拿着最新款的手机,而你的孩子却没有,你是否感到愧疚?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掉进了家长陷阱。这些陷阱,会让你的孩子惯于依赖,永远想着坐享其成。你以为自己这是爱孩子的表现,而事实上,你是在培养一个又一个啃老族。

尤其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技术进步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连孩子都知道,作业的答案能在网上搜到,饿了叫外卖就能马上送达。这让他们以为,所有问题都能即刻解决,完全不必费力思考。

不得不说,这样的观念简直是灾难性的,它会把孩子们推入不利的境地。而家长们则更必须重视起来,从现在开始修正自己的行为,并且引导孩子学会思考,学会自立。

可是,到底要怎么做呢?

这里跟大家分享一本书,这本书就是《让孩子学会思考:家长能教的最重要的事》。

警惕家庭教育的5大陷阱,培养出自信、独立、乐于思考的好孩子

《让孩子学会思考:家长能教的最重要的事》,由美国的达琳·斯威特兰和罗恩·施托尔伯格夫妇所著。达琳和罗恩,是有20余年从业经验的临床心理医生,达琳还是儿童心理专家,在儿童和家庭治疗领域方面极负盛名。

下面,我们就结合这本书的观点,深入探讨培养孩子思考能力和自主能力的问题。

01 影响家庭教育的5大陷阱

可以说,没有哪个时代的家长,会如此卖力地为他们的子女效劳,甚至包办一切。由于不忍心让孩子受半点委屈,家长们对孩子的事大包大揽,结果纷纷落入了教育的陷阱,却不自知。

《让孩子学会思考:家长能教的最重要的事》中总结了5种家长陷阱,分别是解救陷阱、火速陷阱、压力陷阱、给予陷阱,以及负罪陷阱。

这些陷阱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咱们就具体了解一下。

1.解救陷阱

解救陷阱,是家长们最常遇到的陷阱。孩子遇到难题了,家长会不假思索地冲上去,帮孩子解决。尤其在孩子的学业方面,家长经常会掉进这个陷阱。

比如,有个孩子不好好学习,考试不及格。这孩子的妈妈知道后,马上打电话问老师,怎么才能补救?老师回答,好好学习。可妈妈还是不甘心,又问老师,能不能再多给他一些学分?尽管老师拒绝了她的请求,反复强调要好好学习,可这位妈妈还是不断发问,一心想要靠老师解救不及格的孩子。

这个妈妈,就已经掉进了解救陷阱。

2.火速陷阱

火速陷阱,是指家长一刻不敢怠慢地满足孩子的需求。需求即刻得到满足,孩子会马上喜笑颜开,家长们因此乐此不疲,不断掉入陷阱中。

一个10多岁的女孩,跟达琳医生控诉自己的妈妈,说她搞砸了自己的狂欢计划。这个计划,女孩事先没跟妈妈说过,等到临近活动开始,才发信息说,需要去买很多东西。当时女孩的妈妈正在忙别的,没看到信息,结果晚上,女孩就跟妈妈大发脾气,埋怨妈妈毁了自己的活动。

最后,无奈之下,女孩的妈妈只好把已经安排好的事情取消,完成女儿给她的任务,最后这事才算了结。这位可怜的妈妈,就陷入了火速陷阱。

3.压力陷阱

如今,“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了家长们的集体口号。家长们想让孩子样样都拿得出手,于是,报各式各样的培训班,把孩子们的时间全部占满。

孩子到底感不感兴趣,家长们不管,只是一门心思把他们往前推。孩子们一刻不得闲,还经常感到力不从心。这就是家长们掉进压力陷阱的结果。

4.给予陷阱

给予陷阱,是指家长无条件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望。无论是名牌服饰还是最新款的科技产品,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家长好像觉得,如果不给孩子买,就会让孩子低人一等。

也许这些家长的童年,是在匮乏中度过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自己儿时无法得到的东西,结果就对孩子溺爱娇惯,无限度地给予。

5.负罪陷阱

现在家长们的工作压力都很大,很少有人可以时刻陪在孩子身边,这就会让他们产生负罪感,掉进负罪陷阱。尤其孩子还可能会施展激起父母负罪感的把戏,用自己的要求威胁父母。

一旦掉进这个陷阱,家长们就会更义无反顾地解救孩子,或者无条件的过度给予。

警惕家庭教育的5大陷阱,培养出自信、独立、乐于思考的好孩子

02 家长必须脱离陷阱,修正自己的行为

不得不说,在家庭教育中,这五种陷阱真的是经常出现。作为家长,我们必须学会识别,并且避开这些陷阱,修正我们的行为。

如何修正呢?

比如,在讲解救陷阱时,我们提到的那个例子。

学生学习不努力,考试自然不及格。承担这后果的,应该是学生本人,可家长却比学生本人还卖力。家长的行为会让孩子形成一个预期:总有人会替我解决问题的。

实际上,家长的做法,让孩子错过了重要的教育机会,没能让他认识到勤奋刻苦的重要性,更没让他懂得承担责任。

而在火速陷阱中,总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的家长,会让孩子以为自己是家中的老大,大家都必须围着他转。一旦需求不能即刻得到满足,孩子就会大发雷霆,又哭又闹。

家长的这种作法,已经让孩子形成了定式思维,认定只要是想要的东西,就一定能拿到。而现实会给孩子们惨痛的教训,所以,家长们一定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尽早让他们知道,这种思维是行不通的,孩子们必须学会等待。

压力陷阱,说的是,家长因为自己的压力,过度控制孩子的生活。他们不顾孩子的想法和实际情况,效仿其他家长的做法,把孩子使劲地向前推,最后,孩子不堪重负,甚至可能开始厌学。

因此,家长需要知道,兴趣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世界上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孩子。不要过分控制,或者过度安排孩子的生活,要支持孩子自由地发展自己。

而给予陷阱,可以让孩子得到任何想要的东西,但这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好事。无止境的物质需求,不能给孩子们满足感,孩子们也不会因此学会珍惜和感恩。

那么,家长们如何脱离给予陷阱呢?达琳和罗恩说,我们应该教孩子自食其力。比如,让孩子做额外的家务,赚取零花钱,然后再用零花钱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另外,外出打工也是不错的方法,工作可以让孩子学会任务管理,孩子会因为完成工作,赚到报酬,感到自信。

最后一个最大的陷阱——负罪陷阱,是很多父母都逃不过的。父母们整日奔忙,没法陪在孩子身边,这是事实。但是,已经有研究证明,孩子的成长与父母的陪伴并没有直接关系,家长完全不需要因此而有负罪感,更没有补偿的需要。

总的来说,家长们一定要尽早修正自己的行为,不要再次踏进这五种陷阱中。

警惕家庭教育的5大陷阱,培养出自信、独立、乐于思考的好孩子

03 请让孩子按自己的节奏,在犯错中成长

养育孩子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以为在爱孩子,却陷入了教育的陷阱儿不自知。教育孩子,不能大包大揽,更不能拔苗助长。家长应该在了解孩子发展阶段的基础上,让孩子按自己的节奏,在犯错中成长。

说到孩子的发展阶段,《让孩子学会思考:家长能教的最重要的事》中,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关键期指,能够轻而易举地掌握某种技能的特殊阶段。在关键期,大脑神经元联结形成的突触(synapse)飞速增长,它被认为是学习的最佳时期。

我认为,这个关键期的概念,和玛利亚·蒙台梭利女士所提出的敏感期是一致的。养育孩子,必须了解孩子的关键期、敏感期,它们就是孩子的发展节奏。

比如,训练大脑执行功能的最佳时期,是在孩子11岁到20岁期间,如果在这期间,家长帮孩子解救问题,无条件地给予孩子,就会限制他们大脑执行功能的提升。

因此,家长必须意识到,过度安排、技术依赖、重视结果轻视过程,会对孩子的自然发展造成很大的干扰。我们需要放手,给孩子足够的练习机会,并且鼓励他们积极开动脑筋,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练习并不容易,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而且还经常会因为犯错而沮丧。但是,要知道,成长的路上,犯错不可避免。孩子需要犯错,并且从错误中学习自己解决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大胆思考,不断尝试,无惧失败。

爱迪生说,“我并没有失败一万次,其实我一次都没失败过。我证明了前面一万种方法是不可行的,在排除了所有走不通的路后,成功之路自然就在眼前了。”

同样的道理,成长的道路上也没有犯错,每个错误,对于我们的成长,都功不可没。

警惕家庭教育的5大陷阱,培养出自信、独立、乐于思考的好孩子

04 是什么让家长掉进了陷阱?

前面我们讲了,如何识别并且避开家庭教育里的陷阱,以及家长应该如何修正自己的行为。那么,现在我们回到源头,想一想,到底是什么让家长们掉进了陷阱?

是因为孩子缺乏耐心、索求无度、不爱思考、没有抗压能力吗?

并不是。

我认为,家长们之所以掉进教育的陷阱,不是因为孩子有问题,而是因为家长自己有问题。

是家长的急于求成、不爱思考、极度焦虑,让他们掉进了陷阱。

家长们因为急于求成,缺乏耐心,看到孩子有负面情绪就受不了,所以即刻满足孩子,让孩子破涕为笑。他们是为了逃避处理孩子情绪的难题,让自己好过一点。

家长们因为不爱思考又盲目攀比,就效仿其他家长的做法,把孩子的日程排满,推着孩子学各种课程。

家长们因为极度焦虑,孩子一遇到问题,就觉得出大事了,自己必须出手相助,否则孩子一定过不了这一关。

所有这些,都是家长自己的问题,可这些问题,却被他们说成是爱孩子的表现。

育儿专家李芷怡在《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中说,“很多父母打着爱孩子的旗号替孩子做事,实际是为了满足孩子依赖自己的需要,或者怕孩子收拾残局。

李老师的说法,我简直不能更赞同。父母们都说在爱孩子,为孩子好,其实,他们爱的是自己。

他们看不见真实的孩子,也不想去了解真实的孩子,完全靠自己头脑里的幻想和焦虑去教育孩子,这怎么可能是爱呢?

真希望每个看到这篇文章的父母,能够有所醒悟,从孩子身上看到真实的自己,比如我们的急躁、焦虑和虚伪。

而爱,是从看见真实的自己,真实的孩子开始的。

警惕家庭教育的5大陷阱,培养出自信、独立、乐于思考的好孩子

蒙台梭利在《儿童的秘密》中说,“人们应该为以下的做法感到良心不安:他们忽视、遗忘了儿童的权利,他们没有认识到儿童的价值、力量和儿童的真正本性。父母有一个很重要的使命。他们是唯一能够联合起来改造社会来拯救孩子的人。”

蒙台梭利女士把父母看作是拯救孩子的人,而如今,那些本该拯救孩子的人,却正在帮助社会打造一个个失去价值、力量和本性的人,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当然,我们也是第一次为人父母,我们并不是完美的,也不需要是完美的。尽管不可能完美,但是,合格的父母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我们可以犯错,但是犯了错误,要及时改正。

如果你曾经对你的孩子过度保护,或者催促你的孩子超前发展,现在你需要停一停,看到自己的急于求成。

达琳和罗恩告诉我们,“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改正错误,制定计划,承担责任、亲力亲为,这才是给孩子创造机会,让他们成为信心十足、善解人意、具有集体意识的孩子。”

的确,让孩子学会思考,是家长能教的最重要的事。而这需要家长有足够的智慧,并且,保持耐心,放手,让孩子慢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