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这才是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家长们不要再错下去了
孩子的成长问题,是由家长一手造就的。而家庭教育的问题,表现为滞后性。所谓滞后性是指:往往都是发现孩子有了毛病,才去找对应的解决办法,这时候往往已经迟了,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间。
“心理抚养”,包括情感、性格观念,家教决定人一生的品格,甚至决定一个民族的素养。
——中国公安大学教授 李玫瑾
“对于孩子而言,好的家庭教育不仅是物质抚养,更重要的是心理抚养。”这是李玫瑾教授一直坚持的育儿观点。
而在孩子的心理抚养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和亲自抚养。
1、为什么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很重要?
李玫瑾教授说:
这是因为,只有建立了幼儿对抚养人的依恋,才能让幼儿与抚养人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关系”,这种含有感情色彩的心理依赖关系,会使儿童自觉自愿地接受抚养人在管教和观念方面的影响。
如果这一“依恋人”在孩子十岁左右离开儿童(如去世),那么,儿童就会出现心理依恋的丧失。这时,即使新的抚养人出现,也难以建立同前类依恋相同的心理关系。
因此,只有父母亲自抚养孩子,孩子才会依恋父母,才会学习父母的观念,听从父母的教育。如果孩子出生不到3个月就离开了父母,其长大后难以和父母建立依恋的情感关系。
2、父母的陪伴对孩子性格养成有重要影响
李玫瑾教授说:
刚生下来的婴儿,吃、喝、拉、撒、睡,没有一个需求能实现自我满足,必须通过哭声来表达需求。而此时,抚养人的气息,是孩子获得安全感的来源。我们发现,每当孩子哭的时候,抱起孩子哄着他,他就安分了。
孩子学会“认人”,就是开始产生“依恋”的情感。12岁之前,心理学称之为人的“依恋期”,孩子12岁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寻求独立。只有在12岁之前与孩子建立了依恋情感关系的父母,才具备了在青春期有继续教育他的资本。
因此,李玫瑾教授建议,把初生儿放在父母的屋里抚养,让他熟悉父母的气息。如果孩子出生不到3个月就离开了父母,其长大后难以和父母建立依恋的情感关系。
而孩子有了可以信任的亲人以后,便会在亲情基础上扩展其他社会关系,比如学习如何结交小伙伴。如果缺乏群体交流的经历,这个孩子就会话少,社会交往能力就会有困难。
因为情感发展的是有台阶的。以“我”为中心,上有父母,下有孩子,左边是爱人,右边是朋友。而一个人情感越丰富,这个人的人性就越丰满。没有好的养育,也就没有好的人性。
3、给孩子挣钱 不如亲自陪伴孩子
家庭教育,更重要的是家长对孩子的心理抚养,给孩子养成良好性格。如果家长对孩子说:你只管好好学习,别的都不用管,最终会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自私鬼。
李玫瑾建议:给孩子挣钱,不如自己亲自陪伴孩子;给孩子努力存钱,不如努力教孩子做人做事;找奶妈带孩子,不如父母自己辛苦带孩子。
珠海的一个男子,通过打拼赚了百万家财,后来却发现儿子长大后逃学,到处惹是生非,自己已经根本管不了。然后听说湖北有个专家专治网瘾孩子,于是拍出10万块钱把孩子交给治网瘾的专家。
李玫瑾说,这位父亲其实应该把这10万块钱留做自己的工资,然后停下手中所有的事,好好陪伴着孩子走完青春期,这儿子没准还有救。如果把孩子推给别人教育,最后可能是自己挣了钱但儿子却没救了。
写在最后的话: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很关注,但是往往往往聚焦在教育资源,即物质。学区房、重金拼好学校、兴趣班、请家教,好像钱花到位了,孩子自然不会差,因此就把事业、赚钱放在了第一位。
但是,往往事与愿违。这是因为,孩子的教育不仅需要物质的投入,更需要家长的亲自,并且要高度参与。前两天考上清华的学霸,她的父亲不就说了么,每天下午四点半以后他就不再玩手机了。没有父母花时间花精力的付出,指望孩子成才就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您觉得李教授说的有道理么?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意见。
感谢关注,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