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童年时期的经历,为何决定了你的人生?

文 / 振宇心理方法
2019-06-11 08:09

你的人格由谁决定?

孩童时期的经历决定了你的人格。

谈到人格,我们就不得不谈论最伟大的“精神分析论”,且听我娓娓道来。

精神分析是一个什么样的理论?它与人的成长有什么关系?

精神分析作为一种心理学与心理哲学流派,是怎样解释和帮助人的心理及人格成长的?

请大家看看这样一个试验:

小鸭出壳后,不让它跟鸭妈妈一起生活,而是让它跟鸡妈妈一起生活,那它就会认鸡妈妈为它的妈妈。

即使长大以后让它再回到鸭妈妈身边,它也不会再认为鸭妈妈是它的出生妈妈。

同样,让小鸭整天跟人走,这样小鸭就会认为人是它的妈妈,长大以后,它也会跟人走。

这说明动物的早期行为一旦确定,会形成一种深深的印记,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纵使环境改变,行为也难以改变。

这就叫铭印作用。

这种铭印作用的形成只是在早期的特定时刻,而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形成。

某些动物可能只有几周,甚至几天,过了这一时期,就无法形成铭印作用,无法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此种现象被称为关键期

人也有铭印作用和关键期,虽然不像动物那样明显,其实我们能体会到这种铭印作用。

比如:

学习游泳、学习语言都是早期学习效果最好,晚了就比较困难。

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饮食、性格等,都与早期的生活环境有关。

精神分析就是研究人在心理成长、人格发展过程的铭印作用和关键期。

精神分析是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的一种心理学流派。

精神分析认为,人的婴幼儿时期是关键期。时间为从出生到5岁,当然人的心理发展有早有晚,不一定绝对。

精神分析认为人的心理和人格模式在婴幼儿时期就基本确立。

5岁之前的这个时期是人格关键期。

在这一时期,人与成长环境会发生极为密切的关系,如何与外界接触,如何与他人接触,如何对外来刺激做出反应,都会形成模式,形成铭印作用。

精神分析学派学者认为,婴幼儿后期,仅是早期模式的扩展和深化,此后一直沿着铭印作用的模式道路前进。

这也印证中国古话说的“三岁看老”的说法。

青年时期最终形成的人格模式,很大程度上是婴幼儿时候确定的,5岁以前的模式将影响人的一生。

后续的思维、认知、情感、行动都是在早期铭印作用模式的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

即:现在是过去的重现。

20岁、30岁,甚至50岁时,仍然重复着5岁之前的形成反应模式,内容变了,环境改变,但反应模式没有变。

当然不可将这种理论推到极致,搞绝对化。

心理学:童年时期的经历,为何决定了你的人生?

在婴幼儿这个关键期,人的铭印作用受到哪些事物的影响?

当前你的性格模式主要是被早年的成长环境、父母的性格、父母的教养方式等决定。

大家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就确定了当前的人格状况自己并不负全责,当然,不是让大家回去找父母算账,而是认识清楚后,来加以改变。

孩子出生后,没有人照顾就无法活下去,需要别人为他提供食物、温暖和安全,他才能成长。

这时婴儿会与妈妈建立起感情关系。

这种关系分为两类:

一类是好的,称为安全型依恋关系。

孩子与妈妈能形成亲密的感情联接,妈妈不仅为他提供食物,还给予爱和关怀。

婴儿虽不像成人那样用语言表达,用符合逻辑的方式表达,但他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理解感情。

精神分析的著名观点是潜意识,认为在人的意识之下有个巨大的潜意识,潜意识往往不用语言表达。

语言可以表达思想,可是在潜意识中,没有语言也可以存在和表达。

婴儿的心理就是这样的情况,它用这种方式来感受和表达与人的关系。

在这个时期,如果能与母亲建立起互相信任、亲密的关系,感情联系比较紧密。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能够对社会、对他人抱着合作态度,这样在工作、婚姻等方面会比较顺利。

心理学:童年时期的经历,为何决定了你的人生?

另一类是不好的,称为不安全型依恋关系,

比如:

抚养人经常变换,其它人对婴儿缺少关怀,孩子体会不到与人的感情联结。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对他人、对社会不信任,不能与人合作,对人抱有很强的防备心,人际关系不好。

这样就会在工作、婚姻等方面不顺,也有的会由于仇恨而沦为罪犯。

绝大多数人是处在中间阶段,存在联结上的欠缺与其它问题。

精神分析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不但5岁的关键期,就算后来成长的几年里,也会对人格形成重要影响。

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是否有爱,这是最重要的,在这个时期,孩子接受爱,才能建立爱的观念。

孩子小时候接受到父母的爱,才会学习爱别人。

心理学:童年时期的经历,为何决定了你的人生?

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容易产生两个极端:

一是对孩子过于溺爱放纵,

一是过于严厉。

这两个极端都不行。

第一、父母过于溺爱和放纵孩子,在关键期形成铭印作用,就养成了一种即时满足的习惯

尤其是隔代教育,容易出现这方面的问题。老人容易放纵孩子。

第二、人的动机是潜意识的,巨大的潜意识控制着人的行为。

孩子在一个过于溺爱的家庭里养成了即时满足的人格。如果不即时满足,就会不满意。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此不满。

尽管后来长大了,环境改变了,但由于铭印作用,仍然不知不觉地按早期的模式处理。

比如:

一个独生子女在家里得到高度的关爱和无条件的顺从,到了学校,班级里几十个人,参加工作,办公室5、6个人,为什么大家要事事让着你呢。

但他自己也不明白,他还是用过去的模式处理现在的问题。所以会与他人形成冲突,人际关系较差。

如果父母对孩子过于严厉,你对他严厉,他也学会严厉,你对他冷酷,他也学会冷酷。

从而形成冷淡、冷酷、自卑、偏激的心理,很危险。

许多人具有反社会人格,追溯他的成长史,都是父母从小对他没有爱心,管教太严,没有得到过温暖的关爱,所以他学会的只是严厉、残酷、仇恨、虐待。

这就是早期铭印作用的影响。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

一位养父对养女从小非常严厉、苛刻,女儿长大以后,就联系了朋友要杀死养父。

但雇佣的杀手杀错了人。这个女儿当然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这个案例再一次说明了父母对孩子过于严厉和苛刻,给孩子造成的心理扭曲。

心理学:童年时期的经历,为何决定了你的人生?

早期的心理创伤会影响到后来,甚至终生的发展。

许多父母重视孩子的身体成长,而忽视心理上的呵护。

精神分析理论非常重视早期创伤对后来的影响,成人的精神疾病,人格方面的问题,许多由早年的心理创伤造成。

家庭的经济条件也很重要,如果幼年时期,做父母的经常因为家庭经济问题怨天尤人,对未来失掉信心,对他人表达不信任、怨恨和仇恨。

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的孩子,就容易造成心理创伤,形成强烈的自卑感,对社会、对他人形成不信任,甚至是仇恨的心理。

如果经济条件好,人就比较有自信,对他人的态度也很好。

这样孩子就容易养成自尊,自爱,而没有或少有自卑感。

同样的道理,什么事情不能绝对,小时候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甚至到目前也不好,但心理健康的人很多。

可如果有这方面的心理创伤,就要通过反思,认识到问题所在,想办法加以解决。

此外身体残疾、相貌丑陋、父母离异、亲人去世等事件都可能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

创伤容易导致自卑,长大以后形成过度补偿。

有个别家里贫穷的大学生反而大手大脚花钱,就是过度补偿的例子。

这是潜意识的,是为了摆脱自卑感,越穷花钱越大方,越没有能力的人越喜欢表现自己。

如果一个人对他人过于客气,过于谦虚,他就是在过度补偿,因为没有必要这样,他可能具有强烈的自卑感。

有的人不会与他人交往,怕人瞧不起,游离于集体之外。

没有朋友,很孤独。或者不会与异性打交道,不会说话,他们很少与人来往。

在他们幼年时期,可能父母不喜欢与他人交往,也不允许孩子与其它小朋友玩。

如果孩子与小朋友玩,父母一阵训斥,以后孩子就再也不敢与人交往了。

任何事情都是学会的。早期形成的铭印作用,变成一种习惯,长大后也不容易纠正。 表面上看好像是现在的问题,但绝大多数人都可以追溯到早期。

早期的经历和经验非常重要。现在人格的不完善,可以追溯到过去,几乎没有什么例外。

研究成长环境,才是从根本的方面进行改变。沿着生命轨迹,来研究如何成为这样一个人。

精神分析强调早期,但也不完全是婴幼儿时期。过去的事件都可能成为创伤。

比如:

在15,6岁,家里出现变故,孩子形成一定的心理创伤,但可能早期还有心理创伤,现在的创伤是在早期心理创伤的基础上发生的。

这一时期的经历重新唤醒了早期的创伤,从而形成心理病症。

精神分析认为,当前的一个创伤性事件,唤醒了过去的创伤性事件,激起了过去的创伤,形成了心理问题。

同样的事情放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结果。

比如失恋,有的人经过短时间调整就过去了,但有的人却很长时间也过不去,甚至会产生心理上的问题。

这就是早期的铭印作用决定了它的思维方式,使他总是按照一种固定办法处理。

心理学:童年时期的经历,为何决定了你的人生?

回顾成长经历,在回顾中宣泄情感、完善认识,才能实现治疗。

如果没有接受过精神分析,没有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彻底地回到过去进行反思,就不可能实现心灵的成长,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全新的人。

一个人对心理成长的轨迹进行回顾。在回顾中完成对创伤的回忆、对情感的宣泄,以及认识的提高。

尽管早年的创伤事件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但它仍在你的潜意识深处存在,作为一种创伤影响着你的思想和行为。

不完成创伤回忆,继续让它成为一种压抑,有可能在当下的事件中被唤醒,产生新的心理问题。

只有在回顾的基础上完成情感宣泄,才能让这种心理能量释放和消失,从而丢掉沉重的心理包袱。

把事件搞清楚,把情感释放,取得认识上的提高。

在回顾的过程中,把过去的一切都彻底搞清楚,把爱恨情仇,都想清楚。

一个新的起点开始新的生活,而不是继续逃避过去的创伤,回避内心深处的自己。

心理学:童年时期的经历,为何决定了你的人生?

尽管早期的铭印作用对人格的影响深刻,但精神分析相信人会改变

铭印作用和关键期,使人格在早期形成一种模式,但并不是说终生都无法改变。

精神分析重视人的早期经历,但更是着眼于可以改变展开探讨。

精神分析是积极的,因为它相信人会改变,才去研究和探索。如果认为无法改变,也就不用研究了。

当然不能短时间内改变。可如果不改变,工作、婚姻都会发生问题。

人格中的不足之处必须做出改变,就算花几年的时间去改变也值得,因为你后来的几十年可以更好地生活和工作,可以保持心理健康。

比如:

一个人嫉妒,总为小事烦恼,如果花几年时间,使性格中的嫉妒、狭隘等毛病改掉,以几年换几十年的平静生活,难道不值得么?

精神分析认为是从幼年的环境,而不是遗传决定了我们的人格模式。

有人说自己脑子笨,智商不高,做事很失败,但精神分析不这样认为。

精神分析认为不是智商问题,而是早期生活环境的铭印作用使你觉得自己笨,精神分析的积极意义就在这里。

心理学:童年时期的经历,为何决定了你的人生?

一个人的出生环境不能选择,父母不能选择,但成年后,我们有了主动意识,有了主观能动性。

我们可以主动发现人格中的不足,反思后加以改变,从而做一个主宰自己命运的新人。

我们可以用科学的理论分析自己,完成情感的释放和认识的提高,用一种新的观点尝试走新的人生路,就会做自己命运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