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读懂心理卫生发展史

文 / 心理笔记
2019-06-06 20:17

文 | 坏坏小懒猫 |

Hello,各位小懒猫。

欢迎来到心理笔记,加入坏坏小懒猫的学习之旅。

今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长河,看看心理卫生发展史到底有哪些传奇故事。

什么是心理卫生?

想到“生理卫生”,你就秒懂了。

一个完整的人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肉体(生理),二是灵魂(心理)。

没有肉体你就是孤魂野鬼,没有灵魂你就是行尸走肉。

肉体和灵魂缺一不可,虚一也不可。

用心理学的话术讲,人是生理和心理的结合体,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早在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管仲就悟出这个道理 。

他在《管子.内业》篇中写道:

“内就是心,业就是术,内业者,养心之术也。”

管仲甚至总结出了理想的心理状态并以此作为内心修养的标准。

继管仲之后,先秦时期,一些思想家也都提出过不少关于心理卫生的思想。

其中以孔子的理论最为突出。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写道: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即衰,戒之在得。”

意思就是说青春期的时候,会出现性冲动,但这个年纪血气尚未稳定,要懂得戒性生活。(关于青期性问题,请看往期文章《青春期如何对付性压抑》)

到了中年,血气旺盛刚烈,会出现争强好胜的情况,所以要戒争斗,这里的争斗不是打架,是指精神方面总想打跨别人,让自已高人一等。

老年时,血气渐衰,身体各器官衰竭,面对死亡会恐惧,会想要在最后关头索要更多。所以这时要戒贪得无厌。

孔子一句话概括了青少年到老年各年龄段生理和心理变化特点。

不仅如此,祖国医学也注意到心理因素在维护健康和预防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很多古代医学书籍上都有记载这方面的精辟论述。

比如:

恬淡虚无,真气以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后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

在西方,心理学思想也有悠久历史。

公元前5世界,被称为精神病学之父的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著名的体液说。

公元前2世纪,古罗马医生、哲学家盖伦在其著作中也对心理卫生有所论述。

除心理卫生理论之外,他还确定了许多器官的机能失调对心理功能会造成影响。比如:脑损伤对心理功能的损害,青春期、绝经期身体变化对情绪体验的影响等。

遗憾的是,即便中西方在很早以前就有心理卫生的影子。

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心理卫生这颗小火种,一直在历史隧道中扑闪扑闪忽明忽暗。

直到近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这颗小火种才得以旺盛的燃烧。

精神失常的保险员竟是心理卫生开山鼻祖

了解西方历史的朋友大概知道,中世纪时,医学不像现在这么有权威。

它受控于神学和宗教,如果有人精神出现异常,就会被认为是魔鬼附身而受到监禁和虐待。

17世纪,工业革命开始高涨,医学逐渐摆脱神学束缚。

从这时开始,精神病开始被看成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

18世纪法国大革命后,世界上第一个精神病院院长被选出,他的名字叫比奈尔。

比奈尔去掉了精神病人身上的铁链的枷锁,把他们从不见天日终身囚禁的监狱生活中解放出来。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改革,但精神病人的处境依旧悲惨凄凉。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在精神病患者饱受非人虐待时,保险员比尔斯出现了。

而他的出现颇具戏剧性,他就像《为奴十二年》的主角一样。

在饱受苦难之后,最终踏上了救人于苦难的路途。

比尔斯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18岁就读于耶鲁大学。

他的哥哥患有癫痫,他担心自已有一天会和哥哥一样患上同一种病。

在恐惧、焦虑与紧张的状态下,他没有得癫痫,却得了精神病。

精神失常的他被送进精神病院,一住就是3年。

期间,他受到种种粗暴而又残酷的虐待,日复一日的目睹病友们过着非人的生活。

苦难往往能打败一个人,也能成就一个人。

比尔斯没有像上次一样轻易被打跨,他暗下决心,积极治疗。

病愈出院后,他四处奔走,呼吁改善精神病患者的待遇,并努力从事预防精神病的工作。

1908年,他以生动的文笔写出一部名为《自觉之心》的成名自传。

当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教授威廉.詹姆士为之作序,给予高度评价。

精神病学创始人阿道夫.迈耶子对此书大家赞赏,称此书为“心理卫生”的杰作。

成名后,比尔斯预防精神病的工作开展得就顺利多了。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精神病患者这个群体。

在社会各界的帮助赞助和支持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涅狄格州心理协会 ”,在比尔斯的家乡成立 。

这个心理协会提出5项工作目标:

1、保持心理健康。

2、防治心理疾病。

3、改善精神病患者待遇

4、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5、以心理卫生有关机构合作。

心理卫生的发展

1902年,美国心理卫生委员会在纽约成立,比尔斯任顾问。

之后美国29个州相继建立了65个心理卫生协会。

1917年,美国心理卫生委员会创办了《心理卫生》杂志,宣传心理卫生。

打不倒我的,终将使我强大。

从精神病患者到心理卫生开山鼻祖。

比尔斯实现了自我救赎,也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美国心理卫生活动的推动下,世界许多国家纷纷成立各国的心理卫生组织。

1930年,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在华盛顿召开,与会代表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

会上选举产生了一个永久性的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

1948年在伦敦举行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会上发布了《心理健康和世界公民》这一纲领性文件。

1949年,世界卫生组织部设立了心理卫生处,来自38个国家的100名专家参加了该处工作。

1960年被定为“国际心理健康年。”

随着国际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心理卫生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也不断深入,在累积了大量研究成果后,心理卫生学就此诞生。

心理卫生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运用心理学一般原理及其分支的研究成果。并综合医学和其他相关学科如社会学、教育学、法学、环境保护学以及自然科学中的有关知识,探讨人类如何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原则和措施。

而心理卫生除被称作精神卫生外,学术界对它有三种理解:

一是指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二是指一门学科,即心理卫生学。

三是指维护和增进人们心理健康的一项事业或服务性工作。

如今虽然有心理卫生这门学科,但还未实现普及。

很多人对心理卫生知之甚少。

而在这个竟争激烈,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

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心理卫生的普及刻不容缓。

虽然有很多心理机构应运而生,网络心理咨询一触抵达。

但打铁还需本身硬,心理健康不能只靠心理医生,做自已的心理医生才是预防心理疾病的最优解。

当我们焦虑、紧张、害怕、矛盾时。

你所学过的心理知道,可以成为黑暗中的一束光,帮你看到希望,走出黑暗。

NED

以上为学习《青少年心理卫生》初次心得体会,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以后观点!

-作者-

坏坏小懒猫,自媒体小编。以梦为马,随处可牺的心理学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