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掌握家庭教育的这3个要素,清华北大不是梦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把孩子教育成功,让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才。
但是,经过多年努力后,大多数父母会发现,孩子最终变成了自己最不希望的样子,平凡普通,处处看着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很多父母会有疑问:问题出在哪里呢?
我也买学区房,送孩子上好的学校,每天也坚持陪孩子,认真辅导孩子写作业,上各种价格昂贵的培训班、补习班、兴趣班,但是孩子怎么最后还是变得这么普通了呢?
今天我们就来说下是什么影响了教育孩子的效果。
影响教育孩子效果的三要素在谈三要素之前,父母首先要理解一个问题,教育孩子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而不是单方面输出的过程。不是说父母教育孩子,就只有父母影响孩子,而孩子不会影响父母,这是不对的。
举个例子。
对于天性比较乖的孩子,父母在面对这样的孩子时,心情就会比较好,教育的时候就会更加耐心。相反,当孩子比较调皮捣蛋的时候,父母就容易失去耐心,对孩子批评打骂。
所以教育孩子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双向影响的过程。
在理解这一概念后,我们就能推导出影响教育效果的三要素。
第一要素:父母
父母的学识、智商、认知不同,这就决定了他们在面对孩子时,同样的问题会采用不同的方式,而不同的方式当然就对孩子产生了不同影响。
举个简单的例子,教孩子算数。
如果父母学过孩子的认知发展,了解孩子的生理发展规律,那么他在教育孩子时,就会设计适合孩子学习的难度。适宜的难度既可以让孩子快速的掌握知识,又不至于太难让孩子产生挫败感,可以培养孩子自信心。
相反,如果父母什么都不懂,那么父母可能就会教授超过孩子接受能力的知识。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觉得自己怎么学都不会,就会觉得自己笨,自信心受到打击,变得自卑。而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因为总是教不会,脾气变得暴躁,批评打骂孩子,进一步打击孩子自信心。
第二要素:孩子
儿童的智力、性格等自身特质决定了他们适合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不同孩子同样的问题,不可能用同样的方式都能解决。即使同一个孩子,在不同的阶段,他们也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教育。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
举个简单例子。
有的孩子比较坚强,心理素质强,父母的轻微的言语批评可能引不起孩子重视,因此起不到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就需要父母强化惩罚的力度;而有的孩子比较敏感,父母只要略微提醒,孩子就能及时改正,如果过度惩罚反而会伤害孩子自尊心。
如果父母认识不到孩子的不同,网上学了一种育儿方法觉得很好,然后就生搬硬套到自己孩子身上,有时候不仅起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反而会有可能会有副作用。
第三要素:父母跟孩子的关系
最后一个影响父母教育孩子效果的因素是双方之间的关系。
和父母关系融洽的孩子通常有信心解决困难的问题,无论是单独处理还是和陌生人在一起时都会如此。因为过往的经历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努力会被接受和支持,因此没有心理负担,更加享受解决问题的快乐。
而缺乏这种安全感的孩子则会缺乏这样的信心。因为他们过去的经历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努力只会遭到忽视或否定。他们在行为做事时就会担心自己做错或做不好,会被批评打骂,因此他们很难专心、集中精力的积极解决问题。
父母、孩子和双方之间的关系,它们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共同决定了父母教育孩子的效果。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带动其它两个环节出现变化。
当父母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学习各种育儿知识、沟通技巧后,他们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就更加淡定,因为他们知道如何沟通孩子听到进去,改正更好的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好的沟通方式让孩子可以愉快的接受建议,做出改变,避免了冲突矛盾,于是双方关系更加和谐,孩子变得越来越优秀。相反,如果父母什么都不懂,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肆意的批评打骂孩子,亲子关系就比较紧张,父母说什么孩子也听不进去,孩子就变得越来越差。
当孩子聪明伶俐懂事的时候,父母会觉得孩子一点就透,不用浪费的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批评教育孩子,父母就会心情愉快,觉得自己孩子很棒,喜欢孩子,家庭关系和谐,孩子有自信,变得越来越优秀。相反,如果孩子总是调皮捣蛋,学习不行,就会给父母造成心理负担,父母会想方设法逼迫孩子改变,亲子关系就比较紧张,孩子也不听父母的,我行我素。
当亲子关系和谐时,孩子会在意父母,当父母提出建议时,孩子会慎重考虑;而当亲子关系不和谐时,孩子不仅不会听父母的,相反还会跟父母对着干。
所以,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不要总想着怎么改变孩子,试着先从改变自己开始。父母会发现,自己改变了,孩子也跟着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