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经历过抑郁自杀的绝望,就不会不计后果、砸钱“精致”

文 / 等风停啊
2019-05-28 16:09
如果你经历过抑郁自杀的绝望,就不会不计后果、砸钱“精致”

我听说过一个女孩,她是我朋友的朋友,我们从未谋面,但经常听说关于她的一切。

她漂亮、文艺、知性,会打扮,情商高,一个眼神就能让一票男人神魂颠倒,随随便便出个门就能碰到不少上前搭讪的。

和所有生活中光鲜靓丽的“女神”一样,她的生活非常精致。租的房子在这座城市最高档的小区,打开窗就能看到城市最好的风景,房子装修得如同房地产商供人参观的样板间,鲜花隔天都要换,工艺品都是从香港定制,价值不菲。

她吃饭一定要去高档的餐厅,喝酒要去最有格调的酒吧,旅游要住最豪华酒店最高层,定期逛奢侈品店,两个月做一次发型,一周护理一次,从头到脚都精心打理,如同镜框里的模特。

但她的工作并不算好,收入也不高,每个月一万不到的工资怎么负担得起十几万的开销?

她手里有五张信用卡,额度最低的五万,最高的十万,相互倒换着用。她从来没有担心过自己如何还钱的问题,花得少了,就以卡还卡,花得多了,还不上了,就交个有钱的男朋友。

她今年三十一岁,没有结婚,朋友曾经劝她别这么花下去了,把银行里的钱还还,存钱买个房子,如果有合适的对象就结婚,没有合适的至少房子是个保障。

她并不以为然,在她看来,精致是比命还重要的东西,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精致,不然跟村里面的粗俗的妇女有什么区别?

如果你经历过抑郁自杀的绝望,就不会不计后果、砸钱“精致”

在很多女孩身上看到她的影子,她们信奉房子是租的,但生活是自己的。

生活太苦,要对自己好一点。

所谓对自己好一点,就是不计后果什么都要最好的:最好的居住环境,最精致的食物,最漂亮的餐具,最舒服的床和被子,最耀眼的口红,最in的妆容,最美的衣服。

精致,几乎成了一种条件反射,也成了社交的方式。

脑子被“精致”裹挟着,荷包自然鼓不起来。

月光已经不能满足,必须要负债才行。

如果你经历过抑郁自杀的绝望,就不会不计后果、砸钱“精致”

汇丰银行曾经发布过一个数据:中国的90后,债务与收入比达到1850%,人均债务超过17433美元(平均约合12万元人民币)。

斯蒂芬·茨威格在《断头皇后》写道,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那些负债的少男少女,天真地以为用不能承受的金钱为欲望买单是彰显自我,致敬生活,却不知,在自己发觉不到的地方,欲望的副作用症一步一步吞噬着自己。

2016年12月,网上爆出176名大学生手持身份证的裸照,图片甚至可以清晰的看到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学校名称,随即大学生裸贷被推上舆论浪潮。

裸贷的初衷几乎千篇一律:买高档商品,买高档化妆品,美容,整形。很多人借款的额度并不高,2000元左右,然而就为了这2000块钱,轻而易举地出卖了自己的身体以及尊严。

2018年,21岁在河北某大学读书的李兴元自杀,原因网贷还不上,他借贷的钱买了一支苹果手机,只是他绝对没想到,这一支手机断送了他的生命。

2019年1月4日,28岁的徐蓉喝农药自杀,和她一起死亡的,还有自己的亲生儿子,她先毒死自己的儿子,而后自杀,自杀的原因同样是欠了200万网贷为自己喜欢的大牌买单,结果还不上,绝望之下,选择轻生。

据某消费贷款产品发布的《2017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显示,中国每4个90后中,就有1个正在使用网贷产品。仅是去年3~7月四个月内,广州市天河区法院就受理了高校学生贷款案件708件。

如果你经历过抑郁自杀的绝望,就不会不计后果、砸钱“精致”

谈及负债,主流的舆论自然而然地将所有的一切归结到年轻人的虚荣心上面。

认为正是一切都想要最好的,导致能力配不上欲望,收入配不上野心,最后只能靠透支信用,负债来维持想要的体面。

年轻人虚荣无可厚非。但虚荣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只要是人,还生存于这个社会当中,都摆脱不了虚荣的本能。

真正让全民不约而同选择负债精致的,社会的舆论功不可没,个人思想行为推波助澜。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鼓励欲望的时代,打开手机,走到人群中,几乎所有人都在鼓动你放纵欲望做自己。

怎么放纵呢?一定要从物质满足开始,饭要吃好的,衣服要穿好的,口红要全套的,住房要高档的。

曾经被奉为中国版的“时尚女魔头”,公开场合不让人穿秋裤的苏芒,月薪800的时候花5700元买了一个LV的包。

这件事被很多年轻人津津乐道,奉为圭臬。

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以存钱节俭为荣,而是以消费纵欲为乐,诸如“人生短暂,及时行乐”,“喝最烈的酒,行最远的路”,“买做好的衣服,做最好的自己”之类的话到处都是。

不精致成了过错,不消费就是守财奴,没有好衣服就是low。

如果你经历过抑郁自杀的绝望,就不会不计后果、砸钱“精致”

如果细心发现,这种潮流之所以流行,是商家和舆论的一场合谋。

商家需要够多的营业额,舆论媒体需要足够的话题度,二者一拍即可,舆论铺天盖地地宣传洗脑,商家源源不断地活动折扣,让一众男男女女毫无抵抗举手投降,成为舆论和商家的附庸。

在这其中,越是家庭条件不好的人,越对精致热衷。

像我开头说的那个女孩一样,她老家在一个不知名的山村,家里三个孩子,她是老大,下面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老家重男轻女又没钱,从小到大几乎没有被善待过,好吃好喝好用的要给弟弟妹妹,因为她是大姐。

父母将她塑造成为一个舍己为人的女孩,她也在这种环境中习惯了压制自我的欲望,尤其是物质欲望。

心理学认为,成年人的诸多行为都是为了掩饰和弥补童年的缺陷和遗憾。

小的时候不被善待,物质短缺,长大了就要加倍地还回来,吃最好的,用最好的,什么都是最好的,活成别人眼中的一道风景。

和她一样的,还有《欢乐颂》里的樊胜美,看上去虚荣又矫情,实际上甚至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适合什么。

如果你经历过抑郁自杀的绝望,就不会不计后果、砸钱“精致”

如同杀戮阻止不了杀戮一般,通过纵欲来进行自我满足并不一定能获得长久的满足,反而再短暂的满足之后,陷入新一轮欲望中,然后逐渐迷失自我。

我一直以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认清自我,清楚自己的位置,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懂得进退非常重要。

当你建立了这些,就有了自我的根,不会一味沉溺在过去的不满足中自怨自艾,也不会三言两语就被别人煽动,跟着潮流涌动,更不会随随便便否定自己。

有了这个根,你能立得住,也能看得远,懂得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然后找到方向,坚定自我,进而扬长避短,自我超越。

而不是在自我欲望中漂浮沉沦,搞得一穷二白,可怜兮兮,可恨又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