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一字之差,造就不同人生
鸥鹭忘机是《列子·黄帝》中的一则寓言,也是一首著名的古琴曲。
讲的是:有个渔人喜欢水鸟,每次出海,都和水鸟一起玩耍。常有上百只水鸟飞来与他嘻戏。
一天,父亲对他说:“我听说那些水鸟都愿意和你玩,你捉几只带回家给我玩玩。”第二天,渔人出海,可是水鸟只是在他头顶盘旋、飞舞,并不落下来。
比喻人无巧诈、功利心时,连异类都可以亲近。人们往往功利心很重时,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心理学:“飞镖效应”
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这种行为反应的结果与预期目标完全相反的现象,称为“飞镖效应”。好比用力将飞镖往一个方向投掷,结果却飞向相反方向。
例如:学生迫切想提高成绩,拼命做题,废寝忘食,搞题海和疲劳战术,弄得自己头昏脑胀,疲惫不堪,学习效率反而不高,结果考试时适得其反,一败涂地。
想做好一件事的意愿可以理解,只是目标与方法不匹配。即只将目光与注意力,盯在目标上,忽视了选择适合的方法,因此努力白费,反而离预定目标更远。
只是看上去很努力,意识层面想成功,潜意识的想法未必一致。
原因:为什么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呢?
一、个人因素影响:
现在是全民皆焦虑的社会,人们的焦虑程度普遍较高。追根溯源是因为得失心太重,过于在乎结果。往往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被挫败感包围。
焦虑程度越高,做事效率反而越低。曾经很多人被“成功学”洗脑,被灌输太多毒鸡汤。“不成功便成仁”,仿佛生而为人,只为成功而来,追求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一生若默默无闻,就意味失败的人生,无法向自己和家人交待。生生将自己活成了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不允许自己成为普通人,过寻常生活。
国人传统观念或潜意识中,或多或少存在一种,只要拥有普适意义的物质财富,有一定社会地位,就是真正的成功,能够体现自身价值。
人们内心深处隐藏着希望他人仰视的需求。不允许自己默默无闻,没有存在感。无法接受自身的平凡,极力想撕掉此标签,拼尽全力渴望挤进成功人士的圈子,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二、环境因素影响:
现在的微信朋友圈,被朋友美其名曰“大卖场”。有些朋友每天发N条广告,所卖商品品种齐全。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别人做不到的。
刷屏的广告背后是满满的“斗志”,只要你不屏蔽我,就刷给你看。发广告之人,只是看起来很努力、敬业,为了发而发,成为惯性。
是否可以理解为他们为了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缓解焦虑,才有此行为。
朋友圈是社会的缩影,由小见大,可见社会大环境的价值取向。崇尚急功近利,得失心过重,加剧人们的心理负担,焦虑愈演愈烈,成为循环、漩涡,多少人因此沉沦,“痛并快乐着”。
若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只有唯一的标准,何来多元化社会意识形态。人们的人生轨迹如出一辙,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没有“原创”,只有“复制”。本想活成独一无二的自己,一不留神成为别人的“复印件”。
只有允许自己平凡,甚至平庸,放下焦虑,势在必得的功利想法,享受简单生活,拥有自己的“小确幸”,即可以有所为。
才可能不过平淡生活,成为想成为的人,成全、成就自己,即有所不为。只有允许有所为,才能有所不为。
导致人们只允许成功,不允许默默无闻的原因是什么?
家庭因素影响
1. 代际传递。
原生家庭中,父母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遗留很多未解决问题,并未意识到。 组建自己的“新生家庭”,有子女后,这些待解决问题,开始有意无意呈现、突显。
父母对自己的不认可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比较配合,认同了父母对他们的投射,因此在潜意识中植入这种信念:我什么事都做不好;我不配拥有那些美好的东西;我就是不行。
这种根深蒂固的信念,让孩子形成低价值感、不佩得感。
父母将自己的潜意识认知传承给孩子,完成了“代际传递”,让孩子背锅,成为“受害者”。
孩子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拼命希望借助外界的掌声,普适的价值标准,努力给父母看。
越努力越焦虑,因为潜意识顽固的“我不可能成功”的信念干扰,不允许自己有所成就,为了验证父母对自己的预言,即使离成功一步之遥,也会放弃。
若一旦成为想成为的人,是对父母地背叛,这种罪名无法背负。即意识与潜意识是对立的,只是自己知觉不到其中的“刀光剑影”。或者用自我攻击,即生病方式,逃避心中的纠结。
有个女孩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始终是全班第一名。可妈妈说:“你要考全年级第一。”女孩于是就努力考了全年级第一。妈妈又说:“你要考全校第一。”
女孩感到永远无法达到妈妈的要求,在经历了长期的心理煎熬后,终于把自己送进了医院,得了严重的抑郁症,只能休学。
她用惨烈的方式,认同了妈妈“我就是如你所说的不行”。
2. 攀比心理。
很多父母由于自卑心理,导致经常将“别人家孩子”,当作自家孩子学习的“目标”。口头语是“你看××做得多好”。
总拿别人家孩子的长板,比自家孩子的短板。既伤孩子,又伤自己,越比越自卑,直至低到尘埃里。
一位朋友生在书香门第,父母都是老师。家教很严,只要做错事,轻则斥责、批判,重则“家法”伺候。让他最难以忍受的是,父母常常将表哥当作督促他进步的“楷模”,动辄“你看你表哥······”。
因此他感觉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胆小、固执,凡事追求完美,喜欢与人争执。即通常所说的“杠精”,强烈要求他人认同自己的观点。
他的潜意识中,认为即使我做得不如别人好,至少嘴上赢了对方,退而求其次,这样就扯平了。
父母的攀比心理,给孩子心灵造成的伤害,严重的会伴随他们一生。可悲的是,如今很多家庭依然不断上演这样的剧情。
父母将自身焦虑有意无意传递给孩子,孩子只能照单全收,在焦虑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够心身健康,已成为奢望。
家庭成为焦虑情绪的发源地,呈病毒式扩散,与之接近之人,都能嗅到这种气息。
如何去做
人是环境的产物,怎样在焦虑的底色中,放平心态,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众人皆醉我独醒,不被裹挟,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1. 接纳真实的自己。
重新认识自己,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三个哲学命题。追寻自己的成长经历,就会理解今天的自己,为什么会有某种认知、行为模式。
这是接纳自己的基础,首先无条件接受、关注自己。只有“自爱”,才能“爱他”。给予自身安全感,才能面对外界的风吹雨打。
只有看自己顺眼,才会看别人顺眼。
2. 允许自己以喜欢、舒服的方式生活。
人有惰性,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享受舒适的生活,无可厚非。
选择不同,生命状态就会不同。有人有鸿鹄之志;有人向往田园风光;有人习惯琐碎的鸡毛蒜皮。
允许自己以喜欢的方式生活,按照自己认为美丽的方式活下去。
3.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创立了“森田疗法”,他主张做事要顺其自然,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为所当为)。
即“尽人事,听天命”,尽力而为,结果就交给命运。只有守住初心,才能方得始终。如此可避免“欲速则不达”的挫败感,听从心灵的召唤,从心出发,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允许与不允许,一字之差,生命状态截然相反。允许自己成为小人物,允许孩子成为普通人,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
作家孙犁在《荷塘月色》中说:要求的越多,我们活得越累,何不偶尔放下对名利的苦苦追随,用淡薄的心境来看看这个世界,感受清风朗月的安恬,欣赏山涧清泉的诗意,或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美好,或许你会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一切改变从“允许”开始,给自己一个选择的权利,还自己一个惊喜,人生将渐入佳境,拥有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