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20张人体疾病地图,揭秘不锻炼的坏处
中国临床营养网(lcyycc)
20张人体疾病地图,揭秘不锻炼的坏处
作者:熊坨坨
文章来源:青年健康新视点
已授权《中国临床营养网》转载
导语:从痴呆到癌症,不爱锻炼的我们,到底背负了多少疾病风险。
毋庸赘言,运动对于身体的好处,胜过许多灵丹妙药。那么,不运动有多少坏处,你考虑过没有?要知道,不运动和吸烟、肥胖一起,并称生命的“三大杀手”,这个破坏力,远比你想的要高哦……
这个“不运动”到底咋定义呢?
准确的来说,就是身体活动不足。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18-64岁的人每周至少应该有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活动或者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活动。说白了,每天跳操20分钟就可以达到,这已经是最最底线的标准了,然而在我国成年人当中居然有接近80%的人连这个标准都达不到啊!就连点哥我也是这可悲数据的一员啊!
看看下面20张图,从痴呆到癌症,不爱锻炼的我们,到底背负了多少风险。
1、阿兹海默症
阿兹海默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年痴呆”。数据表明,发达地区老年痴呆症发病率在13%左右。而如果身体活动度不足,患老年痴呆的风险会瞬间飙高82%!而且,朋友们啊,老年痴呆还在年轻化……等痴呆了再运动可就晚了……快扶我起来!
2、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另一个和不锻炼直接挂钩的脑部疾病。帕金森病比老年痴呆的发病率要低一些,大约在1.7%左右,如果你运动不足,那么发生概率会提高22%。
说到帕金森大家都能想到手抖,其实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毛病,包括走路都不能好好走直线,话也不能好好说,连从椅子上起来都会很麻烦……总之如果不锻炼,到时候连“扶我起来”都做不到了啊!
3、心理问题
其实大多数人运动不足,也能解释为啥老有人觉得咱们“社会浮躁”,很多人脾气暴戾之类的,因为真的影响心情和心态。
缺乏运动的人,比达到最低锻炼标准的人,其不乐观或者说倾向于悲观的情绪多213%!
再想想以前某媒体跑到大街上逢人就问“你幸福吗”,告诉你们,不锻炼,都感觉不到幸福了,据统计不锻炼,会增加52%的风险让你感觉不幸……
4、抑郁障碍
明星抑郁自杀,天才少年抑郁自杀,高校教师抑郁自杀,医生抑郁自杀……我国有7000万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超过90%的抑郁障碍患者没有得到妥善的医疗……
缺乏体育锻炼,抑郁障碍的发生率会提高150%。更糟糕的是,抑郁障碍一旦发生,患者会更加不愿意进行体育锻炼。
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5、认知功能低下
缺乏体育锻炼的人比达到最低要求的人,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和减退的风险要高79%。啥叫认知功能低下呢?就是脑子不好使,记不住东西,想不聊问题,最后变成一个MDZZ……
6、自杀倾向
既然运动对抑郁障碍有如此大的影响,那么一点也不奇怪它会影响自杀倾向。
根据《2015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我国2014年自杀率约为6.64/10万人左右,也就是说2014年一年自杀身亡者大约为8万人左右。而据统计每年尝试自杀者近300万人,与抑郁障碍患者一样,90%以上没有得到恰当的精神心理治疗。
缺乏运动,会导致自杀倾向增高54%。又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7、焦虑障碍
焦虑和运动的关系虽然不如抑郁那么紧密,但是,如果缺乏体育锻炼,发生焦虑障碍的风险会提高38%。上班族有焦虑情绪的人不少,坚持运动,阻止它真的发展成精神病还是挺重要的。
8、脑卒中
脑卒中就是俗称的中风,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失血性脑卒中:前者指的是脑血管被血栓等因素堵了,造成不能对相应脑组织供血,脑组织因为缺血而受损;后者指的是脑血管破裂了爆掉了等等情况,造成血从血管里跑出来,脑组织“被血淹没,不知所措”,然后受损。
我国算是个脑卒中大国,总共有7000万患者,每年卒中死亡人数165万人,每12秒就产生一名新的卒中患者。
《柳叶刀》曾经刊文称,中国90%的脑卒中都是可以避免的,换句话说,每年新发的200万卒中患者,其实有180万可以不发生的。运动就是避免脑卒中的一个好办法,但是如果连最低运动量都达不到,卒中风险会提高37%。
9、冠心病
冠心病指的是给心肌供血的重要血管——冠状动脉出现了狭窄啊栓塞啊之类的毛病,导致心肌收不到正常的血供而出问题。冠心病是心源性猝死的一个重要因素,每年总有那么几例心梗(心梗就是因为心脏上的冠状动脉梗死)造成的死亡能上新闻,而更多的患者和死者则默默无闻。
缺乏体育锻炼,发生冠心病的几率会提高82%。
10、心脏病
随着经济发展,心脏病发生率在我国越来越高,据《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2013》,心血管疾病已经达到了每5个成年人当中就有一人得病的地步。而在发达地区,这个数据可能更高,根据欧洲的统计数据,发达地区人口心脏病的终生发生率可以高达58%!如果锻炼不足,风险还会增高57%……
11、高血压
据2014年《美国高血压杂志》数据,我国高血压发病率高达29.6%(2013年疾控数据为24%),全国患者超过2.5亿。在中国,光高血压患者就已经是澳大利亚全国人口的10倍有余了……
如果锻炼不足,这个发病风险还会增高23%,以我国目前缺乏锻炼的人口比例来看,把高血压患者人数控制在3亿以内可能都有点困难。
12、外周动脉疾病
外周动脉疾病说的就是心脑动脉血管以外的地方,出现狭窄、闭塞或者发生动脉瘤之类的瘤样扩张疾病。出现这些麻烦之后,比如腿部动脉出问题了吧,表现出来就是暂时性的跛行啊,会出现疼痛啊,溃疡啊,皮肤色泽改变啊之类的,搞得严重了还会发生坏疽,把腿搞坏。
如果锻炼不足,发生上述情况的可能性会提高53%。
13、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是心脑之间供血的一个大通道,如果狭窄会导致脑缺血,严重起来会发生脑卒中。一般狭窄导致缺血,会让人头晕,认知功能下降,还会面部和肢体麻木,或者肢体无力。
运动不足,发生颈动脉狭窄的风险会升高24%。
14、骨关节炎
说了那么多会升高的,来看一个会降低的奇葩——骨关节炎。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疾病,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过50%,简单来说,是因为关节软骨使用过多产生了损耗,造成的结构病态改变和炎症。骨关节炎发作的时候一般都很疼,有统计数据显示其致残率高达53%。
因为使用过多而发生,那么就很好理解为什么不运动会降低它的发生率了。运动不足的人,其骨关节发病率下降21%。
15、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
总体来说,缺乏运动会导致骨质疏松。不过细纠起来,非承重运动也是会导致骨质疏松的,点哥之前在哪种运动最划算当中,就解释过为什么做非承重运动的同时,必须定期搭配承重运动以保障骨密度。
总体来说,缺乏运动,会让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发生几率提升56%。
16、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
我国是个慢阻肺大国,40岁以上人群中有14%的人患有慢阻肺。得了慢阻肺,就是长期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肺功能会受到影响和损坏。
慢阻肺发生受到吸入颗粒总量的影响,所以吸烟是第一影响因素,其次是空气污染等问题。但是,体育锻炼也能影响慢阻肺的发生,锻炼不足,慢阻肺发生风险提高89%。
17、糖尿病
糖尿病的关系和锻炼有多大,懂一些疾病常识的人都能明白。锻炼不足,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会增高70%!考虑到我国已有1.2亿糖尿病和5亿的糖尿病前期,为了不让糖尿病患者变成6亿,锻炼绝对是很重要的啊!
18、慢性肾病
比起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这个病种往往被我们忽视。实际上,据今年上半年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公布的数据,中国已有成年人慢性肾病患者1.2亿,不比糖尿病少!但是知晓率却只有区区的12.5%。目前中国成年人慢性肾病患病率10.8%,根据估算,未来10年,患病率会增长17%。
如果缺乏体育锻炼,发生慢性肾病的风险会增高69%。这种被轻视的疾病,大家还是注意起来为好,因为不光发病率在涨,肾衰率也在涨啊!
19、癌症
体育锻炼和癌症的关系简直千丝万缕,从这张圆点数量远超其他体系的图就能看得出来。
总的来说,你不动,癌症就要动起来了——缺乏锻炼,各种癌症的发生几率几乎都是升!升!升!
具体怎么个升法,咱们挨个来看一下吧——
头颈部癌症,发生风险会升高18%;
食道癌,发生风险升高72%;
肺癌,这是咱中国第一大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是最高的,缺乏锻炼,发病风险增高35%;
肝癌,点哥发过一篇从脂肪肝到肝癌,缺乏锻炼也会导致脂肪肝,肝癌直接发病风险增高37%;
乳腺癌,女性发病率第一的癌症,缺乏锻炼发病风险增高11%;
胰腺癌,癌症之王,到目前为止治疗难度极高,生存率低,预后堪忧。运动不足,发病风险增高122%;
肾癌,发生风险增高30%;
胃癌,在东亚地区发病率总体偏高,如果缺乏锻炼,发生风险还会增高28%;
结肠癌,一种很受肥胖影响的癌症,缺乏锻炼会导致发生风险增高19%;
骨髓瘤,发病率位居血液肿瘤第二位,中位生存期3-4年,缺乏运动会导致发病风险增高20%;
白血病,由于发病人群的关系,永远处于热点中的癌症,缺乏运动发病风险会增高25%;
膀胱癌,发生风险增高15%;
直肠癌,和结肠癌位置不一样哦,肛门进去的部位就是直肠,体育锻炼不足直肠癌发生风险提升15%;
前列腺癌,在我国发病率越来越高,由于医疗水平影响检出率,发达地区发病数据更高,如果缺乏锻炼,发生风险上升5%;
子宫内膜癌,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是高发群体,缺乏锻炼其发生风险会提高27%;
黑色素瘤,癌症里唯一的奇葩,因为太阳照射是黑色素瘤发病影响的最大的因素,缺乏锻炼的人一般都缺乏晒太阳,所以,发病风险反而降低了21%。
20、对总健康状况的影响
缺乏体育锻炼,总健康状况下降的风险增高114%。这里的总健康状况除了上述各种疾病之外,还含有日常发生的让人感觉不适的问题。
参考文献
dx.doi.org/10.1016/S0091-7435(03)00179-8
DOI: https://doi.org/10.1017/S0033291708003681
DOI 10.1186/s12889-015-1391-4
DOI : http://dx.doi.org/10.1123/jpah. 2014 - 0070
DOI 10.1007/s10654-012-9692-8
doi: 10.2105/AJPH.2004.055574
DOI: 10.1111/j.1746-1561.2008.00342.x
DOI: 10.1249/01.MSS.0000145443.02568.7A
doi: 10.1161/ATVBAHA.114.304161
dx.doi.org/10.1161/HYPERTENSIONAHA.113.01965
DOI: 10.1161/01.STR.0000091843.02517.9D
dx.doi.org/10.1016/S0002-9343(98)00413-6
DOI: 10.7326/0003-4819-129-2-199807150-00002
doi: 10.2215/CJN.01970309
doi: 10.3399/bjgp10X514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