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类家长容易养出自卑的孩子,现在改正还来得及
有一次在路上碰到带着小孩的同事,一见面,同事就不断地推搡着孩子和我打招呼。孩子显得有些羞涩,躲进妈妈的怀里,不肯说话。同事加重语调大声地说“哎!怎么这么没用!叫你跟阿姨打声招呼都不敢!”
毫无疑问,孩子听了这种话更加不愿意和我打招呼。我不想让小朋友感到窘迫和为难,赶紧离开现场。身后还传来同事对孩子喋喋不休的“指责”,孩子只是低头默默地听着。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大方又自信,而不是敏感又自卑,但其实除去孩子天生内向的性格原因,孩子变得敏感自卑,还真是和父母脱不了干系。
家长的哪些行为容易让孩子变得敏感自卑?
语言暴力
家长习惯否定孩子,当孩子开心地完成一个500片的拼图时,家长猛地泼一盆冷水“你都五岁了才会拼500片,别的小孩三岁就会了!笨死了!”家长以为自己在使用“打击教育”,企图激发孩子更多的潜能。可大人是否想过,成年人尚且不能接受别人说自己“没用”“没出息”“笨死了”这类的消极评价,那么小的孩子哪里来的承受能力呢?
而且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自我意识还处于发展中,家长对他们的看法就是他们对自己的印象和自我认识。家长说自己“笨”,孩子就自动地给自己贴上“笨”的标签。一个认为自己笨的孩子,何来的大方自信呢?
更有的家长不仅使用语言暴力,还使用行为暴力,更是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过于节俭
虽说勤俭节约是美德,很多家长主张物质上可以穷,但是精神上不能穷。所以,家长会经常告诉孩子,“我们家穷,你不能什么都跟别人比,什么都想买”。可小孩子没那么高的悟性,当他看到身边的同学都穿得漂漂亮亮,可自己却穿着不合身材、有破洞的宽大衣服,很难有成为自顾低头吃草的骆驼。
过于节约,物质上贫瘠,最容易直观地让孩子变得自卑。孩子想要买什么不敢说,看到什么东西不敢和大人讨要,对别人的眼神充满了羡慕。能不让孩子心生自卑吗?
当然,这里并不是主张满足孩子一切物质要求。而是建议家长不需要把“我们家很穷”这类的话语根深蒂固地植入孩子的脑海中,家长要灌输给孩子的是“每个孩子的家境不同,我们也许家境不如别人,可是我们家所有人都很团结,都很有爱”。
并且给孩子最低标准的物质满足,起码从表面看不出这孩子家境不好。衣服无需最新,起码干净整洁,学习用品不用名牌,普通一套就行。
过度溺爱
家长对孩子事事包办,使得孩子进入校园后,都不需大人多言,孩子自己都可以感受到自己在问题解决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与同龄人的差距,这种差距足以让孩子看到自我不足,否定自己,变得自卑。
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变得自信大方呢?
首先,家长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说的话,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多给孩子做选择的权利,多给到孩子一些独当一面的体验,同时也鼓励孩子正视自己,多看看自己的长处,不要总是聚焦于自己的缺点。
其次,要给予孩子适当的赞美。打击教育并不适合所有孩子,适当的夸奖能够让孩子对自己产生肯定,变得自信。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自信心就是强大的动力源泉,家长懂得用正确的方法夸赞孩子,就是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最后是要允许孩子犯错。不要追求完美,让孩子大胆地表现,不怕错,不怕失败,不怕被人笑,并教会孩子犯错后正视挫折。多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将小我融入大我,主动学习和他人如何沟通的技巧。
其实,每个孩子在某些方面多少都会有些自卑,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或者换句话说,不完美就是完美的必要组成。家长要做的就是如何让孩子自信大于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