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性精神病一种说不出的痛

文 / 营养师小王
2019-04-28 17:22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苦恼,常常缺乏安全感,导致对外界的不信,总是会想着什么不好的事情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例如:下一秒会掉钱,一个人晚上会开灯睡觉等等;嫉妒妄想者坚信爱人对自己不忠实、另有外遇,因此患者可能跟踪、监视配偶,不定期检查配偶的衣物(如内衣裤、手提包及手机等),甚至出现暴力和攻击行为,即使不能证实也坚信如故;疑病妄想者又会担心自己患有某种疾病,如担心体内长有寄生虫,或认为身体变形了,或认为身体或口腔内有某种异味,因此烦恼不已,反复就诊、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及医生解释往往不能消除患者的顾虑和担心。等等诸如此类,一般而言都是偏执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表现,其行为、情感反应与其妄想内容是一致的。

军大医院警示:这类人大多形成于青少年时期,由于父母无原则的迁就与宠爱,导致孩子养成偏执、猜疑的性格。亲人要及早发现干预治疗!

比如之前的许多青年人的励志偶像罗永浩,单不谈"精日事件"就让人很诧异其真正面貌,从他的许多公开言论中就可以看到许多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倾向。不仅如此,他还公开发表演讲“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此种行为确实也洗不脱这样的嫌疑,但引导青少年向偏执性精神障碍的方向发展,这个行为小编很不赞同。(仅针对于言论,不针对于个人)

因偏执型人格障碍又称妄想型人格,是人格障碍的一种,在一般人口中的数目不详,他们很少求助于医生,如果配偶或同事伴其去治疗,他们多持否认或辩解的态度,使治疗者难以明辨真相。他们经常难以自拔,陷入难言的痛苦中。据调查资料表明,具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数占心理障碍总人数的5.8%,由于这种人少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偏执行为持否认态度,实际情况可能要超过这个比例。当他意识到自己的这一问题时,自己也是很难改变。当向外界求助时,别人的指导难以维持太久,继而又陷入从前的状态。自己也经常以多种方式疏通自己让自己走出困境但是很难。患病率为0.4%~1.6%。多见于男性。主要会出现以下几种症状:

一、急性偏执性精神病:这是偏执性精神病的特征,多在30岁以后发病。发病急,病期不超过半年。患者突然感到周围发生了某种变化,接着产生妄想观念。患者可在被害、夸大、嫉妒等妄想支配下采取种种行动,如寻找保护、上诉、攻击他人甚至自伤。

二、偏执狂:为罕见形式。以高度系统性、持久性、不可动摇的妄想为突出的特征,可有主观、固执、敏感、多疑,自尊心强,自命不凡等性格特点。这种偏执性精神病的特征没有偏执狂具有的特殊性格,妄想不如偏执那样系统、持久、顽固。妄想可有被迫、夸大、嫉妒、钟情、诉讼、改革发明等形式。

这种偏执性精神病的特征多见于30岁以上的中年人。其思维清晰有序,发病缓慢,情感和行为可用妄想解释,偏执思维的内容也常是仅涉及生活的某一方面。如被迫害偏执狂、嫉妒偏执狂、被钟情偏执狂、疑病偏执狂等。

三、感应性偏执性精神病:这种偏执性精神病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两个或多个彼此接近的人同时存在类似妄想,多见于文化水平较低或过幽居生活的人。典型表现是一个有固定妄想的偏执性精神病患者将其妄想传给其他个体,使之也产生类似的妄想。

若患者有以上三项症状,就可诊断为妄想型人格障碍了。此时,你需要做的是:

1、首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找精神科医生!(这点主要要靠身边的亲人朋友,因为有此类心理障碍的人通常已经失去自知之明)2、多让他与外界其他人接触,自己如果已经意识到问题,也应该强迫自己与他多交流。

3、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不要老是闷在自己的办公室或家里。

4、多看、多接触一些与自己有不同思想类型的书籍,提高认识水平。

5、情况严重需要在医生指教合理用药物控制。中山医院通过多学科协作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物理治疗+中医辨证施治可以一人一方,根源上治疗疾病,避免了传统上的单一用药,千人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