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专家解答:什么是抑郁症,如果患上这种疾病我们该怎么办?

文 / 脑康柳跃新
2019-04-26 17:12

现如今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抑郁症这种疾病,有些人甚至被抑郁症困扰到已经自杀,也许现在的你也怀疑过自己是不是患上了抑郁症,今天我就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到底什么是抑郁症,如果真的患上这种疾病我们还怎么办?希望以下讲解的这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希望身患抑郁症的你能够早日康复。

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有什么区别?

抑郁情绪每个人都会出现,其实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我好抑郁这句话并不意味着是抑郁症或者是健康出现了问题,但是如果长期的受到抑郁情绪的困扰或者抑郁情绪已经困扰到你的生活的时候就要注意自己是不是患上了抑郁症了。

抑郁症是情绪障碍,从医学角度上来讲,抑郁症和其他的疾病一样,会对我们人体以及心理上造成损害,通常人们说的抑郁症是指有重郁发作的重度抑郁症,也叫临床抑郁症或单极抑郁症。本片文章只限于抑郁症,不讨论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症的病因是什么?

抑郁症的病因和多数疾病一样,它的病因复杂而且尚未有明确的定论,目前医学界的共识是抑郁症有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是指与生俱来的,不能被干涉以及控制的,比如遗传基因及其表达,后天性是指可以选择干扰、控制、改变的,比如生活习惯、思维模式、认知、大脑损伤、情感创伤等。

当然,已经选择/发生的,虽然当初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既成事实,就已不可逆转。现在仍可改变的,也不等于能够改变,因为有些环境是凭患者一己之力无法改变的。而且因为人和环境的复杂,众多的因素中哪些是(直接的或间接的)因,哪些是果,很难理清。目前绝大多数的研究结果都只是显示各种内外因素和抑郁症的关联,而非因果。

患上抑郁症会出现那些症状?

根据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患者至少要有一次重郁发作(且没有双极情感障碍的躁狂发作),才能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重郁发作的首要诊断标准,是患者在下列9个症状中至少有5个,并且其中一个是下面症状1或症状2的,而且这些症状至少持续两周:

1.每天大部份时间都有抑郁情绪。包括患者自述的伤心、空虚、无望的感觉或他人观察到的泪目等表现。(注:儿童、青少年表现出来的可能是烦躁情绪。)

2.每天大部分时间中对几乎所有活动的兴趣明显减低。(主观自诉或他人观察到的。)

3.在没有刻意的情况下,有可观的体重变化(一个月内体重有超过5%的变化),或几乎每天都有胃口的增加或减少。(注:儿童生长期体重不达标要重视。)

4.几乎每天都失眠(早醒)或嗜睡。

5.几乎每天都有躁动不安的表现,快速、不自觉地重复无意义的小动作,或者做简单、日常的事都迟缓、僵硬、艰难(需要他人的观察,不只是自己主观上感觉坐立不安或迟钝)。

6.几乎每天都疲惫无力。

7.几乎每天感觉无价值,或有过分、不当的(可能是妄想的)罪疚感(不光只是自我谴责或为生病而感到内疚。)

8.几乎每天都经历思考力、注意力减退,或做决定很困难(主观自诉或他人观察到的)。

9.重复出现死的念头(不光是害怕死亡),重复出现自杀的念头,或者有试过自杀,或者有具体的自杀计划。

同时,诊断时需要确定患者的症状对其社交、工作、学习、起居作息或其他重要的生活领域造成了有临床意义的困扰或打击;而且这样的发作也不是毒品、药物作用或其他疾病引起的。

除了重度抑郁症,还有一类比较常见的抑郁症是持续性抑郁症(曾叫轻郁症)。持续性抑郁症患者的各项症状都比重度抑郁症轻,但是症状会持续两年以上,期间无症状的时间不超过2个月。

患上抑郁症该如何治疗?

很多时候抑郁症可以自行康复,特别是首次发作。但是,自行康复或许需要很长时间,期间,患者的生活能力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妨碍,甚至部份丧失,还有自杀的风险。而且,没人能事先预测患者能否自行康复,未接受治疗的患者的复发率更高,同时,越早接受治疗效果越好。

比较常见的治疗手段有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两者都有很多选择。诸多调查研究一致显示,心理和药物治疗并进是最有效的。大约只有6%的成人和2%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单纯用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中的认知行为疗法是最广泛用于治疗抑郁症及最有实证研究依据的疗法。但并不是所有的心理治疗都是交谈式、一对一、面对面。一般心理治疗是由临床心理学家或持照专业辅导员提供。虽然这些专业的心理治疗者也会考虑甚至助力于患者的信仰,但笔者建议患者寻求跟自己信仰一致的治疗者,因为信仰决定一个人对世界、人生和价值的认知和观点,而这些跟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息息相关。

总之,抑郁症跟其他精神类疾病一样,无论病因、诊断还是治疗都涉及到生理、心理/情绪、社交/关系甚至灵性——即全人的不可分割的方方面面。

如何预防抑郁症呢?

预防和治疗抑郁症都要全面着手,比如生理上重视营养和运动,有充足的睡眠,保护好头颅避免脑损伤,远离毒品、酒精和污染,心理上学习健康的思维模式、情绪处理和心理认知,社交/关系上建立和维护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界限,寻求亲友、社区、教会的扶持和帮助,灵性上寻求正确、真实并能赋予生命意义和价值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