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审视孩子的目光审视自己
近几天,一直在读朱永新教授的《致教师》一书。16万字的篇幅里,我们看见真实,也看见真诚;遇见理性,也遇见理想;见证深度,也见证温度。它针对普通教师的“问题之困”,采用平等对话的形式,却让我们每一个教师感受到了“智者之声”。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朱老师的《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影子》一文。
在这篇文章里,朱老师针对“如何同时成为好老师和好妈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说:“现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学校教育,父母更多地考虑也是学校教育,忽视了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通常,优秀孩子成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同样,一个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从其家庭中找到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因素。”他还说:“孩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模仿师。他的语言是模仿的,他的行为是模仿的,他的观点是模仿的。父母的兴趣往往会成为孩子的兴趣,父母的坏习惯往往会成为孩子的习惯。”“要解决学生的问题,往往必须解决父母的问题。”
我是一名教师,同时也是一名妈妈。作为一名教师,我常常反思,也常常因为学生的一些问题多方询问,查找原因,发自内心地感觉自己欠缺的还很多。可是作为一名妈妈,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教育存在诸多不足。我总是能从孩子身上看到他的很多缺点,也总是愤愤不平,感慨自己的孩子不求上进,做事拖拉,吹毛求疵,小肚鸡肠……
有一次,我对朋友抱怨自己的孩子,我对朋友说,我的儿子太刻薄,总是只看到同学的缺点,看不到同学的优点,而且别人做错了事,他不是去安慰,而是一针见血毫不客气地让同学难堪。这样的做法着实让人讨厌,长此以往谁愿意跟他交朋友。朋友听了,反问了我一句:“你平时是不是对他要求比较严苛,他一有错你就立刻指出呢?”朋友的话让我无语。反思平时,我的确是这么做的。我自认为,应该及时纠正他犯的每一个错误。有了缺点就要改正,这样才能更优秀。没想到,我在教育他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却给了他另一种影响。而这是我从未意识到的。我的孩子之所以总是指责别人,是因为他在模仿他的妈妈。可以设想:如果他的妈妈平时是心平气和、和风细雨地指出他的错误,想必他也会以此待人吧。
现在,当我读了朱老师的文章后,我开始逐步反思自己的教庭教育。虽然我是一名教师,在学校教育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可是这些经验很多并不适合于家庭教育。作为一名妈妈,我和别人的起点是一样的。我们都是“无证上岗”。
朱老师说:“没有驾照不能开车,违规要罚款。做父母比开车要复杂一百倍、一千倍。一个孩子的方方面面,从生理到心理到养育方式,从知识的学习到人格的养成,是一门大学问。但是,我们不需要接受任何培训就可以做父母,就可以对孩子发号施令了。就像没有经过培训的司机,不需要证就可以开车,在高速道路上大行其道了。实际上,如果一个国家这样无证驾驶的“司机”充斥在我们的国土上,这个国家一定是危险的。”的确如此,我们都是“无证驾驶”,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是我们给了孩子生命,我们会用全身心的爱教育他们成长。可是,我们的爱真的是“智慧”的吗?我们没有任何技巧的教育真的引导孩子“平安上路”,“一路通畅”吗?
想到这里,我感觉自己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至少目前还不是。“影响孩子最有效的方式,是与他一起成长,为他做一个榜样。你要求他做到的,你自己首先应该做到。你要求他有理想,你自己就要是一个有梦想的人;你要求他阅读,你自己首先要成为手不释卷的人;你要求他写日记,你自己首先要成为一个每天记录自己生活的人;你要求他整洁干净,你自己就不能够邋里邋遢。”“为孩子做榜样,不仅是作为母亲需要的品质,也是作为教师需要的品质。”这些话一针见血,它让我警醒,也催我奋进。无论做一名合格的妈妈还是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归根结底是做一个更好的自己。孩子身上的不求上进,做事拖拉,吹毛求疵,小肚鸡肠……都只不过是我的缩影罢了,与其审视孩子的缺点,不如用审视孩子的目光来反复审视自己。
用审视孩子的目光审视自己,或许会发现自己的努力早已蜕化,而我们却毫不自知,依然在孩子面前高谈阔论,告诉他奋斗会有奇迹;用审视孩子的目光审视自己,或许会发现自己懒于整理一屋子的狼藉,却对孩子说,一个人要懂得随时清理自己;用审视孩子的目光审视自己,或许会发现在夜晚我们一边沉迷电视和手机,一边厉声呵斥孩子,为何不能抓紧宝贵的时间学习;用审视孩子的目光审视自己,或许会发现自己好久都没有读一本书,却对孩子大谈阅读可以改变人生,提升自己;用审视孩子的目光审视自己,或许会发现自己也热衷于火锅、麻辣烫,却告诉孩子要远离食品中的垃圾……
当我不断地审视自己时,我感到肩头的重量。一个小小的生命来到了尘世,如同一张白纸,徐徐展开在初为人父、初为人母的我们面前。作为父母,要慎重落笔,作品有多精彩,都由我们决定!当我们下笔时,不妨想一想,我们的每一笔,将投下什么样的影子吧!让我们不断用审视孩子的目光来审视自己,为了孩子,让我们都成为家庭教育之路上的“好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