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情商课总教与他人相处的办法,自己跟自己相处不好怎么办
抑郁产生之初,是因为一件或一系列的事,自己产生了秉持两种不同思维系统的自己,这两个自己互相吵了起来了,吵得不可开交,秉持A思维系统的自己想要这样,可是,秉持B思维逻辑系统的自己却偏偏不听,想要那样。
于是,我们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说服另一个不占主导地位的自己不要闹了,可是,TA却总在我们放松警惕的时候突袭。
【一】抑郁思维系统的形成于是,长此以往,精疲力竭,因为思维系统没办法统一,因此,对于身体的指挥缺乏贯彻性。表现在外的就是行动力不足,行动力不足,现实的成果就少,现实的成果少,又反馈到大脑,更加剧了两个自己的斗争。
【1】或工作或学习或感情挫败产生痛苦
【2】因为现实的挫败痛苦导致自己开始反思,反思就必须站在两个方面去分析问题,于是,产生左右思维系统
【3】左思维系统认为,自己不应该消极伤心,应该多为别人着想,不能因为一两次的失败而消极,事情总会好的。
【4】右思维系统有疑问,但依旧听从了左思维系统,于是,根据左思维系统下达身体的命令,继续维持之前的行动,继续努力,继续生活。
【5】可是,经过一段时间,右思维系统的自己疑虑加大,因为,现实给出的结果并不如左思维系统承诺的那样,于是,右思维系统与左思维系统开始争论。
【6】基于此次主张中,右思维系统占据优势,于是,根据右思维系统下达身体命令,改变之前的主动为被动,改变之前的付出为等待。
【7】可是,经过一段时间,左思维系统的自己提出异议,觉得右思维系统的自己给出的方案根本就不能让自己这个整体更好。于是,左思维系统开始反攻。
【8】因为双方争吵不休,因此,没办法给出一个统一的方案,导致行动力弱。
【9】思维系统没办法统一导致的行动力弱严重影响到现实生活。
【10】现实生活的不如意又再次反应到大脑,秉持两种思维系统的自己因为结果不好又各自甩锅责怪对方。
【11】基于秉持两种思维系统的都是自己,因此,双方对对方的责怪就会变成自己嫌弃自己,责怪自己,矮化自己。
【12】自己责怪自己又进一步导致自己不敢向前走,也就是行动恐惧。
【13】行动恐惧又加剧现实情况的恶化。
【14】现实情况的恶化又加剧自我指责。
【15】原本针对一件事产生的两种或多种思维系统争辩演变成自己对自己的批斗制裁。
【16】制裁思维系统一旦成立,就会下达摧毁身心的指令。
于是,恶性循环,抑郁症思维系统成立。
【二】如何介入抑郁思维系统【1】改变认知
任何一个思维系统都是我们发明创造的,是为了辅助我们更好生活的工具,不要让思维系统成为我们的主人。
【2】确定认知
任何思维系统,只要是存在的,就一定有其适用性和局限性,不可能是完美的,我们需要做的是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思维系统互补合作,而不是把自己活成思维系统,因为思维系统的不完美而判定自己不完美。
【3】明确目的
一定要反复明确自己的目的,明明自己是想要生活得更好的,为什么最后是那样悲伤的状况,那是因为,个别思维系统把我们带到了沟里。个别思维系统让我们相信,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寻弱于我们对挫折的恐惧。
【4】拒绝陷入
因为思维系统本身的局限性,容易导致,越是纠结此思维系统越是发现不了其局限性,越是发现不了其局限性,越是想要发现,越是想要发现却又发现不了就越容易让自己陷入困局。
【三】改变抑郁思维系统的方法【1】思维层面
●制止思维系统纷争
即,什么都不想,该干什么该干什么。一旦自己控制不住想了起来,那就直接强力阻止。
强力阻止只能在一定范围达成双方的和解,但是,一旦在现实中再次遇到同类问题,纷争还会再起。而且,越强力阻止,反抗性就越强。
该种方法不适合长期使用,除非,将强力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惯性。
●思维系统替换法
思维系统替换法首先要明确的是自己的目的,并且反复明确。
如果我们的目的是生活更美好,那就坚信就好,不断重复,不断重复,直接用美好生活的思维系统替换掉之前产生纷争的思维系统。
该种方法必须长期使用,此方法是应对一些思维系统给我们设定的某种陷阱,如,弱化我们对美好的向往,强化我们对不美好的坚信。
【2】行动层面
●行动弱化思维法
当我们将目光集中于一个具体的行动时,思维就会集中于这件具体的事情上,因为事情本身具有客观性,而客观性的事物附着较弱的负面情绪和纷争因素,因此,把思维集中到对一件具体事件的处理,可转移两种思维系统纷争造成的痛苦。
编织、画画、音乐等不附着太多情绪的行动可以达到这种效果。
●行动强化思维法
很多人关注一个人的情绪对其行动力的影响,却很少有人关注,一个人的行动对情绪的影响力。
当一个人很悲伤的时候,机体会呈现悲伤的状态。同样,当一个人从身心调配自己的状态,假装自己是开心的状态时,那么,时间一久,思维会基于身体状态,从悲伤状态调整为开心状态。
当然,这需要当事人花点时间去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因为,行动影响情绪并不是说,笑是仅仅将嘴巴两边的肌肉往两边拉扯就可以,而是,复制真正开心时,身体的状态。比如,眼睛是如何的,脸部肌肉是如何的,气息是如何的等等。
一个最直接的例子,我们用胸腔呼吸然后说话的情绪表现就和用腹部呼吸然后说话的情绪表现不同。短期效果不会太明显,时间越长,差别越大。
一般,用胸腔呼吸,呼吸短促激烈,而用腹部呼吸,呼吸绵长平和。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才会在情绪极端状况下用腹部呼吸,以达到平复情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