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学来解梦20

文 / 法诸佛
2019-04-19 13:08
憎恨用心理学来解梦20

恨是一种很难转嫁或消解的情绪,很多时候只是被隐藏起来了

勇敢爱,勇敢恨。

从小到大,你憎恨的对象是谁?有的人会说:父母、老师还有那些小时候欺负过我的人。

说起对父母的恨,其实一般人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有的人觉知不到只是因为他把那种恨意压抑到了潜意识里。

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那些家庭等级观念模糊,平时就敢反抗父母、跟父母吵架的孩子,其实潜意识对父母的恨意是相对较少的,因为正常矛盾带来的情绪都通过吵架与哭闹给宣泄了出来;而真正对父母存在很深恨意的,恰恰是那些家庭尊卑有序,对父母言听计从,不敢违逆父母的孩子。

西方的家庭关系更多的是建立在一个平等独立的基础之上,而在中国,那些对父母表现得过于孝顺的孩子,很多的都是缺乏一个好的内聚性自我。他们讲究问心无愧,需要对父母的爱悉数奉还;亦或者是对传统孝道观念非常遵从,道德意识过于得高,这在我看来这也是有问题的。

当然这两类其实只占非常小一部分,大部分愚孝的孩子,其实是另一种心理。她们表现对父母极致的好,更多的是由于心理学里所谓的反向形成机制,也就是:我对你越好,把你照顾地越无微不至,越能衬托出你曾经对我做的事是多么恶劣,你是一个多么差劲的人!孩子会通过这种将坏的部分投射给父母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人格上的自恋。

有关于对父母的憎恨并不是我们今天想主要讨论的内容,我想讨论另一类:对曾经欺负过我的人的憎恨。

昨天我做的一个梦,梦到了小时候认识的一些“恶霸”。

内容是这样的:我梦到自己身处于一座游乐场,准备要玩过山车,等到我坐上过山车行驶到一个高台的时候,过山车消失了,我被滞留到了高台上。

整个台面非常高,距离地面有几十米的高度,由木头搭建而成的,就像古代城寨的哨塔,但是顶上没有围栏。

而我的面前,有两根绳索,一高一低,绳索通向的是前方另一座高台,相距数十米,我需要踩在下面那根绳索上,然后手抓住上面那一根,像走钢丝一样,爬到另一座高台上。

回去的路已经没有了,我便不假思索地开始了攀爬,等我抵达对面的那所高台上的时候,我原来所在的高台上,来了几个我念小学时候的认识的几个混混,他们也要朝我的位置爬来。

而我的面前又有两根绳索,折返回原来的方向,通向的是他们头顶上的另一座高台。我内心此时是有些许惶恐的,担心被那几个坏蛋追上把我从上面推下去,为了不跟他们在同一条绳子上,我赶紧开始往最上面那座高台上爬。

爬到一半的地方,我们在中间的位置相遇了,我并没有理会他们,他们也都比较老实,没有做出加害我的举动,只是对我发出一些轻蔑的笑,同时在爬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的速度比我要快得多,这让我也不断地加快着自己攀爬的速度。

用心理学来解梦20

上世纪末,香港《古惑仔》系列电影对大陆校园暴力问题产生巨大影响

整个梦境差不多就是这样,下面我开始来解梦。

我先说说过山车和高台吧,现实里过山车我只坐过一次,我想那也应该是我最后一次,有时候做噩梦也会梦到过山车,所以我对过山车的恐惧可想而知。而高台应该是一些我玩过的网游里的素材,梦境里,大脑就是很容易这样就地取材的。

为什么会在那么危险的地方跟以前学校的那帮混混遭遇,这得从我的回忆开始说起。

心理学中管那些特定时空里的重大回忆体验叫做“现象场”,现代电影和各种剧集里想要表达人物某种情形下的心理活动,都会跳转到人物小时候的回忆里。

我印象里这点做到淋漓尽致的要数日本动画《火影忍者》,这部漫画的这种利用回忆灌水的行为被网友诟病为“回忆杀”。

下面的部分,不好意思,是我的回忆杀。

1. 遭人排挤

小时候,在我出生前,父母就离开了农村,到了镇上买了一块地,盖了房子,跟爷爷奶奶分了家。

我是在镇上小学念的书,有一次课堂上,当老师问我家庭住址是哪里的时候,我告诉他:是南大湾(镇上的住址)。而此时教室里,同是南大湾的另一个孩子,我们管他叫A吧,住我家附近,当然他是“土著”,他却大声地喊道:“他不是南大湾的!”。因为那个时候我还比较小,我也不知道这都发生了什么事,然后我继续按爸妈教给我的说:南大湾 。结果那个孩子,坐在后面,依然大声地说:“他不是我们南大湾的!”最后我也不知道如何跟老师解释,我说我家就是住那里的,这事也就这样结束了。

有关我为什么会遭A排挤,那时候作为孩子的我肯定是不懂这些的,而当时能够影响孩子态度的,只能够是家里的大人们。

那会九二年,我家里在便在镇上盖了小洋楼,家里还有车。这对于本地的一些依然住土屋民房的家庭无疑是一种冲击。

简单说来,对于他们本地人来讲,外来户的风头盖过了自己,为了寻找自我安慰,得找一些台阶下,所以背后贬损、排挤一下对方是很正常的。当然这种仇富的文化习惯在过去的中国,任何地方也都是司空见惯的事,哪怕是邻里之间,这家过得比那家好,也会出现各种明暗斗争。

当时本地家庭的那种狭隘的排外观,导致我在小时候,跟家附近住的一些小伙伴们相处时,总觉得有一层隔膜一般,也很难真正地融入到他们的圈子里去,即便是在学校,来自不同区域的孩子下意识地会有抱团的习惯,而我很自然地就有一种被孤立的感觉。

2. 被霸凌

那是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我跟同学在操场上打球。这时,从我后面走来了一群人,当然他们只是路过,其中有一个人就是A,A朝我背后走过来,我并没有意识到他的存在。他当时年纪比我要大,个子也要高出一个头,而且我发育得晚,个子很小,只记得他从背后一只收抓住我的衣领,另一只手抄到我的裆部,整个将我侧举起来,所有人当时也都在笑,当时的我自然是感到下体一阵剧痛,但是我也没有做出反抗,只是让他放我下来,这是我印象中最屈辱的一次回忆。

其实我小时候被霸凌的次数非常少,周围的人可就比我惨得多了,几乎都受到过欺负。

而我非常不起眼,我学习成绩普通,常年中下游徘徊;长相也很规矩,没有被人嘲笑或者挖苦的缺陷;话也不多,为人善良,爱低着头,也不会主动去挑衅,因为几乎谁都打不过;人格也是讨好型的,什么要求我都不大会拒绝;即便是遇到学校里的一些坏蛋,我一般也是以理服人,如果是我的问题,我会道歉,对方如果坚持要揍我,那我也不会还手。

我就是用这种方式苟且偷生,避免了很多找茬和挨揍。

这种忍辱偷生感,一直延续到了我大一,大一时我健身了,通过增肌训练,我从120斤增加到140多斤重,练得非常强壮,瞬间脑子里一股“我要报仇”的劲儿就上来了,只要看见那些喜欢以大欺小的人,便想上去教训对方,也爱开始跟人比力气掰腕子了,一时间发现都有一种膨胀感,当然后来这种心态太“暴发户”了,就被我压下去了。

用心理学来解梦20

《蝙蝠侠黑暗骑士》剧照

3. 被好朋友欺负

时间差不多是刚念初中,那会我们家附近有一片水库,夏天我特别喜欢游泳,经常跟小伙伴们一起到那片水库里游。

其中有一个隔壁家的孩子,我们管他叫B吧,他比我大一岁多,力气当然也比我大,我们是从小到大的交情,很多时候我也都是跟着他在混。

不过我跟他之前的关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塑料兄弟情,原因说起来就很复杂了,这么多年来,两个人也都一直分道扬镳,没怎么发生过交集。

记得有一次跟他在水库边游泳,我是五六岁就已经学会了游泳的,水性比他要好很多,他则是刚学会游泳没多长时间。我当时游到了深水区,他看到我在水中央,就准备过来想折腾一下我,我当然是嘴里喊着:“别别别,别乱来。”他不做理会,绕到了我的后面,双手按在我的肩膀上,整个人跳起来把我往水里按。

这种时候,我出于求生的本能,自然有什么抓什么,自己又被他困住。于是我一把将他的手给抓住,把他往下一拉。由于这种相互作用,我就从水下上来了,而他就因为没有准备,直接被我拉到了水下,可能是不小心喝到了水,然后就对着准备上岸的我,开始干仗了。

他不停地将我从后面拉翻,往水下灌,来了三四轮,依然还不解气,还要来,最后我跟他吵了起来,闹翻了收场。

这就是我为什么说跟他塑料兄弟的原因,我俩也都是一起长大的,他自持年纪比我大,他在很多地方都表现得比我要强,包括学习成绩、个头、力气等等,我也是跟着他一起上学放学,有什么事听他的,围着他转。

这致使他根本没有尊重我这么一个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当我一旦入侵到他的时候,即便这种入侵是我无意识的,他也会为了维护自己,对我展开疯狂报复。

这虽然跟我自己缺乏攻击性有很大关系,但真正的朋友,是要建立在互相尊重和珍惜的基础之上的。

用心理学来解梦20

一段好的关系,是滋养型的,是不以牺牲某一方为代价的。

恶霸们的性格变迁

那些记忆里的小混混,现在来看,每个人变化都非常的大。小时候我亲眼见到他们在玩闹的时候,有一个混混C,他说想跟A比谁的拳头更硬,谁知道他在手指间藏一块玻璃片,两个人对拳的时候,结果把A的指缝打出一个大口子出来,鲜血直流。

还记得有一次C在玩鞭炮的时候,把炮仗点着了偷偷塞A裤兜里,结果把A裤子都给炸破了。这些行为在我看来,跟疯子无异。

用心理学来解梦20

青年崇尚暴力的背后往往伴随着反社会型人格

而现在的C和A,都没有了棱角,仿佛换了一个人,他们听话、孝顺、懂礼貌,像是经历了一次大的改造,亦或者是被责任的重担给压垮了。

其中变化最大的当属C,最近一次见到他,是在老家的一个网吧做前台,为人十分客气跟热情,我跟别人说他以前是学校里的大坏蛋,别人都不相信,说我认错了人,说他应该是家庭教育非常到位,所以为人谦逊又懂礼节。

至于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戏剧性的变化,这个只能是从他们中学退学后的一些人生经历里找答案了,我其实并不觉得这种人生变化是良性的,而更多的是一种社会悲剧。

说回到梦里,那些在绳子后面追着我的混混,ABC都在其中。那个绳子的寓意,就是我们各自的人生发展路线,我们为了生活在奔忙,靠着仅有的一根绳索在往上爬。而我出于对他们态度,自然是相信天道轮回,不愿意让他们得志。

尽管现实中我早已经对他们的改变而感到庆幸;棱角全部被削去而表示惋惜,对他们的家庭环境、遭遇和经历表示同情和遗憾。

但是梦境不会骗人,潜意识丝毫不掩饰地表达了我对他们的憎恨与厌恶,那种恨并没有随着他们性格的转变而消失,也仿佛根本意识不到他们性格上的转变,唯一想做的就是离他们尽可能地远一些。

用心理学来解梦20

不管头脑思维如何倔强,潜意识是不会骗人的。

心理学里关于自我有四个层次:破碎自我、头脑自我、内聚性自我、无我。

表达恨意和攻击性,是我们生命走向成熟的标志,对应的是内聚性自我,而能够真正做到放下恨意的人,则可能达到了无我的状态。

最后,当我再次见到我的儿时好朋友B的时候,为了谋生他努力地在活着,孩子要花钱上学,老婆也没在一块,我们互相寒暄,往来的恩怨也都仿佛都烟消云散。我感受着他的艰难,过去的已经过去,而命运依然在滚滚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