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不了惩罚的孩子,是家庭教育的最大失败。

文 / 徐小喵就是我
2019-04-12 15:09

孩子在上小学一年级,家里离学校不到5分钟的路程。每次孩子睡觉总是很磨蹭,早上需要叫好几遍才起床,有时候还有起床气,这个衣服不穿那个鞋子不好,洗脸刷牙也是慢腾腾的。为此,说过无数遍。每次到学校门口,即便是马上要迟到了,她也不慌不忙,一点也不着急。甚至感觉到无所谓,名正言顺地错过了早餐,掌握了我的心理,不会让她饿着,于是还要求买学校边上的小吃。这种现象彻底消失,是班主任老师的一次惩罚。前两天一次迟到,回来告诉我,今天迟到了被罚站了,还被罚搞卫生了。我说站了多久,她说站了一节课的课间。当着全班所有同学的面,站了那么久。这次“刺激”估计是有蛮大,自从 被罚了以后,每天早上自己开始着急了,洗脸刷牙动作麻利了不少,不停地问我几点了,会不会迟到?还不停催促我快一点。晚上睡觉也不要人催了,知道怕第二天起不来。

接受不了惩罚的孩子,是家庭教育的最大失败。

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一种微妙的家教艺术,在孩子长长的成长道路上,却又实实在在难以避免。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家长,适当惩罚孩子是爱的表现,也是规范孩子行为的有效手段。那么,怎样惩罚孩子,才能起到良好教育效果呢?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江苏句容9岁男孩因打碎学校玻璃,担心受到责罚,留下遗书从17楼跳下自杀身亡。

接受不了惩罚的孩子,是家庭教育的最大失败。

首先,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被罚。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惩罚只是一种劣性条件刺激,其有效的时间较短,不能持久。很多时候,受罚的孩子改正了错误却没有明白事理,所以今后还有再犯的可能。因此,让孩子明白自己受罚的原因才是根除错误的关键。在惩罚孩子前,家长要跟孩子讲清楚为什么惩罚他。惩罚后,最好强化一次,确认一下孩子是否记住了自己错在哪里。

接受不了惩罚的孩子,是家庭教育的最大失败。

其次,合理把握惩罚的“度”。因为家长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良性转化,所以,合理掌握惩罚的“度”就显得尤为必要。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

接受不了惩罚的孩子,是家庭教育的最大失败。

再次,惩罚要“循规”。为了让惩罚“有规可依”,家长应事先跟孩子协商制定一个奖惩规则,让孩子知道犯错后将受到什么惩罚。这样,孩子平日就会有所注意,从而减少犯错误的概率。当孩子犯错后,家长还应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一时冲动而随意惩罚孩子。若是孩子以后犯了同样的错误,也应该按规则进行和以前相同的惩罚,这样家长才能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

最后,家长在批评孩子错误的同时,还要给孩子指明“出路”。由于孩子小经验少,当孩子做错事情时,家长要告诉孩子修正错误的具体方法,给孩子指明“出路”,让孩子改错有明确的目标,效果才更明显。

接受不了惩罚的孩子,是家庭教育的最大失败。

此外,惩罚一定要兑现。一旦家长说了不做,就会让孩子觉得“父母雷声大雨点小”,孩子的负罪心理也会随着父母的不重视而消弱,收不到任何教育效果。

总之,“爱”是家教的惟一线索,合理的惩罚要从爱出发,以爱结束,以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处事为基准,以养成孩子良好习惯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