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尼佳恩教育|做到“无痕”,家庭教育的功效提高不止80%!
做到“无痕”,家庭教育的功效提高不止80%!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都听过一句话:“无痕”的教育方有效。
“无痕”就是用对
话、交流、谈心的方式去教育孩子,而不是一味地刻意说教、唠叨、抱怨孩子。
没有人愿意接受别人的说教,孩子也是。家庭教育中,一旦孩子感受到了家长高高在上的说教,他们便会产生厌烦心理,善于倾听的心灵之门便会关闭,教育的效果也不会得到内化,而教育往往以无效而告终。
基于“有痕”教育带来的后果,我们倡导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无痕”教育,让孩子在无意识中接受和吸收你所传递的教育观念。
一、怎样做到“无痕”教育?
前边我们说到“无痕”就有效,那么,怎么做到“无痕”教育呢?
要做到无痕”教育,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有心”。
只有“有心”,才能做到无痕。
这里“有心”的含义,就是家长必须懂得教育的一些基本原则,比如说,不能着急、不能包办、不能强制。
怎么去记住这些教育原则呢?
也不难,家长可以记在一个小本上,经常拿出来看看,多念叨几遍也就熟于心口了。
“有心”是开展“无痕”教育的前提条件,那么,在“有心”的情况下,又有哪些做法可以实现“无痕”的教育呢?
1、示范
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身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示范。
父母的示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强,教育中,良好的示范会发挥正向的积极作用,反之则是消极的。
成长中,孩子模仿大人的行为是他们学习的主要途径,比如,家长喜欢养花养草,孩子往往也会关注这些。几乎孩子成长的各个方面,包括言行举止、思维性格,都和模仿密不可分,且一直维持到孩子成年之前。
这就对家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育孩子绝对不是仅仅让孩子做对,父母的言行举止首先就得过关,也就是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这样才能做到“无痕”教育。
2、体验
体验与示范一样,同样是实现“无痕”教育的有效方式。
在家庭教育中,所谓体验,就是通过实践让孩子认知、明理。让孩子亲身体验过程和结果,这就是无痕的教育。
通过体验来认知、明理,就是让孩子亲身参与了解事物的现象和规律。孩子获取人类已经掌握的知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间接获得的,就是通过别人讲解、自己看书去获得知识,比如说上学;另一种是直接获得的,即亲身体验,根据人类的认知特点,与间接获得相比,凡是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的知识都更为扎实牢靠、且获取过程容易。
因此,家长要创造一些条件,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得知识,比如教孩子包饺子,单纯通过讲解,孩子不见得能理解,但是你要带着他亲身体验一遍包饺子的过程,孩子就会学的很快,这就是常说的无意识学习。
通过体验,孩子会自觉给自己树立“规矩”,树立起规则意识,比如让孩子体验一次晚起床导致上学迟到的过程和结果,他在潜意识里就会有一个“迟到不好”认知,以后就会告诫自己要按时起床。
同时培养出良好的生活习惯,比起上多少辅导班都管用,教育也就做到了“有效”,这就是体验达成“无痕”教育的力量。
另外,为了做到“无痕”教育,家长们还要做好细节。
教育的功力和功效全部都隐藏在细节之中,也就是说,能不能实现有效的教育取决于对各个家庭教育细节的处理,教育的细节有很多,每天都会有几十甚至上百个。
那么,怎么才能处理好每天发生的教育细节呢?那就是,家长要注重孩子的心理感受,在合适的场合做合适的事情。
举个例子来说,日常生活中如何称呼孩子?
当我们叫宝宝时,多数是针对婴幼儿的,显示出一种亲昵和疼惜;当我们叫小名时,代表的是以朋友的角度进行平等交流;为什么不提倡叫大名呢?一旦我们叫大名,那就意味着批评训斥开始了,孩子马上就开始警惕,这就是家庭教育中细节的处理之道。
不难看出,名字称呼不一样,带给孩子的心理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感受不一,教育是否有效就很难判断。
二、“有痕”教育的陷阱在哪里?
1、唠叨
什么是唠叨?
家庭教育中,唠叨就是家长反复跟孩子强调一个道理,说的话几乎已经被孩子背诵了下来。
九成以上的孩子都认为母亲太唠叨,“唠叨”好像成了全世界妈妈的代名词。有些家长会说,我唠叨是在跟孩子交流,是吗?
事实上,唠叨并不是交流,特别是过度的唠叨,不但无效有时候甚至起反作用。为什么家长认可的交流方式——唠叨会是“有痕”教育的表现呢?
我们知道,对孩子唠叨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尤其是妈妈们,但是我们要适度。
如果父母吃饭唠叨、出门唠叨,不管做什么都要唠叨的话,孩子会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渐渐地,他就变得不自信;其次,父母什么都管的话,也会让孩子产生一种依赖心理,这对于孩子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没有好处;最后,如果父母太过唠叨的话,孩子就会感到厌烦,久而久之,就容易和父母拉开距离,亲子关系易出现裂痕。
2、抱怨
抱怨,大家都不陌生,比如为了给孩子更舒适的生活,家长老抱怨自己拼命付出、每天累死累活。
如果在平日的家庭教育中,家长总是抱怨,时间一长,孩子就会产生厌烦甚至危险的逆反心理,一旦出现错误的意识,后果不堪设想。
“笨死你算了!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呢?你怎么就不知道好好学呢?整天就知道玩!”这是很多家长会说的话,甚至是口头语。
那么,为什么不能抱怨孩子呢?
很明显,抱怨孩子是典型“有痕”教育的做法。
出于对孩子的爱,一些家长会时不时抱怨,本意是想通过这样说引起孩子的重视,希望他们不要这样。但这和唠叨一样,同样不起作用,甚至起反作用。
家长容易抱怨,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因为这样做,不仅能够满足子女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跟重要的是,很难成为孩子心灵上的良师益友,更难成为孩子行为中的模范和榜样。
我们常说,润物无声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讲的就是“无痕”教育,也是家庭教育的的基本要求。这样的教育,孩子才能接受,我们方能实现有效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