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听话懂事的孩子,往往会压抑、自卑、敏感,甚至卑躬屈膝

文 / 心理相先生
2019-03-22 18:07

首先说一下,今天文章的标题来自于我对一则新闻报道的评论。事情是这样的:3月19日楚天新闻都市报报道,一位父母眼中听话懂事的大二男生,搭网约车到长江大桥跳江自杀,事情以悲剧收场,男生逝世。我看到新闻报道中说,这位男生是父母眼中听话懂事的好孩子,可能是出于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嗅觉吧,就在文章下面评论了一句,“听话懂事的孩子,往往压抑了太多真实的自己”,没有想到很多人对此很认同,纷纷跟帖诉说自己的成长经历。

心理学:听话懂事的孩子,往往会压抑、自卑、敏感,甚至卑躬屈膝

新闻报道截屏

于是我就想写这样一篇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为什么听话懂事的孩子,往往压抑了太多真实的自己,这样压抑会有什么不良的后果。

为什么听话懂事的孩子,往往压抑了太多真实的自己

英国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温尼克特认为如果一个孩子在最初的生命状态里总是顺应外在的需求,比如父母等抚养者眼中的听话懂事,极有可能他会发展出一个虚假自体,这个虚假自体不再回应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而是通过压抑自己,顺应外部世界。

生命只有发展出一个真实自体,在真实自体中回应自己的真实需求,个体才会变得积极、乐观,才有可能发展出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心理学:听话懂事的孩子,往往会压抑、自卑、敏感,甚至卑躬屈膝

动物的攻击性

弗洛伊德更是认为生命力就是生物的攻击性,只有指向外部,在关系中去驯服才是积极的,而如果压抑自己,无疑是把这股力量指向了自己,会造成抑郁心理。而父母眼中的听话懂事往往是具有道德压力的存在,会让一个孩子经常体验到内疚、自责,甚至抑郁。

比如,一个孩子喜欢唱歌,可是爸爸妈妈告诉他,唱歌会影响学习,你要听爸爸妈妈的话,这样才是好孩子,于是这个孩子就放弃了唱歌这件事,可是他内心确实很喜欢唱歌,但是只要有这种想法,他就感觉自己不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于是他就会体验到内疚和自责。

总之,不管是温尼克特,还是弗洛伊德都清楚的告诉了我们,听话懂事的背后往往是深深的压抑,在压抑的处境下,个体要么处在虚假自体中,要么就进行自我攻击。

心理学:听话懂事的孩子,往往会压抑、自卑、敏感,甚至卑躬屈膝

压抑自己

压抑之后会有什么不良的后果

一个人之所以会发展出一套虚假自体,其根本原因是为了保护弱小的自己。因为在个体的生命之初,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需要抚养者提供,如果抚养者不考虑个体的主观意愿,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抚养,出于生物的求存本能,孩子必然会压抑自己的真实需要,去顺应抚养者,从而发展出虚假自体。

弗洛伊德说凡是被压抑的都会以更加“丑陋”的形式被展现,至少在个体的成长这件事上,还是很有道理的,比如,压抑之后的孩子,往往有自卑心理。

心理学:听话懂事的孩子,往往会压抑、自卑、敏感,甚至卑躬屈膝

听话懂事

压抑使得孩子丧失了主体性,破坏了一个幼小个体的全能性,全能性即个体最初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的力量感,只有抚养者在最初的生命里照顾到孩子的需要,他才会认为自己的全能性得到了实现,在这个基础上他才可以获得第一份原始力量,发展出自信。反之,如果父母经常忽略孩子的需要,并把自己的要求强加到孩子身上,他就会感到自己弱小,从而变得自卑、胆小、没有安全感。

在这样心理基础上,一个听话懂事,压抑了太多真实自己的孩子还可能会变得异常敏感,学会看人脸色,甚至在长大后卑躬屈膝,完全去顺应别人。因为听话懂事已经成了他的一套用来保护自己的心理模式,他会一直沿用,这就是压抑的不良后果。

以上就是笔者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对关于“听话懂事的孩子,往往压抑了太多真实的自己”所做的一个心理学论述,希望可以对我们认识自己,以及为人父母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心理相先生,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教师、心理专栏签约作者、优质心理领域创作者。公众号:心理相先生,可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