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男孩弑母被抓:失败的家庭教育是罪孽的导火索!
- 本文作者:曾仕强学堂编辑部心易
- 本文观点:中道齐家三部曲之家庭教育
今天一大早就被一则新闻震惊,江苏一个只有13岁的男孩竟然弑母后逃走……
辛苦养大的儿子残忍杀死了自己的妈妈,据称竟是因为不服妈妈的管教,母子之间发生激烈争吵,13岁的儿子用菜刀砍杀了自己的亲妈并逃跑。
又一起骇人听闻的惨案!
近些年,孩子与家长的矛盾冲突问题屡见不鲜,杀害亲人的事件也屡有发生。
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在教育上,尤其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最关键的核心是父母。
父母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不知道怎么引导孩子,各种严格的管教或不合理的压力,日积月累,扭曲了孩子的人性,才是诸种事故屡发的根源。
一句话来说,就是你对孩子的期望与孩子不能达成这个期望之间的矛盾冲突,导致了各种悲剧事故的发生。
一起看看曾仕强教授高瞻远瞩的智慧启示。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生存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不能否认,身为父母,都想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自己不行,就借助于外界的各种学习班,尽心尽力,可是很多时候却达不到预期的结果,这是为什么?
其实,很多亲子之间的矛盾冲突,都源于父母不会处理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和孩子自身发展之间的关系。
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不仅亲子之间冲突不断,还可能毁掉孩子的未来。这个问题处理好了,不仅自己轻松愉快,孩子也能快乐成长。
1.不要给孩子超负荷的压力现在的父母,错误地接受了很多所谓现代化的观念。
比如听到不要让子女输在起跑线上,就逼着孩子去学习一些根本不必急于掌握或者未必适合孩子兴趣的东西,或者看到别人的孩子学什么,自己也赶紧强迫孩子去学,这真的不必要。
不输在起跑线上,真正的意思是一开始就要正确,以正确的方法,学习必要的东西。
一窝蜂地让孩子学习小提琴、钢琴以及外语等并不需要这么早开始的东西,遇到宾客来访,让孩子当众表演一番,分明是为了显耀自己,表明自己对子女花了很多心血和资本。
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从小并长期处于一种超负荷的压力之下。他怎么能受得了这么大的压力呢,甚至最后还会有一种追求失败、拒绝成功的心理。
既然成功要负很大的责任,他又付不起,那干脆失败好了,失败了大家就不会让他怎么样了。
现在很多孩子的问题,说到底,就是被父母逼出来的。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不能超过限度,若是在小孩身上集中太多的希望、太多的梦想,最后不仅会泡汤,还会毁了孩子真正的兴趣。
做父母的,应该是尽量发挥孩子的长处,尽量减少他的短处,只能这样而已。你想要彻底改变孩子,让他按你的要求或者目标来做,基本上不会有好的结果。
记住,今天你怎么样对待他,将来他就会怎么样对待你。就像你今天先天地认定他有一百个坏处,他就有一百个坏处表示给你看,证明你讲的是对的。
所以,从现在开始,父母首先要把这些观念端正过来,好好对待你的孩子,把他教导成为正正当当的人,这才是正确的目标。
我们讲正当,不是出色,不是要求你的孩子样样赢别人,样样很出色。
你的孩子不一定是天才,但是他可以变成一个很扎实的、品德修养好的、对社会很有贡献的人,这样就好了。
2.不要把孩子当成圆梦的材料很遗憾,现在很多父母常常把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寄望给孩子。
“爸爸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上北大,你一定要考上北大”“妈妈这辈子不能成为画家很可惜,你要给我好好学画”,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父母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有没有达成,那是父母自己的事情,不是孩子的事情。
子女是父母所生不假,但子女不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不是父母圆梦的材料。
孩子想要追求的是他自己的目标,而不是来完成父母的目标。父母的梦想无法实现,就寄托在孩子身上,便是把孩子当成了圆梦的材料。
我们对孩子可以有期望,但是期望要合理,合理的子女会接受,不合理的子女会反抗,甚至会背道而行。
除非孩子自己有兴趣,除非孩子有这方面的天赋,否则越勉强他越苦恼。
父母过分地勉强孩子,这种无形的重压会把他们逼得距离父母越来越远,甚至做出很多违反常理的事情,那时候后悔就晚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慢慢会有自己的兴趣、自己的愿望、自己的梦想。
所以,父母应该给与孩子尊重,让他们自己决定自己的方向,这样孩子以后才会懂得尊重与感恩。
3.不要过多干预孩子的成长实际上,每个孩子都不一样,父母只需要以正常的态度、良好的方式、有效的方法给予适当的启发就可以了。
至于子女将来如何发展,可能有哪些成就,那是子女自己的福分,父母要顺其自然。
现在很多父母过多干涉孩子的成长,甚至替孩子选择好了学什么专长,将来做什么工作,其实真的没必要,你不能代替孩子成长。
比如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要用心塑造的是一个可爱的子女,而不是要求他多么的能干,多么的有才艺。一个小女孩看到陌生人,一面赶快躲到爸爸的身后,一面又好奇地探出头来观察,这才是孩子应有的可爱之处。
教孩子时时处处像成人一样,过分大方礼貌,就已经不可爱了,因为过早地失掉了孩子应有的纯真。
世界上不是只有一条路走,父母给子女一个方向之后,要让他自己去选择发展的道路。
如果父母一直逼孩子读书,逼到他对读书完全失掉了兴趣,一旦从学校毕业,他就可能一生都与书籍绝缘了。因为只是为了外在动机而学习,一旦学业完毕,学习行为就会随机终止,以致所学统统还给老师。
有人会先做这个,有人会先做那个,这无可厚非。
孩子喜欢玩就先让他玩,玩到什么都不想玩了,只想读书了,那比什么都好。
人是会变动的。很多人开始读书成绩并不好,后来却成为了大学问家。还有人开始对某个事情没有兴趣,但是过两年又喜欢上了,所以一切都不必马上断言。
我们最好清楚,每个孩子的成长速度不一致,而且孩子在各方面的发展也不一样。总把自己的子女跟别人的孩子比,总想着别的孩子会的自己的孩子也要会,是非常没有道理的事情。
现在的父母,最应该做的就是调整自己的观念,顺其自然,让子女自由自在地成长,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每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首先接触的就是父母,然后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对父母的言行举止,耳濡目染,或好或坏,成为影响我们一生的重要因素。
所以,家庭教养的主要内涵应该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帮助孩子了解所处的环境,确立自己的价值观、伦理观和世界观,并且学会适当地持经达变,以求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制宜。
这才是真正对孩子的一生负责的态度,也才是成功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