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家长怎样才能教出高财商的孩子?
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很多家长都不愿意和孩子谈钱。好像从小就和孩子谈钱,不利于对他的教育。认为谈钱就是庸俗的,自己辛苦些也不能让孩子受苦,什么都要给孩子最好的。
但有时却又会因为花了很多钱“投资”在孩子的教育上,当孩子的面谈为孩子付出多少。这两种极端的方式对培养孩子的“金钱观”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多数家长会告诉自己的孩子:你只需要努力学习就好,钱的事情不用你操心!
事实上,决定孩子未来发展的从来不只是靠读书教育培养的智商,靠家庭教育和社交培养的情商,还有非常重要的财商教育!
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很大一部分是天生的,以及后期学校教育影响的,但财商不一样,财商是靠后天培养的,而最开始的启蒙老师就是家长。
财商教育通俗来讲就是指教会孩子认识钱,教孩子钱是怎么来的,该怎么合理花钱,培养孩子的理财技能。
那么该如何正确教孩子认识钱呢?
教孩子认钱数钱在孩子6岁左右,带他认识货币、接触金钱。这种启蒙,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完成。比如:准备好一套完整的人民币纸币和硬币,教孩子认识不同硬币、纸币上的图案和数字;逛街带上孩子,认识价格标签,熟悉付款的流程,1元硬币可以买一个棒棒糖,5元的纸币可以买一袋面包,让孩子形成这种数值上的认知.当然我们得与时俱进,适当的告知孩子微信,支付宝这类手机钱包的使用。
要通过工作劳动或者合法渠道来挣钱钱不是凭空而来的,是通过劳动付出得到的报酬。我们可以给宝宝提供一个赚钱的机会,让宝宝干一些较为简单的家务活来换取零用钱,不用担心宝宝做不好,一遍不行做两遍,慢慢的宝宝就知道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啦。
让孩子明白钱可以实现“买卖”的交换关系孩子对钱的认识,意味着他对商业社会的初步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主动向孩子介绍家里日常的收支情况,在前往商场采购日常用品的时候,让孩子明白“买卖”是一种交换关系,用钱可以买东西,没付钱,就不能把商场里的东西拿走。亦或者在搭车时,可以告诉孩子付钱则可以坐公车,没付钱无法搭乘公共汽车。
当孩子认识了钱,自己通过劳动获得零用钱亦或者过年大人们给了压岁钱后,在我们看来孩子手里有了一定数目的小钱但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是一笔巨款了,那么我们就得教孩子如何管理钱了。
教会孩子储蓄教导孩子,零用钱并不一定要全部花完,也可以选择存起来,并且可选择分开存起来。可以送孩子一个存钱罐和帮助孩子在银行开设他自己的账户。大面额的钱可以存在银行账号里,面值较小的零花钱可以存在存钱罐里,告知孩子存钱罐的钱是用来消费的,可以自己安排花费在较小的东西上;而银行里的钱主要是长期坚持累积的,但可以变多,也可以变少,由孩子自己决定。
当孩子知道自己也拥有财富后,她自己也会很开心。因为宝宝意识到自己也能独立自主的持有管理财富的时候,也会对管理金钱有了责任感,相信孩子,他还比你把钱看得更好。
教孩子理性消费1. 区分“想要”和“需要”
不限制孩子用自己的钱进行消费。家长要做得只是在消费的过程中引导孩子知道那些该买那些不该买。“需要”的就是必需品,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想要”不是必需品,有可以,没有也可以。
在日常交流中,拿出消费清单让孩子指认,哪些物品是“需要”,哪些是“想要”。你可以外出购物时,给孩子指出基本的必需品跟孩子讨论:这件东西是必须的吗?如果是功能类似的两件东西,该买哪个更划算?一个良好的消费观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会在这样的行为中潜移默化地树立起来。
2. 学会记账
当孩子开始读小学认字识数时,可以给孩子一个账本,仔细地记录支出和收入的每一笔钱,让孩子清楚自己的钱都花在了哪里,长期坚持下去,孩子会对收入与支出有更好的考量,对个人的钱财也会有更好的管控能力。知道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就会更加的珍惜钱。他们甚至会开始货比三家,才决定购买哪一种。
很多家长既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为挣钱而苦恼,也不希望他们的生活目标就是挣钱。那么培养财商,不仅仅是对金钱的认识,它也囊括了消费观念、生活观念,囊括了面对物质生活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