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心理学与生活》的全部习题,我们总结出十大认知

文 / Scalers
2019-03-18 01:04
做完《心理学与生活》的全部习题,我们总结出十大认知


Scalers点评:

在《心理学与生活》读完的那一天,我请参加读书的同学,写了一个感悟《一个月,我竟然读完了那么厚的<心理学与生活>》。从反馈上看,大家意气风发,充满成就感。但是我知道这些成就感很大一部分,只是把这件事情完成了而已。但是具体效果怎样,还是有待检验。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周,我专门安排了5天的强化复习:每书上每章节中的复习题(包括“停下来思考一下”与“书最后的章节测试”),全部做一遍,并且提出了具体的答题要求,就是回答的时候不能看书。这本书的习题,光是简答题加起来就有 300 余道,用 5 天的时间完成,每天就要完成 60 余题。完成之后,我请大家写出十大认知总结,第一天我就收到了 40 万字的提交作业。大家像在报复我的压力测试,让我花了不少时间,把这些作业读完。

这一周对很多同学来说,就像是炼狱一样。有的人甚至说,活到这么大,都没有遇到这么大强度的学习。也有同学说,以为以前的读书进度已经足够强大了,没想到还有更狠的招数。也有同学说,要是当年高三这样学,早就上了重点。其实在刻意学习的道路上,怎么会没有花样繁多的练习方式呢?

今天选取几位同学的感悟与十大认知,与大家分享,请检阅一下我们的学习成果。

我们正在进行“心理学”专题阅读,目前是《社会心理学》。如果你有兴趣,抓紧时间上车,不要等下一期,没有下一期。参见《学“硬核知识”,啃“超大部头”——2019年“心理学”专题读书活动启动》。

对了文章中间有彩蛋,相信你会喜欢的。

@Ryoya

我感觉这50多天像是在过一种军旅生活。大家一起,进行着野外求生训练,每个人每天都在负重前行。部队里有跑得快的,早就完成任务,轻轻松松地开始坐下来聊天。有体力不佳的,也在铆足了劲往终点奔,累得自己堪比耕田牛。还有的跑着跑着就不见了,你连他是谁都不知道。随着任务加重,跑得快的越来越快,跑不动和跑得慢的都死在路上了。你说都这么残酷了,我有想过放弃吗?No!我居然连一点点念头都没有动过。因为没有时间想放弃。能想的时间都被恐惧占据了。交了钱我不愿半途而废,题量大我不敢拖欠一天,被人照出差距我更不甘心差人家太远。怕跟不上、怕被拉大差距、怕被踢出群这些想法就像一把枪,每天都指着我的脑袋,逼着我赶紧去做事。等做完抬头一看,哇,都这么晚了,那睡吧!心情是如此复杂,一边烦得想撕书,一边又得集中注意力扫文字。一边正写着作业呢,一边就开始恐惧欠作业。一边被恐惧推得往前跑,一边又累得比那耕田牛挪得还要慢。嗯。虽前行艰难,但已无路可退。说得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然后在昨天,高强度的复习结束了。我挺过来了。我收获了什么呢?这无法具象化,也无法用语言精确描述。我知道我又多了一股厚重的力量来为我托底,自此更加不易动荡。改变已经开始了,我需要做的就是坚持改变。我会变得越来越有趣,越来越有质感,这或许,就是我已经收获且将继续收获的东西吧!(2019.3.09)

认知1:心理学不是药,但心理学告诉你怎么制药。

论述1:曾经,我放弃过学习。碰壁后发现,原来学习是必须终身的。于是又燃起斗志,从网上找来各种方法论,各种逆袭经验、伪心理学、学霸心得、大神事迹等狂看。以为只要照着做了自己也会变厉害,十分努力了,却并没有什么用。心灰意冷下,就认定一定是自己太笨了,智商决定上限,我注定成不了学霸。现在,尽管我仍不是学霸,但我却在远离傻逼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真正的心理学从最接近本质的角度告诉我,学不会不是因为智商与天赋,而是违背了规律。学习行为的塑造与操作、观察与模仿,记忆的编码、存储与提取,认知中的判断和决策,动机的来源与调动,压力的应对,情绪的利用,社会学习的力量、影响与应用……只要遵循了这个中规律,你很难学不好。心理学是本大药方,专治各种知识恐慌、成长焦虑。同时也是本毒圣经,专攻如何教你成为一个去割韭菜的人。

认知2:笨鸟若没有正确的指导,先飞也只是瞎飞。

论述2:环境的力量有多大?斯坦福的监狱环境足以击败良好的行为准则;法西斯的制服足以泯灭良善的人性;正常人去到精神病院,被诊断不正常……作为一只笨鸟,你在认知和行动上是想要进步的,然而你所在的环境却让你迷失方向。各种污七八糟的信息借助互联网汹涌而至。劣质的信息污染着你的环境,刺激你敏感的神经、挑逗你丰富的情绪。而你,无时无刻不被这种环境塑造。就算先飞了又怎样,你不过是在瞎飞。所以,正确的指导很重要。首先你要承认,环境用你和你用环境是有很大差别的。然后,你需要学会辨别信息的好坏,进而控制自己受影响的程度,进而避免被环境往最烂的方向塑造。这就需要你明白,无论通过何种传播方式,弱的都是最容易传播的,强的质量重一般传播不动。因此对于那些轻易跑到你眼前的东西,你一定要带有色眼镜去看它。最后,最后就很自然了,当第二步做好后,你就很可能找到正确的指导。

认知3:对于学习来说,输入才是最重要的。

论述3:学习,是基于过去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的变化过程。过去经验指的是你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内化后的结果,是输入端的事。相对一致的变化就是你会输出的结果,是输出端的事。对于许多人来说,阻碍学习的因素两者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输入端,因为输入能直接影响你输出的水平、质量以及稳定性。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减少无效、低端的输入,扩大高效、中高档次的输入。无论你是通过什么方式刺激输入,输出倒逼输入也好、内外压力夹逼也好,你往脑子里塞什么,你基本就会活成什么,对于源头的把控一定要严之又严、慎之又慎。

认知4:强者愈强。

论述4:在感觉系统里有个普适的理论叫韦伯定律,它说,当标准刺激越大越强,人要感觉到变化,相应的刺激增量也就要越大。为什么会有学霸这种生物的存在呢?可能,起初他们给自己设定的学习强度就比一般水平高一点点,习惯后,当他们需要有变化,要进步的时候,他们所必需的刺激增量就要比一般水平多一点。刺激,然后习惯,然后加大刺激,然后高水平习惯,然后投入更大刺激……差距就这样被拉开了。这种刺激增量带来的好处,我仅是这么粗糙地想一想,都觉得这或许是能够逆袭神坛的一大利器。而且,感觉适应会帮助个体习惯高强度刺激、帮助逐渐减少负面情绪。这更在理论上增强了它的可行性。好的只会越来越好,强的会越来越强。身体构造早已赋予每个人越变越强的底层设计了。

认知5:喜欢必须得有力量。

论述5:听过一句话: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要问别人好不好。喜欢胜过所有道理,原则抵不过我乐意。我并不怀疑这句话的真实性,甚至还能感受到很强悍的霸气。关于喜欢,心理学中有研究表明,人存在这样一种一般性倾向:仅由于曝光就会喜欢某种客体或者人,你会越来越喜欢临近你的人事物。据此我推断,如果不加以干预,那么随便来一个距离、频率或者信息丰富度就能轻而易举地灭掉你的喜欢,因为你的喜欢主要受曝光效应的影响。于是我更加明白,如果只是专注口头表达喜欢,或者让其处于自然发生状态而不去维护,那么这种喜欢简直万分脆弱,不堪一击。相反,如果你的喜欢是用了海量的行动来筑基、无数次实践来加固、以反思调整为砖、以优化升级为瓦,那么这样的喜欢,终有一天才会让你拥有足够的力量去胜过所有道理,让你具备足够的实力去跨越所有原则。这才是喜欢该有的价值。

认知6: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论述6:首先,你的基因型和成长环境先赋予你区别于其他人最底层的差异。其次,是你在认知过程中,对物理世界个性化的加工方式。人类几大感觉的形成,都是以主观方式进行的。比如,光在物理学中是以波长,而不是以颜色来定义的,颜色只是你的感觉系统对波长的描述。颜色本不存在,是人创造了它。因人而异的证据就是:有人天生对色彩敏感,有人出生就是色盲,剩下的大多数对色彩冷暖的感知也尽不相同。而最能代表人类加工方式独特性的就是——痛觉。其它感觉对于物理世界的反映都是比较稳定的,但痛觉例外。研究表明,知觉疼痛的方式、与他人谈论疼痛的什么内容,甚至对缓解疼痛治疗的反应,更多表现的是人的心理状态而不是疼痛刺激的强度。你知觉到的疼痛与你实际感觉的不同,甚至完全独立于你的感觉。最后,是你对认知到的事物,再一次进行个性化的解释。而这一过程,又得基于你以往的经验、你受到的文化、教养。环境差异、文化差异、经历差异必将导致解释差异。于是每个人看到世界的方式都不一样,解释世界的方式也不一样。综上,我看到,每个人构建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塑造的自己都是不可复制的。

认知7:态度改变是值得被深究的。

论述7:这句话我表达得很模糊,因为我只想到了一点点感觉特别重要的事情,但又觉得还可以扩充很多很多其它的东西。首先,可以是自己态度的改变,我更倾向于自己把控改变的过程。怎么改变自己的态度?尤其是对偏见这种极难搞的例子。研究表明,态度和行为之间有较强的纽带联系。改变态度的方式首先在于改变行为。我不必坚持必须先有兴趣,然后再行动,而是应该先让自己行动起来,之后我就会有兴趣。而当别人试图说服我,试图改变我的态度时,我该采取的是中心路径,仔细思考说服性的沟通意见,关注论点的强弱,改不改态,还是我自己决定。其次,可以是别人态度的改变,这里我只关心,我如何能改变别人的态度。如果对方能沟通,那么在说服过程里,我肯定要采取外周路径。把对方的注意力引向预设好的情境中,充分刺激他们的情感,挑逗他们的欲望。如果对方很难沟通,是个有偏见的人,那我除了耍嘴炮,还得想进办法调动他们的行动了。我得让他追求的目标尽可能和我保持一致,要一起做事情,通过追求共同的目标来减少偏见。现在只能想到这么多,我感觉到这个很重要,用好了应该会特别厉害。剩下的,就等我实践后再来扩充。

认知8:少数派的幸福和痛苦都值得尊重。

论述8:在群体决策面前,少数派是痛苦。一般,群体决策并不比个体的决策更具有客观性与合理性,尤其当群体里有个大领导,且缺乏专业人士的时候,往往都会变成一言堂。人们服从权威的倾向是如此之高,以致少数派的声音会被淹没,甚至会被抹杀。可这种痛苦是他们自找的,如果当初不表达,不去反抗权威,或许也能得过且过,表达与权威不同的意见肯定会带来一些麻烦。那些少数派以小股之力对抗整个群体,胳膊能拧动大腿吗?但在真理面前,他们是幸福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句话是有事实根据的。但这种幸福门槛太高,乌合之众体会不到。我很佩服这些少数派,他们知道真相后还有勇气站出来说不,明知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痛苦也要坚持表达。他们明白自己的价值,尽力去影响周围的人,给他们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告诉他们还有另一种不同的选择。不管最后是被接受,还是被抵触,他们都在尽力刷新群体的观念。他们,就是新的观念。他们,就是新的视角。他们,值得被尊重。

认知9:哪有那么多爱,不过是供求平衡罢了。

论述9:如何才能让一段关系保持得更长久?依赖模型预测:当一种关系能满足重要的、在任何他人那里都得不到满足的需要,那么人们就比较可能保持关系。我觉得说得特别对,我曾经怕是被洗脑得多了,天真地以为只要真心相爱,便能天长地久。可后来发现爱这种东西,出现在影视文学和音乐里的,和出现在现实中的根本就不一样。以至于我怀疑,爱的作用也许就是被拿来搞创作、被人歌颂的吧!像我的爱情,我亲朋好友的爱情、我父辈的爱情,活脱脱地就是在演绎情感市场里,由供需失衡与平衡引起的人生百态。我需要的只有你能给,而刚好你想要的也只有我能给,我们都不用担心对方出轨变心绿自己,这样子才会走得长久。如果是靠爱,爱就只有那么一点,有几个人真能做到博爱无私的啊?靠爱?就算能走过激情燃烧的岁月,那还能走过激情褪却期吗?我认同无论什么关系都没有利益互相死绑的关系来得更稳靠,今生今世,只有我才能对你一个人提供你某种特别的需要,也只有你才能对我提供某种特别的需要,我们互利互惠,这才是最现实最可靠的方式。

认知10:心理学当然能读懂人心。

论述10:起先,我是抱着想读懂人心的想法来接触心理学的,结果也确实没有让我失望。书上开篇就讲了这个,整本书也在讲这个。套用心理学家的研究方法,我了解到观测人心的一个大致操作。但我主要是想用在观测我自己身上,没兴趣观测别人。我知道了是可以通过描述行为→解释行为→预测行为→控制行为这么一个过程来深刻认识自己的。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在预测和控制方面,因为我最需这种能力。与市面上的伪心理学不同,这本书全文都在以科学实证的方法进行阐述。我也看到了各种心理学理论的产生与运用,如果将这些理论用于自己身上,学会驾驭自己,这将会是一个很深刻的变化。我也知道要彻底用好这些理论极其困难,光靠读几本书就学会驾驭自己未免天方夜谭,但并妨碍心理学其作用的真实性与强大性。方法已经写好,需要做的就是砸大把大把的时间去换。我会不断地观察自己、解释自己,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预测自己,进而控制自己,最后,遇见更优秀的自己。人最重要的,就是得懂得自己。

@唐小夕

复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块:一是每章每个小节后的停下来测一下的问答题,多半能在本节里找到原句作为答案,个别需要自己组织语言;二是书后统一的每章练习题,含15个选择题和3个问答题。复习周刚开始的节奏还好,基本上是每天2章课后问答题外加2章书后练习题的节奏,感觉从难度上和心理愉悦度方面都是轻松愉快的,虽然确实也有没法迅速找到答案的时候(毕竟我看第一遍的时候硬生生地一点标记都没做),但是至少锻炼了根据问题关键词迅速定位找答案的能力,有点像加长版的雅思阅读题,还是比较有成就感的;不过也有很沮丧的情况,比如选择题正确率比较低,或者看问题都完全没印象自己有看过相关内容(说白了就是没get到考点),有时候感觉之前的是不是都白看了。然后最可怕的是周五(3月8日),一下子全书一半章节的练习题都要做,而且做的时候感觉哪哪都不会,甚至感觉我的理解和答案给出的完全相反,怀疑答案是不是给错了,简直要崩溃,最后一天耗时4个小时左右,比从开始心理学阅读活动到现在的每一天都要久,而且感觉做题都做得恶心了,全凭一口真气吊着。但是得出了一条至真至诚的教训:看大部头一定要做笔记!!!

认知1:长时间看红色的物体,转头看白墙会看到绿色?你不是一个人这样。

论述1:当我们长时间注视任何一种颜色后,会使光感受器产生疲劳,这时再看白色表面,我们就会看到原来颜色的互补色。拮抗加工理论告诉我们,所有的视觉体验产生于三个基本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拮抗的成分:红对绿、蓝对黄、黑对白。颜色产生互补色的视觉后像,是因为系统中的一个成分由于过度刺激而疲劳了,因此增加了它的拮抗成分的相对作用。所以色盲的类型是成对出现的,《明星大侦探》和《名侦探柯南》也都有类似的例子:比如一整面墙都喷成红色。(第3章颜色视觉)

认知2:大脑是整合碎片内容的一把好手。

论述2:知觉组织原则包括接近律、相似律、连续律、闭合律和共同命运律。人们在组织知觉阵列形成格式塔(整体)的时候,会把位置接近的、类型相似的元素组织在一起,会把穿心而过(但没有画出来部分线段)的箭认为是连续的,会把缺了个空隙的东西认为是一个整体,会把看起来朝相同方向运动的东西看成一个统一的客体……事实上,在我们欣赏画作、艺术创作乃至日常生活中辨认各种物体时,这些原则都在默默起作用。(第四章知觉组织原则)

认知3:想让大脑老得慢一点吗,试试冥想吧。

论述3:冥想可以减缓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损失,皮层能够保持一定的厚度。随着年龄的增长,皮层的厚度会下降(比如记忆力减退、痴呆之类的症状),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内部和外部感觉的冥想活动对大脑有积极的作用,研究显示,经常冥想的受试者没有表现出大脑皮层随年龄减少的趋势。(第五章 冥想)

认知4:熊孩子背后多半有熊家长。

论述4:孩子身上出现的某些严重的行为问题来自于父母不知不觉的强化。这一现象可以通过操作性条件作用(强化和惩罚)来解释,能很大程度上解释社会上的熊孩子现象。当父母对孩子小的错误行为作出不一致的反应时,就会增加孩子做出不当行为的风险。父母大多数时候只是威胁,而很少惩罚,于是孩子就知道了威胁类的行为(严厉的攻击和威压)有助于达到目标,从而使得其反社会行为更严重,形成恶性循环。所以熊孩子不是社会现象,而是家庭教养问题。(第六章强化相倚)

认知5:教室里自习有利于期末考试正常发挥?论环境与学习的一毛线关系。

论述5:当编码和回忆的环境匹配时,回忆的正确率会比不匹配的环境高很多。比如在水下背单词的例子,或者在初次学习某段乐曲的钢琴上弹奏,或者环境中有相同气味的例子,都证明了背景依赖性记忆的重要作用。(第七章背景和编码)

认知6:眼见为实?眼见未必为实。

论述6:关于目击证人的记忆的研究显示,目击证人对于所看到信息的记忆很容易因事后信息而出现歪曲,在事件发生后,他们有很多机会获得新的信息,且这些新信息会与他们最初的记忆发生交互作用,最后甚至导致对事件记忆的偏差。(第七章目击证人的记忆)

认知7:收益或损失?不要只看数据本身。

论述7:对收益或损失的知觉,常常依赖于形成决策框架的方式。在数据相同时,使用不同的框架给人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样的治疗结果,用幸存率来汇报还是用死亡率来汇报,人们会做出不同的关于治疗的选择。推销、选举等都是如此,即使情形一模一样,人们还是会根据自己的个人经历或者对收益的偏好来选择对方给出的特定框架。反推过来,假如我们想要让别人的选择达到我们的预期效果,也需要采用适合的框架来呈现信息。(第八章决策心理学)

认知8:权威型父母最可能培养出优质的亲子关系。

论述8:教养方式有两个维度:控制性和反应性。控制性指的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控制,是否愿意充当儿童社会化的负责人,反应性指的是父母对孩子个性的认可。由此可以形成多种教养类型:专制型(父母严格要求孩子,却很少注意孩子的自主性)、权威型(父母要求孩子遵守适当的行为规则,但也对孩子的需求作出回应)、放任型(父母相应孩子的需求,但不能帮助孩子学习必要的社会规则)和忽视型(父母既不管教孩子,也不回应孩子的独特性)。这几种类型中,最有可能形成有效的亲子关系的就是权威型,而且也更容易让孩子在童年期到青春期形成安全依恋。(第十章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认知9:习惯仪式化?可能你是强迫症。

论述9: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前者指虽然个人努力抑制,但是一些思维、意象或冲动会反复出现或持续作用,引起痛苦甚至干扰生活;后者指重复的目的性的动作,根据特定的原则或者仪式化的方式对于某种强迫观念进行反应。做出强迫行为是为了减少或者预防某些可怕情境相关的不适感,但行为本身不合理或多余,通常包括:不可抑制的清洁行为、检查灯或电器是否关好、清点物品或财产。(第十四章强迫症)

认知10:人性本善?人性本恶?一大关键在于人所处的情境。

论述10:群体决策过程中有两种特殊的力量:群体极化和群体思维。群体思维指的是群体过滤掉不中意的观点使其保持一致,尤其与群体领导人意见一致;而群体极化是这种思维的一种结果,即一个群体更加谨慎或者更加冒险,取决于群体最初的倾向。人们作为群体中的个体,即便在群体中能够拥有乃至保持自己的观点,也难以克服服从权威的倾向,原因是人们希望别人喜欢自己(规范性影响)并且希望自己的主张是对的(信息性影响)。即使有完整意识的正常个体,在强大的情境和社会压力下,也会显得非常脆弱。(第十六章情境的力量)

@[S274]素衣月-品宣-深圳

这次系统复习,情绪反应比较大的点有两个:一是题量大,有些题需要很好地理解了知识点后把答案总结归纳出来,所以还是要花比较多时间的。有时候做得比较顺,有时候则在某道题上卡蛮久,就会有失控感。还好,沉浸其中后就不会有那么多无谓的思绪了。二是内容多,重新复盘时会发现自己有很多没记住或没理解的部分,想到若要参加正式考试会有多懵逼,自我效能感就变弱了。

认知1: 相关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

论述1: 相关可能反映了几种因果可能性中的一种,也可能根本不反映因果关系,许多可能性涉及第三变量。因此,相关关系是没有预测作用的。例:睡眠时间和课程成绩是相关关系,其中涉及到课程难度这一第三变量。出处:《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P30。

认知2: 大脑具有可塑性。

论述2: 通过学习获得了新知识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神经元会形成新的突触,或现有的突触传导会发生改变,由此就对大脑进行了新的塑造。大脑皮层相关区域的厚度是可以通过脑力活动增加的。例:钢琴演奏家左手指的皮层代表区比非钢琴演奏者明显增大。出处:《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P83。

认知3: 冥想对大脑本身有积极的作用。

论述3: 冥想是一种改变意识的形式,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认识和幸福感。冥想能影响脑活动,缓解焦虑,增强意识,减缓年龄增长带来的神经元自然损失。例:通过脑部扫描发现,冥想者的听觉皮层、感觉运动皮层更厚。出处:《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P148-149。

认知4: 用正强化和消退原理改变负面行为。

论述4: 根据强化相倚的原理,如果想要消除某一行为,应尝试找出该行为的强化物、通过撤除这些强化物来杜绝该行为,同时将消退和良好行为的正强化结合在一起。例:孩子发脾气时,如果格外注意或进行体罚,可能会强化这种行为。不如在孩子守规矩时多加鼓励和强化,这样能抑制其发脾气等反面行为。出处:《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P175、179。

认知5: 有效恢复语义记忆的策略是把它像情景记忆一样对待。

论述5: 语义记忆是属于某个类别或范畴的记忆,譬如词语和概念的含义等,提取起来相对困难。但语义记忆最初也是在某个特定背景下获得的,所以有效的提取策略是再次把它当作情景记忆来对待。例:我记得单词'ransom'(赎金)在新概念3的《A very dear cat》里学到过,当时我是在必胜客餐厅听写这篇文章。出处:《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P204。

认知6: 决策时,知足者比利益最大化者获得的满意度更高。

论述6: 当人们面对广泛的机会,或者明确知道某个决策会带来的损失时,会体会到更多的后悔。由此,人们面临决策时会更加慎重、花费更多时间收集信息,甚至避免做出任何决策。因此,与其做一个利益最大化者,不如做一个知足者,找到较有吸引力且付出回报相平衡的选项即可,无需浏览完所有选项再说服自己某个选项是最好的。例:对于求职者的调查显示,利益最大化者接受的工作比平均工资高20%,但却对工作结果有较低的满意度,表现得更为悲观和焦虑,心理负担较重。出处:《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P271-272。

认知7: 高创造力者有进入未知领域的冒险精神,经历了长时间的领域钻研,存在强烈的内在动机。

论述7: 若想增强自身创造力,可仿效高创造力者模式,找到一个愿意深入探索的、感兴趣的领域,凭借内在驱动力深挖。另外,还可以通过多元文化体验,以抽象方式思考远期想法,构建加法式反事实(事情可能会是什么样的)等方法,提升创造性。出处:《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P300、302。

认知8: 学会成功老化,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尽量减少衰老导致的正常丧失所产生的影响。

论述8: 成功老化策略就是个体在自己优先选择的领域实现功能最优化,并通过替代性行为补偿衰老造成的各种丧失。年龄的增长会减缓加工速度,但也会提升智慧。终生保持较高水平的认知活动,能更好地应对大脑机能的自然衰退。例:鲁宾斯坦在高龄时仍保持成功演奏的策略是只演奏少数几个曲目,每一曲目练习次数更多,快节奏段落到来前降低弹奏速度以形成反差。出处:《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P320-321、347。

认知9: 应对压力的策略有很多种,包括问题指向、情绪聚焦、改变认知、社会支持等。

论述9: 压力情境中,应对策略越多,效果越好。因此要掌握不同策略,形成有效的多重应对策略。问题指向是直接对付应激源;情绪聚焦是面对不可控应激源时,改变对此事的感觉和想法,寻找外部支持,学习放松技术;改变认知是改变对应激源的评价,改变对自己说的话或处理的方式,意识到自己正在改变并满怀信心;社会支持是指他人的情感支持、有形支持和信息支持。此外,具有良好教养技巧的父母可以提高孩子面对压力时的韧性。例:某研究邀请法学院学生接受应激思想免疫训练,特别针对学业中的各种应激源,并学习认知重构技术,克服消极的自陈和非理性信念。最终接受训练的学生期末成绩超过预期。出处:《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P403-407。

认知10:无条件积极关注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

论述10: 无条件积极关注是指,但儿童行为不当时,应强调不认可的是该行为而非孩子本身,让孩子认为尽管他们可能有错误和过失,但总是被爱和被认可的,不必努力争取父母的爱。这样可以避免为获得认可和自我实现之间的冲突而焦虑。无条件积极关注对于成年人悦纳自我、关爱身边人也很重要。例:不要对孩子说你要是再怎样怎样,妈妈就不爱你了!而是妈妈很爱你,但你这个行为是不对的,妈妈相信你能改正对吗?出处:《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P438-439。

做完《心理学与生活》的全部习题,我们总结出十大认知


@蚁民

本周是参加读书活动以来最紧张和充实的一周,每天平均完成50多道跨章节的问答题,这种训练强度对一个离开学校多年的人来说,确实有些吃不消,感觉我的大脑已经到达了超负荷运转的上限,处在宕机的边缘。在阅读第16章时,S老师就提前预告过要安排时间进行复习,我当时还有些高兴,以为复习不会有什么难度,可以稍微放松一下。但做梦都没想到的是,复习居然采用题海战术,要在短短几天之内把书上300多道问答题全做一遍。我当时就懵了,平时图省事,读完每个章节后只做了书后面的选择题,对问答题愣没多看一眼。想当初如果提前做过所有的问答题,这次的复习体验就不会那么痛苦了。在学习过程中偷懒,迟早要付出代价。我的代价就是每天得花四五个小时来做题,浪费不少时间在寻找问题的出处上,没有更多时间对问题本身进行深入思考,影响了答题质量。重新做选择题的时候,有的题是以前做对,现在做错;有的题是以前做错,现在还是做错。前一种错误是记忆上的偏差,后一种错误是理解上的偏差,但也不排除题干本身有问题。在做题的时候,我找到了不少被忽视的知识盲点。我自以为平时读书还算仔细,一直是逐字逐句地阅读,在复习时才发现漏掉了不少关键的地方。像这种教材用书,术语和知识点多,光粗略地读一遍,效果确实不好,必须得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到位。通过复习和做题,我深切体会到了S老师的良苦用心,刻意学习离不开刻意练习啊。这周的强化训练使我对时间的概念进一步增强。每天要保证工作、学习和游泳三不误,只有不断压缩聊天或者浏览网页的垃圾时间。因为作业量大,午休时间就得充分利用,把吃饭时间尽量缩短;下班后立马赶到健身房游泳,把时间控制在一个半小时以内,保证能按时回家做作业。我幸好是上周参加的内控制度培训,要是延迟到这周培训的话,就算牺牲游泳时间也保证不了当天能完成作业。有时没按时交作业并不是学习态度的问题,而是工作和生活上的意外变故打乱了读书的节奏,使学习进度受到影响。

认知1:PQ4R原则让我意识到主动提问的重要性。

论述1:在学习技巧方面,我最忽略的就是主动提问环节,只满足于带着老师的问题去进行重点阅读。符合记忆规律的PQ4R原则让我体会到学习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从预习到复习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任何一个环节没做到位,都会弱化学习的效果。在阅读过程中养成主动提问的习惯,不仅有利于集中注意力,而且有利于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认知2:学习心理学有助于克服观察者偏见,依据可证伪性的证据做出明智的决策,成为精明的消费者。

论述2: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上可以学到一些批判性的思维技能,包括避免把相关推论为因果、要求关键术语和概念有操作性定义以及保持怀疑的态度等。自古套路得人心,生活中最不缺的就是形形色色操控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套路。通过对心理学相关知识的掌握,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用来识别营销人员惯用的说服伎俩,拆解他们的套路,让自己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去做决策,而不是成为被操纵的对象。

认知3:无论处于什么年龄段,新的细胞生长和生活经验每时每刻都在重塑大脑。

论述3:正因为大脑具有可塑性,不会限制一个人的成长,根据用进废退原则,多用脑能够提高智力功能,保持较高的认知水平。在选择精神食粮时要提高警惕性,无毒无害是基本要求,快餐类食品不能贪多,会导致营养不良。有意识地选择含金量高的书籍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对锻炼大脑很有益处。

认知4:眼见并不为实,知觉与现实存在差异。

论述4:格式塔心理学的五个规律利用视物错觉来说明人们在观察事物时,不仅依赖视觉,而且还依赖已有的经验,是期望效应的一种体现。我们的知觉系统并不是完全可靠,出于完美主义的补偿心理,会自动整理所感觉到的一切,将主观经验、惯性思维与客观的观察结合在一起,造成看待事物的偏差。认识到这种偏差的存在,有助于理解某些借助格式塔效应来进行营销的套路。

认知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大脑在接收新信息时的遗忘规律,可以用来提升记忆能力。

论述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出遗忘率会随着时间推移由快到慢发生变化,刚学过的知识如果不及时复习巩固的话,很快就会被遗忘。我刚开始学新知识的时候感觉都弄懂了,但看到测试题就感觉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回忆不起来,不得不把相关章节的知识重新梳理一遍。如果坚持定期复习的话,过一段时间再做同样的测试题,大部分知识点还是能回忆起来。难怪S老师要求我们多复习多做题,就是利用记忆规律把知识掌握得更牢靠。

认知6:科学不能回答终极问题,本质主义是文字游戏。

论述6:我曾经以为本质主义是个特高大上的词,对事物追本溯源,对概念刨根问底,多么认真执着,怎么会被看作是文字游戏?我以前被组织洗过脑,爱探讨生命意义之类的宏大问题,还被灌输看人不能看表面,要认清本质,评价人用本质好与坏来下结论。用本质好坏来评判事物确实有种道德上的优越感,仿佛自己本质很好似的。虽然早就觉得思考这类问题容易陷入死循环,而且存在不少自相矛盾的地方,但我一直以为是自己悟性不够,为了开悟专门去研究佛学,结果更加迷惑不解。现在通过学习弄清了本质主义的真相,不再被各种起源和意义之类的所谓终极问题困扰,对佛学的研究也该适可而止了。

认知7:对行为结果的归因方式影响着行为方式。

论述7:我以前挫折商比较低的时候,遇到问题害怕承担责任,习惯于把原因归结为情境因素,采取消极应付的方式,自以为可以减轻压力。这种归因方式不利于局面改善和解决问题,容易养成思想上的惰性。我现在把心态已经调整过来,提高了挫折商,遇到问题更多地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从消极应付到积极面对,虽然给自己增加了压力,但是有利于发现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获得了成长的机会。

认知8:行为的意义总是取决于情境,对人的认识会受到其所处情境的影响。

论述8:人们根据环境因素来判断人不是没有道理,至少可以节省认知负担。环境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不能小看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大脑控制行为,环境控制大脑;我们一旦陷入荒谬的处境,精神状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确实无法预料。对行为好坏的判定在不同情境下可以互相转换,具体行为被判断是善意还是恶意要看是处于那种情境。所以我们在对人的行为进行判断时,得结合相应的情境,尽量避免以偏概全或者受锚定效应的影响。

认知9:为了提高行为的有效性,需要建构有效的预期,提高自我效能感。

论述9:认知行为疗法最基本的假设就是告诉自己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那样的人;你认为自己应该做什么,你就会那样去做。这完全是利用心理暗示来达到自证预言的效果啊。怪不得路边的美容美发店每天清早和晚上都要集合员工训话,强化他们的服从和服务意识,要大家集体表决心,喊的口号和基本假设没多大区别,也是做什么样的人、做些什么之类的内容。我以前觉得他们的行为很滑稽,学了心理学才明白,用这种方式洗脑见效快,而且持续时间长。我觉得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来洗自己的脑,改变原有的消极信念,用建设性的自我认知来塑造积极的行为表现,增强自信心,从而提升对生活的掌控感和自我效能感。

认知10:心理状态能够影响机体的免疫能力。

论述10:应激源会带来压力和影响免疫系统的效能。应激水平的细微差异不仅影响人们的康复速度,而且应激反应在治疗严重疾病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以前就是因为不重视心理建设,没有控制好情绪,经常让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伤害了免疫系统,造成皮肤反复过敏,严重时,夏天都要戴手套。医生提醒我要调理好情绪,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皮肤就不会犯病。我自己也发现如果有段时间情绪不佳,皮肤跟着就会出现过敏症状;等我心情变得舒畅时,皮肤的症状就会慢慢消失,连药都不用吃。皮肤成了反应我心理状态的晴雨表,现在为了它的健康,我都尽量不与人发生冲突,能忍就忍呗。我越看这期心理学的书越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这类书籍不仅有助于对人生各个阶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还能减少得心理疾病的几率,甚至能增强免疫能力。不过首要前提是书要选对,如果读的是伪心理学之类的书,就得不偿失了。这也是我愿意跟着S老师读书的原因,书的品质有保证。

@[S38]蓝色小确幸-广告-苏州

1、关于情绪:本次复习周,我的情绪总体来说还算稳定,按部就班慢慢做题目呗,8号的作业没做完,到了10号才做完,其他四天都是当日事当日毕。

2、关于收获:复习的过程中,发现《这才是心理学》和《心理学与生活》这两本书有很多相互映照的部分,互有补充、例证,读一读就发现一个老朋友,再读读,又偶遇一个,这种感觉还蛮奇妙的,随着遇到的次数增加,对于这个老朋友的认识也加深了。在复习的过程,就发现了自己很多知识盲点,可以说是处处有破绽啊,原以为自己应该记得或者掌握的知识,一看问题,觉得自己脑袋里面神马都没有了,尤其是简单题和一些看每个选项都是似而非的选择题。认识到这一点还是有点崩溃的,但是还好,无非就是再看,再认真去复习,做好笔记。

3、关于崩溃:每天的作业时间大约在3个小时左右,甚至更多。每天早上看到题量的那一刹那,都是有点不知所措和焦虑的,随着答题的过程,情绪也就变得慢慢舒缓下来。看着镜子里面的自己,都生出一种恨其不争的感觉啊,不努力,咋这么笨,立马体会到了闺蜜教孩子写作业时的愤怒了。不过,知道自己那些地方做的不好,总比盲目自信来得好得多,想到这一点就心里好多了。

4、关于吐槽:嗯,每天做作业的时间都很紧凑,哪有时间去抱怨啊吐槽啊,我只想做作业好么,谁都别来打扰我。不聊天、不视频、不小说、不美剧,我只想安安静静看书写作业。从没发现自己这么热爱学习,做完了所有的作业之后,我甚至产生了还想找个时间重新读读两本书的想法。

认知1:好的理论能够做出具体的预测,具有高度的可证伪性(《这才是心理学》P40)。

论述1:科学的理论必须是可检验的理论,这个理论是有可能被证伪的。相比于一个不精确的预测,如果一个明确具体的预测得到证实,就会为产生这个预测的理论提供更大的支持。并非所有理论的验证都具有同样的价值。可证伪性越高,预测越具体,得到证实的理论就越受青睐。即使预测没有得到证实(比如它们被证伪了),可证伪性对于理论的发展也是有用的。一个被证伪的预测说明,原有理论要么应当抛弃,要么需要进行改变,以解释不一致的数据。正是通过这种理论修正,科学才得以逐步向真理逼近。我的理解:星相、手相、血型、生肖,这些巴纳姆效应的伪科学,曾经占据了我生活的很大一部分空间。科学的可证伪性,这些伪科学不曾具备,而往往是自圆其说,沦为割韭菜者别有用心、精心设计的工具。

认知2:人们倾向于利用更容易获得的、能够用来解决问题或做出决策的信息,对可获得性造成强烈影响的一个因素,就是信息的鲜活性(《这才是心理学》P66)。

论述2:鲜活性会影响人们的决策,个人见证的鲜活性常常令其他一些更可靠的信息黯然失色。购物时,我们在不同的品牌前权衡了半天,最后却由于某个朋友或某则广告对另一产品的推荐,而在最后一刻放弃了自己的选择。媒体制造的鲜活性效应,使得我们的认知发生了紊乱。

认知3:偶然性是不偏不倚的,它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运行,好事坏事都以相同的概率发生在不同人身上,它不会对好人有所眷顾(《这才是心理学》P192)。

论述3:偶然性和随机性是我们周围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然界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是系统性以及可解释的因素与偶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人际交往里都包含大量的偶然成分:双盲约会最终促成了婚姻,误了班车遇到了高中老同学。试图去解释偶然事件的倾向可能源于我们深切地渴望相信自己是可以控制这些事件的,因此人们往往认为公平世界中存在一种罪有应得的信念,继而鄙视那些偶然不幸的受害者。固然我们想要相信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但是偶然性是不偏不倚的。我的理解:我之前一直很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直到我看到了这句话。这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我的认知,之前的我沉浸在自以为的公平世界里,刻意忽略了事件是以同样的概率发生在我们身上,用自己伪装过的真相去麻痹自己。清醒一些,欢迎来到真实的世界。

认知4:学习是基于经验而使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心理学与生活》P158)。

论述4:学习包括三个关键部分,①基于经验的过程,学习只有通过经验才能发生,经验包括吸收信息和做出反应来影响环境,学习包含因记忆影响而做出的反应,有些行为上的持久变化需要成熟准备后的经验。②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你无法直接观察学习本身,但学习从你行为表现的进步中显而易见,你获得的是可测量的行动,或者是改变行为的潜能,你学到的态度和价值观。③为了表明发生了学习,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必须在不同场合表现出相对的一致性。我的理解:在学习到这个定义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己是能够理解学习这个过程的,没想到自己还是有很大的认知误区。我所知道的学习是假学习,背背单词、随性听讲做笔记,并不是真的学习,学习的过程必须包含以上几个关键部分。基于此,学习的基本形式是习惯化和敏感化,习惯化即当刺激重复呈现时,会减少行为回应;敏感化发生时,对重复呈现的刺激反应会变得更强烈。因此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利用这两个基本形式,把注意焦点放在环境中的新异事件上,重复体验刺激导致行为反应持续变化,从而让学习更高效。

认知5:我们通过观察榜样能学到很多东西——既包括亲(帮助)社会行为,也包括反(危害)社会行为(《心理学与生活》P187)。

论述5: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存在很多潜在的学习榜样。不同的变量将会影响我们对榜样的选择。研究发现,有四个过程决定了观察榜样的行为的影响力:①注意。观察者必须注意到榜样的行为及其后果。如果观察者和榜样两者之间的特点和特质很相像的话,就更容易发生注意。②记忆。观察者必须能够把榜样的行为储存在记忆中。③再现。观察者在身体和心理上有能力再现榜样的行为。④动机。观察者必须有理由重现榜样的行为,比如观察者认为榜样行为可带来强化的后果。对观察学习的分析,一方面证实了强化原则影响行为,另一方面也证实了人类有能力运用认知过程,借助替代奖赏和替代惩罚来改变行为。我的理解:通过这个认知,我了解到了榜样情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更加认识到了如何通过榜样的变量,去改变榜样的影响力,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一些坏习惯成为孩子的坏榜样,要么克服改变它,要么就不引起孩子注意、不在孩子面前经常做形成记忆、避免出现在孩子可以再现的场合、改变孩子的重现榜样的理由和动机。同样,我们也可以借此让孩子非常有效地进行榜样学习,当然是优秀的榜样,比如让孩子观看有亲社会行为榜样的电视节目,身体力行让孩子学习亲社会的助人行为,帮助孩子选择适当的榜样进行学习。

认知6:编码特异性,即当提取的背景与编码的背景相匹配时,记忆最为有效(《心理学与生活》P205)。

论述6:在特定的背景下学习信息,将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丰富的现实生活背景,对我们的记忆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研究者证明了背景依赖性记忆的存在,比如,学习钢琴的学生,如果在初次学习某段乐曲的钢琴上再弹奏那一段,其准确性会更高;在学习的四周之后测量记忆表现,如果在编码和回忆的时候呈现同样的气味,其记忆成绩就更好。记忆编码可与特定的外界环境因素建立联系,编码特异性也与每个人的内部状态有关。如果在编码阶段和提取阶段使用同一种语言,就更容易回忆起相关信息,这就是语言的依赖性。我们所有的信息都储存在同一个大脑中,决定信息提取难易的是每种语言所提供的切入点。对于这些提取特异性来说,一个共同的结论是,如果你能够回到编码时的原始背景,你就可以更容易地提取出信息。我的理解:这让我更深刻理解到了记忆和学习,如果能够学以致用,在记忆的时候,我们就刻意进行编码,使与我们所熟知的周边环境中的不同因素相匹配,那么提取的速度将会更快,更有利于我们在生活中去大量运用记忆过程。

认知7:信息的加工水平越深,它转入记忆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就是加工水平理论(《心理学与生活》P208)。

论述7:我们用哪种方法加工信息——编码时我们对信息的注意是哪种类型——将会影响我们对信息的记忆。如果加工涉及的分析、理解、比较和精细处理越多越深,那么记忆效果就越好。我的理解:有时候我常常会抱怨自己的记忆力不好,但是却忽视了,这更可能是自己对信息并没有进行深度加工,而是浮于表面。拿背单词来做为例子,不是读了几遍就能够去深刻记忆的,而需要去反复阅读、咀嚼词义、背诵例句、活用场景,真正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这样我们对这个单词最初的加工越深,那么印象就越深刻,记忆的效果就会更好。

认知8:乐观与悲观,两种不同的观察世界的方式,极大地影响了个体的动机、心境和行为(《心理学与生活》P376)。

论述8:悲观的归因方式的焦点是认为失败的原因是内因导致的,而且认为造成这种失败的不良环境和个人因素是稳定的、具有整体性的——它从不变化而且会影响所有的事件,悲观主义者把成功归因于外在-不稳定-整体性或特定的因素,相信命中注定要失败,所以悲观者会比别人想象中做得还要差。而乐观的归因方式把失败看作是外部因素的结果,是不公平以及不稳定的或可变化的和特定事件的结果,乐观主义者对成功抱以个人内部完全稳定的整体性的信心。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对事件的解释方式会影响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对未来成就的动机水平。我的理解:悲观和乐观的归因方式,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实用性价值。我们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去一味地悲观,要学会结合两者去思考问题,检查环境中的可能的偶然性因素,避免对失败采取消极的态度,乐观去思考问题,不让自己的动机被暂时的挫折打倒,同时练习两种归因方式,来让自己思考问题更全面完善,让自己的动机、心境和行为变得更加高效积极,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认知9:有精神疾病的人经常被指为异类,心理障碍的人们常常背负着躯体障碍的人所没有的污名(《心理学与生活》P498)。

论述9:污名是一种不体面的记号或标签,是针对个人的一整套负性态度,会使别人将他或她排斥在正常行列之外。我认为无论是公众还是病人,都需要接受更多有关精神疾病的教育,因为人们在关键时刻嘲笑我们,苛刻地对待我们,甚至误解我们。针对患有心理障碍个体的负性态度来自许多方面:大众媒体将精神病患者形容成有犯罪倾向的,关于精神病人的笑话可以被接受,家庭不愿意承认其成员的精神痛苦,司法术语强调精神病人缺乏行为能力,人们还会隐藏自己的心理痛苦或精神疾病史,这也玷污了自己。研究证明,曾经与精神疾病患者打过交道的人的态度较少受污名所影响。我的理解:我之前也和很多人一样,对心理障碍的人存在负性态度,直到我自己因为一些事情,进入抑郁状态,在经过长达半年多的挣扎之后,我终于得以挣脱出来,对于心理障碍的人,有了感同身受,更多地是去抱有同情的态度。在接触到心理学之后,对此的体会就更深刻了,大众对心理障碍的人们的负性态度受污名的影响很大,因为大众媒体对精神病人报道的鲜活性案例影响,也有来自社会的偏见。希望更多的人去学习心理学,了解心理障碍,不再视其为猛虎,而是能够去正确认知、正确对待。我们在很多时候希望世界是公平的,但是往往大部分时候这些不公平正是由于我们这些看客的误解、观察者反应、污名、偏见、刻板印象等因素造成的。

认知10:人们服从权威的原因有两个:规范性影响和信息性影响(《心理学与生活》P555)。

论述10:人们希望别人喜欢自己,这是规范性影响;并且希望自己的主张是对的,这是信息性影响。首先,人们倾向于做别人做的事或者别人要求自己做的事情,从而使自己能被社会接受和承认。其次,如果在一个模糊的情境下——例如实验情境下——人们会相信其他人关于适当和正确行为的暗示,更会可能按照专家或者可靠的消息传达者告诉他们的方法行事。我的理解:我们不能盲目地服从权威,因为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因为权威的地位,而去服从,而要看权威的要求和命令是否正确。就像希特勒一样,种族大清洗无疑是错误的,但是为什么希特勒的拥趸者还是毫不犹豫去执行了呢?遇到事情的时候,尤其是在面临抉择困境的时候,不妨多花点时间,去思考什么是正确的选择,什么是盲目服从权威的选择,是应该遵循自己的良知,还是在权威的施压下去昧着良心做事。不能因为希望得到众人的承认而人云亦云,也不能为了金钱地位而屈服更高地位的人。

做完《心理学与生活》的全部习题,我们总结出十大认知


@Jack-北京-健身

崩溃的感觉到没有,因为知道S的风格,时不时会搞定刺激的,所以也就时刻准备着,不过当看到第一次加作业时,心中那么一瞬间在想,卧槽,居然这么多,不过后面还是安静做事了,最后一天一看题数不多,觉得很容易完成,结果晚上回去做,才发现下面还有,这个特么有点儿急躁了。搞到周日晚上才把作业做完。复习的感受是在那么一瞬间会感觉到自己好像有点能理论联系实际,但是回过头来看书,才发现又尼玛是假象。

认知1:警惕伪科学信念系统对我们种草。

论述1:当阅读完《这才是心理学》,里面强调一个经营伪科学的巨大产业正在兴起,处于利益的考虑,总想让大众接受,无论什么都可以纳入心理学的范畴让我对身边的信息源重新进行反思,在生活当中,鲜活性案例,个案研究,见证叙述等不断出现,生活中的一般商业套路,给出观点,加之鲜活性案例的证明,撩动我们的情绪,给我们脑子里种草,然后改变我们的行为,自动让我们掏腰包送钱,还乐在其中,心理学玩儿得风声水起,当意识到这一点后,再换一种视角对待生活中的商业案例,公众号的推送,会发现套路在这方面都很像,当看得多了,对比得久了,也已经在思想上形成了免疫力,见案例联想到鲜活性,当然这种鲜活性不一定要分好坏,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待问题的角度,知道某些人怎么玩儿我们。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时刻意识到始终有某种力量在操控着我们的欲望,如果我们不对所接触到的信息源进行控制,就免不了被影响,被种草,这就像一群狼在研究怎么屠宰一群羊。

认知2:认清巴拉姆效应及其相关的套路。

论述2:心理学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了算命,算卦,占卜等的一般套路,结合对人的模糊性定义,对生活当中本就必然发生的事情换汤不换药的说法,让人形成说法很准确的假象,一个事情分为两个方面,在进行巴拉姆效应的运用时,即使使用者不准确,只要基数足够大,总有很大部分的人会被命中,会被套住。就像给1万个人预测股票市场的行情一样,总会有预测正确,接二连三的轰炸,总有人信以为真,进而种草买课。

认知3:对相关和因果的混淆。

论述3:在阅读中,发现如果没有经过科学思维模式的训练,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很容易陷入主观,把相关看成因果,生活是复杂的,多方面的,这么看来,其实对于一个结果的出现,可能是众多的原因导致的,但是我们倾向于单一,简单的解释,这就必然导致认知的偏差,比如:学业成绩的好坏单一的归结为努力的程度,自己的进步单一的归结为自己的能力,社会的进步简单的归结为个人的行为等等,这就告诉我们在没有科学的论证之前,要尽可能的多角度的去思考一个具体的问题,这就像看一本书一样,正面看过去是方形,侧面看过是条形。这样思考也可以减少思考的盲区。

认知4:多个心理学维度的视角更好的丰富我们的生活。

论述4:在《心理学与生活》一书中讲述了多种心理学的维度,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解析我们的生活,过去的视角,现在的视角,将来的视角,更好的丰富思考问题的角度,心理动力学告诉我们欲望和冲突的关系,行为主义告诉我们行为是可以被塑造的,人本主义告诉我们人是有自我实现期望的,认知主义告诉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是可以被重构的,进而改变我们理解事物的角度,因此可以结合多种维度去理解,感知,掌控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创造自己的生活,我们需要用心理动力学了解过去,才能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样,进而去影响和改变下一代,我们已经成为现在这个样子,那么为了更美好的未来,我们需要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对自己的行为加以改善,用良好的适应性行为替代非适应性行为,对自己的认知进行重构,用积极乐观的认知替代悲观消极的视角,要相信生活不是一层变的,人本主义告诉我们,我们是有自我实现的期望的,要关注,拥抱和创造未来

认知5:认识生活中的安慰剂效应。

论述5:在没有读心理学的时候就已经了解到一些心理状态比药物治疗貌似更重要,比如患癌症的人的情绪状态对身体的康复极其有用。但是安慰剂效应也容易被人曲解,胡乱加以利用。就拿学习来说,学习是个苦功夫,慢活儿,而人的本性又是想走捷径,在没有人进行心理启发的时候,我们更容易入坑,在学习的路上够苦,所以市面上流行很多的一天看一本书,快速学习方法之类的书籍,读完心理学之后慢慢了解,大多数这些都只是安慰剂而已,促发我们学到了知识的感觉,学得快也忘得快,如果有这些快速学习的方法,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学渣,还有那么多人没考上好大学,我理解的是如果有这么好的事,快速学习的方法在大众传播之间流行,为什么会轮到我知道,受益的凭什么是我。

认知6:物理世界会影响心理世界。

论述6:我们从物理世界感受刺激,进而促发身体的改变,光的摄入可以影响眼球相关构造的运行,疼痛的传递能导致神经系统对其进行处理,味觉的感受能造成人对味觉的判断。对信息的摄入,文字的吸收也会影响人的心智,改变人的行为。比如当我们很焦虑没有进步的时候,看到快速学习的方法,就容易被吸引,今儿掏钱买课,课程内容又会进一步对我们的大脑进行种草,产生新的焦虑。那么当我们了解到这些刺激时,就要警惕来自眼睛,耳朵,味觉的各种刺激源,有意识的进行屏蔽和吸收。这样也会让心理世界更加宁静,纯洁,减少焦虑

认知7:天生与教养的交互作用。

论述7:每个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自己的生活环境,心理学告诉我们,我们的现在是由过去的生活环境,父母的基因遗传导致的,认清到这之后,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宿命论,接受命运的安排,随波逐流,还有一种是直面现在,接受现在的处境,接受过去,思考当下,把握现实环境,思考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什么是在未来可以做得更好的,怎样通过学习成长改善自己的未来,通过行动对自己的认知进行加持,过去是不可改变的,未来在自己手中。

认知8:如何有效的应对生活中的压力。

论述8:生活中免不了受到各方面的压力,家庭的,财务的,工作的等,那么如何有效应对压力,避免对我们的心理造成伤害显得如此重要。首先要有感知压力的能力,当感知到压力时,要开启上帝视角,对自我的认知进行调节和重构,从压力中抽离,可以通过问题指向的方法,直接通过行动来改变应激源和与它相关的任何关系,还有情绪聚焦法,不关注应激源,通过行动来改变自己,也就是敌不变我变。

认知9:大脑是具有可塑性的。

论述9:大脑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当我们摄入新的知识时,我们可以改变大脑,形成新的突触,特定学习部分的脑区会增厚,神经通路会更加灵敏,这就告诉我们通过特定的学习,我们是可以变得更好,脑是具有可塑性的,但是由于大脑的塑造依赖于生活经验,所以大脑受各种各样的环境和活动所影响,垃圾食品吃多了,会生病,这就像肤浅,快餐式的知识吸收多了,也会让大脑受损。

认知10:通过对注意力的聚焦,把时间导入对成长有益的事情。

论述10:我们可以将注意只集中在一小部分刺激上,我们所注意的事件及其唤起的记忆将决定意识的范围,因此我们可以主动的把注意放在对自身成长有益的事情上,而对其他的事情进行注意的转移,减少不必要的无关的负性刺激,把注意力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