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永远不要把能够私聊的内容,发在朋友圈里

文 / 第一心理
2019-02-10 12:06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修·立博曼在其著作《社交天性》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每个人都具有社交天性,社交是人类行为驱力之一,人们通过社交行为相互影响。那么,社交行为又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心理学家:永远不要把能够私聊的内容,发在朋友圈里

有的人喜欢在朋友圈发很长一段文字,分享自己对于某件事情的感悟。分享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但是,如果你分享的文字是针对某个人或者某个群体,建议最好选择通过私聊的方式与对方进行沟通,而不是发布朋友圈将其公之于众,为什么呢?

动机

首先,我们要理解,为什么有的人喜欢将本可以私聊的内容发到朋友圈中。一方面,他们可能觉得这些话不方便直接私聊对方,既想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感受,又碍于情面不想把话说破。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将这些心里话发到朋友圈,能够避免两个人单独交流时的尴尬。

心理学家:永远不要把能够私聊的内容,发在朋友圈里

不仅如此,根据发布的内容不同,分享者背后的心理与动机也各不相同。如果你是向某个人表达自己的爱慕与赞美时,发朋友圈是一种巧妙的方式,既让对方得到暗示,又避免了直接交流的尴尬。

如果你是想抱怨某件事或某个人,并让对方通过朋友圈这种途径间接看到你的不满时,这背后则有更多报复心理,希望把对方的不良举止公之于众。

然而,当你选择通过朋友圈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时,沟通效果其实会大打折扣。例如,当你与某个人之间存在误会,或是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时,间接的表达只会让误会越来越深。

心理学家:永远不要把能够私聊的内容,发在朋友圈里

心理规律:过度解读

心理规律发现,对于含义模糊的信息,人们常常存在过度解读的现象。因此,当对方看到你朋友圈中这些话的时候,往往会感到费解,并不断地咬文嚼字,很可能会曲解你本来的意思。这样一来,你们之间误会会越来越多,关系也变得更加生疏和尴尬了。

另一方面,由于朋友圈不具有隐私性,很多无关的人会看到你的话。如若你经常通过朋友圈抱怨这个人、抱怨那个事,别人会觉得你身上有过多的负能量。

就算你抱怨发牢骚的时候屏蔽了当事人,其他人也会对你产生不好的印象。他们可能会觉得你是一个极其自我的人,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顾及当事人的感受。

心理学家:永远不要把能够私聊的内容,发在朋友圈里

最高效的沟通方式

因此,如果你真的有什么事情,想发发牢骚的话,最好不要将这些感受发布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免得给周围的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如果你总是呈现出一副碎碎念的状态,别人是不会愿意接近你,和你交朋友的。

马修·立博曼认为,直接沟通是最高效的沟通方式。如果你不想把某些话憋在心里,可以尝直接私聊当事人或者面对面进行沟通,这样做不仅能让你们更直接的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还能在交流中消除很多不必要的揣摩与误会。

心理学家:永远不要把能够私聊的内容,发在朋友圈里

并且,当你主动私聊对方的时候,当事人会觉得你很尊重彼此的隐私,感到你是可以信赖的人,你们之间的关系自然会好很多。

作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神奇小小

参考资料:

《社交天性》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