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童年时期有过这3种经历的人,骨子里很自卑
自卑是一种让人不好受的情绪,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羁绊我们前进的力量,比如你会感到不如别人,对别人的言行举止羡慕不已,你会畏手畏脚,不能放手去做自己,你会感到自己的无能为力,倍感愤怒,面对一个漂亮的、长发飘飘的美女,在一场豪华的歌舞派对,在一次公开演讲,你除了紧张,自卑情绪也会接踵而至。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自卑情绪或者自卑情结是因为童年的各种经历,所以这不是你的错。
童年的贬低大人的心理世界,可以是复杂的,因为他们可以有很多心理反应,为自己找借口,用心理防御的办法,不让自己陷入一个伤害自己的境地,可是小孩子不行,如同他们的身体正在成长一样,他们的心理也正在发育,也就是说他们的心理结构没有完全发育好,面对“贬低”,他们可能无所适从。
比如,一个大人(父母或老师)告诉一个孩子你是坏的,你是不好的,你是差的,你是愚笨的,那么这个孩子会怎么样呢?由于在孩子眼里,这些大人就是权威,孩子没有学会给自己辩解,于是他们在心底就承认了自己是坏的,是不好的,是差的,是愚笨的,这就为长大后的自卑埋下了根源。
童年的漠视与忽视童年的不被看见是自卑的又一大根源,不仅仅小孩子,大人在做事的过程中也都愿意,甚至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是必须被看见的,没有被看见的不会消失,只是被压抑了起来。比如小孩子做了事情之后都会给爸爸妈妈“炫耀”,这是一种本能的愿望,是人类彰显自我的一种心理诉求,因为每个小孩子面对这个庞大的、充满了不可知的世界,他们都是需要找到的“控制感”。
从外在的反应中,他们才能更好的确认自己,好比“投石问路”一样,但是这种漠视与忽视就好比虽然石头投出去,没有任何反应,那么他们会更加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弱小,他们会更加没有存在感,进而产生自卑情绪,甚至自卑情结。
童年时期的体罚前面讲述了童年时期遭受到的,语言和情感上的伤害,除了这两种,还有一种就是行为上的,比如体罚,我们即使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但也不能否认这样的行为是导致一个人变得自卑的重要原因之一,体罚作为一种大人攻击性的心理特质的外部表现,是会直接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的,因为小孩子会直接体验到自己的弱小,感受到对方的权威。
当面对权威者对自己的体罚时,他们不仅会体验到生理上的痛苦,更重要的是他们会感受到心理上的伤害,比如他们会不断地自责、悔恨,对自己的能力和行为进行否定,进一步缩小自己对外部世界的探索。
童年时期的这三种经历,分别来自语言、情感、和身体,这些经历都会使得一个人在成年之后变得自卑,骨子里充满自卑情绪,进而对自己的生活和周围人的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比如把自己的经历延续到自己的子女身上,给他们加注很多自己的愿望,容易取悦别人,在人际关系中过分自责、自我贬低等,这都是骨子里自卑的表现,最好使得自己人的各种关系很不好,甚至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