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不存在打击式教育,打击体现不了你的教育目的

文 / 苏幕延Psy
2018-09-24 22:47


「家庭教育」不存在打击式教育,打击体现不了你的教育目的

场景呈现

孩子放学回到家。“老爸,我们的新语文老师好讨厌,每次都拖堂,拖到下堂课的老师来。”

老师拖堂,我们作为过来人,应该是深有体会的。但此刻,你作为作为父母,会如何回应呢?

多数父母可能会有两种回应:

1.老师也是为你好,为了你们学到更多的东西,多理解理解,也不是拖你一个人的堂。2.认同孩子,顺着孩子讨厌的情绪,指责老师没有时间观念,甚至勾出自己当年被拖堂的愤慨。


就观察到的生活经验,父母采用第一种回应的比例可能更高。毕竟作为新时代的父母,我们已经有“家校协同”的意识,不能在孩子面前公然地表示对相关老师的指责。成人之间教育理念的一致性,对孩子的影响颇大。不管是在父亲与母亲之间、父母与祖辈之间、家庭与学校之间,我们已经越来越重视教育理念的一致性呈现。当然会有分歧,但我们可以背后交流讨论和统一。

其实,上面的场景是我前几天去苏州学习听到的“家庭公约”真实案例分享。分享者是一位父亲,他当时的回应就是第一种——“老师也是为了你好!”

你觉得能说服孩子吗?不能啊!

孩子当即回到:“我不需要!

父亲无言以对。


「家庭教育」不存在打击式教育,打击体现不了你的教育目的


这种对话很熟悉很常见,对不对?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看过芒果台的一档节目,叫《少年说》,是新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心理释放表述节目,旨在倾听少年们的诉求、接受少年们的“吐槽”。

节目形式,应该来自日本的《屋顶告白大会》。日版的我看过好些片段,笑出眼泪,尺度大,内容广,在我看来,是真正的释放。

《少年说》播出的时候,就能预料,在我们的环境中很多东西不能说,比如早恋的内容,肯定不会出现的。我只看过部分,印象最深的是有个学生吐槽别班班主任借了洗衣粉没还,说他太抠门了……

有不少的内容,是对父母教育方式的控诉

初一14班的袁璟颐要吐槽的是自己的妈妈。没上台前,她就已经非常紧张,“等会儿她肯定会在台下怼我”。


「家庭教育」不存在打击式教育,打击体现不了你的教育目的

她控诉的是母亲对她的打击式教育,总是在拿别人家的孩子和她做对比,从不给自己一点肯定。

有一个人,他十项全能,他什么都好,他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而她的闺蜜,正是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全校第一,乃至于全联盟第一的别人家的孩子。


「家庭教育」不存在打击式教育,打击体现不了你的教育目的

除了总是被拿来和其他孩子比成绩,袁妈妈甚至会说:“你看你成绩这么差,为什么她会跟你做朋友?”

我们再审视一下这个问题:做朋友和成绩之间有什么必然关系吗?

当袁璟颐哭着大喊出“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看不到”时,瞬间觉得很心塞……


「家庭教育」不存在打击式教育,打击体现不了你的教育目的

这种经历和内心的呐喊,很多人都有过吧!父母说的某些话,虽然知道他们为我好,可还是会给人造成极大的挫败感。有时甚至想破罐子破摔,也许我就是这么一个烂泥糊不上墙的人,做什么都做不好,那不如不做,就这样瞎过一生吧.....

知乎上,有网友问,如何面对父母的打击式教育?

最高票的回答是:不存在打击式教育,打击就是打击,打击的目的可能包含了教育,但更多的是对子女的否定。

简直不能太赞同这句话。

而那个人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呢。仅仅因为她体育不及格,便全盘否定了她的努力,说她什么都不行。


「家庭教育」不存在打击式教育,打击体现不了你的教育目的

原来在别人家的孩子家里,也有另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类似的“吐槽”很接地气:控诉父母有了二胎后就不关心自己、控诉老师总是在节假日布置很多作业、控诉父母给自己报很多的课外辅导班等……这些表达确实青少年的心声,但我们父母的反应呢?

听到孩子心声,几乎很少会有家长承认自己错了,更多是持着“我是为你好”的态度,下意识地反驳。


「家庭教育」不存在打击式教育,打击体现不了你的教育目的

即使孩子跟父母说,自己不适合打击式教育。

袁妈妈也以过来人的口吻,颇有经验地说道:“其实你要不打击,你可能就有点飘”。


「家庭教育」不存在打击式教育,打击体现不了你的教育目的

听完这番话,女孩下意识地低头沉默,这番话显然她已听过很多遍。

走下台,在拐角的楼道,她瞬间大哭.....

这场沟通有效吗?显然没有。

和之前任何一次的沟通一样,“我是为你好”,这句话能压得过去一切。父母是第一次当父母,毫无经验的他们又为什么觉得自己做的都是正确的选择呢……父母有着父母的迷之自信与自恋

我又想起了之前推荐的一部反应家庭教育的台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评论中对中国父母的教育充满无奈的悲伤。

「家庭教育」不存在打击式教育,打击体现不了你的教育目的


以前,我是那样长大的孩子,以后,我也是自己曾经控诉过的家长。我怎么改变,我无力改变!


心理学的课程中,总是女性多于男性,妈妈多于爸爸的。在一次心理学课程的讨论中,我们讨论父母爱孩子的问题:

“你爱自己的孩子吗?”大家都毫不犹豫地回答:爱!

“你知道怎样爱你的孩子吗?”——你还能清晰地说出来吗?

今年的新闻中,我看到好几起案件,都是父母活活把自己的孩子打死。我很难认定这是父母的主观故意,只能说,作为父母,不具备爱的能力。

我们爱的需要,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可是,如果你付出的爱,不被对方理解呢,不是对方想要的呢?

那么,这种爱,还算不算爱呢?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世间,倘有人爱你胜过一切,为了你,哪怕牺牲它仅有一次的生命,无怨无悔,这人必是你的父母。父母之心,的确可怜。

可是,随着孩子的长大,作为父母的我们以为孩子该懂事了,该明理了,却发现越来越陌生,越来越疏远,越来越“不领情”,越来越“唱反调”……初心一片好意,结果谬以千里,问题出在哪里呢?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今天说说最直接的——沟通。沟通的效果取决于对方有没有接收到,但由你主导,因为沟通形式由你决定。

我们总是以自己的要求和看法来左右沟通的进程,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现在,让我们反省一下自己的沟通状况,有没有一下情况:

1.反复唠叨——简单的事说得复杂,一件事反复提醒……常言道:“爱之深,责之切。”但重复的沟通只会阻塞沟通的渠道,让孩子充耳不闻,最恼火的是,很多唠叨的人缺乏足够的自省能力,因为他们不觉得自己唠叨,反而觉得自己说得不够多、不够细。如此,进入恶性循环。
2.负性表达过多——批评、指责、鄙视、冷言冷语……如前面所说的“打击式教育”。我们总觉得孩子不努力就是没吃过苦,不听话就揍一顿……因为当初我们就是这么长大的。这样好吗?不好,我见过太多成人对当初父母的控诉,但我们没有习得新的教育行为和模式,怎么办么?所以,我们需要学习,我们传播家庭教育新理念,不让那些伤痕继续传承。
3.父母的建议——我们太爱给建议了。因为我们吃的盐比孩子吃的饭多!现在心理学在不断普及,我看到很多父母似乎提供给孩子选择,给孩子自主,但实际上,我们的建议就是已经替孩子做了决定,或者是给孩子设定了条件,让他不得不做出让你如意的选择。
4.各说各话,答非所问——沟通是为了表达彼此的需求,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你不懂得孩子言行背后的动机,你就无法与孩子取得畅快的沟通。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如果你始终用一种模式跟孩子沟通,沟通自然会出现障碍。
5.情绪劫持——在强烈情绪比如愤怒的控制下,我们往往会做出一些事后自己后悔的事情。近年来,很多家庭伤害事件也是如此发生的,如父亲暴怒之下扔掉孩子的手机,孩子跟着手机跳了楼……我们总说要做情绪的主人,当情绪来时,你真的做到了么?

作为父母,你可以跟孩子有效沟通吗?回顾当你,你小时候,认为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吗?

回到最初的场景,那位父亲有了更智慧的回应,你想知道吗?你有更好的回应吗?

苏幕延印。

一切都明明白白,但我们仍匆匆错过,因为你相信命运,因为我怀疑生活。

——顾城 《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