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败拖延症系列之二:妈妈,我其实……

文 / 小树苗亲子育儿
2018-08-10 09:28

在上一篇,我们了解到,孩子对时间观念的认知,是到7-8岁才逐渐形成。所以7-8岁以下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拖拉现象,并不是成人认知层面的拖延症。

那么,孩子的拖延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又体现了孩子怎样的心理呢?我们需要详细分析一下:

一、我本来就是慢性子啊

打败拖延症系列之二:妈妈,我其实……

孩子的性格与遗传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父母都是性格和缓的人,孩子很大可能也是如此。而且父母平时慢条斯理的做事,孩子也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

心理学家华生认为:“儿童是从环境所提供的示范中被动学习的人,父母要对他们的子女将来成为怎样的人负很大的责任。

如果孩子性格本是如此,父母就应该接纳这一点。慢性子也没什么不好,需要调整的是父母的心态。干脆利索和严谨稳妥是性格的两个方面,没有好坏之分,善加运用即可。

作为成人来说,达芬奇就是个“拖延症”患者啊,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世界著名画家,并且在建筑、艺术、工程、数学等多个领域都颇有研究。

二、我有点害怕

打败拖延症系列之二:妈妈,我其实……

在幼儿园我们会观察到有的孩子原本动作很麻利,但是在做手工遇到比较复杂的情况时,就会拖拉着不敢去下手。

他们会有点害怕,有的是因为害怕做的不够完美,害怕出错,有的是单纯害怕这种未知的不熟悉的新的事物,而不自觉的拖延逃避。

三、我对这个没兴趣

打败拖延症系列之二:妈妈,我其实……

孩子对他感兴趣的事自然就会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和专注力,相反对他不感兴趣的自然就没多大的主动性了。而如果这是一件非干不可的事情时,比如男孩子不得不去参加跳舞表演的训练时,自然就会磨磨蹭蹭不想去。

四、我要爸爸妈妈帮我做

打败拖延症系列之二:妈妈,我其实……

孩子在尝试他没做过的事时,难免会慢一点会犯错,这个时候如果父母耐心不够,着急的去帮孩子做了。

这样孩子不但失去了学习的机会,而且会形成一种心理,就是我做的慢没关系,反正妈妈会来帮忙的。就让孩子慢慢形成了拖拉的习惯,也让孩子的独立性得不到培养。

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不能过度包办,该放手时就放手。

五、我就不快点!

打败拖延症系列之二:妈妈,我其实……

父母总是催促个不停,孩子不管怎样做,好像都无法满足父母的要求。这时候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你让我快点,我偏不快点,我就磨蹭!

任何人都不能控制另一个人,别看只是孩子,有控制就会有反抗。所以,此时的磨蹭恰恰是孩子表达自我的体现,提醒父母应该反省自己了哦!

六、我跟你闹着玩呢~

打败拖延症系列之二:妈妈,我其实……

有的父母平时跟孩子打打闹闹的太多,到了正经严肃的事情上,也没有正色的去传达,孩子也不听,还当是闹着玩呢~

这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界限不清晰导致的问题。

所以当叫孩子刷牙的时候,他就满屋子跑着跟你玩闹,抓来抓去的很开心,再看时间,20分钟过去了。。。

七、看我,看我,快看我!

打败拖延症系列之二:妈妈,我其实……

还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就是孩子希望得到关注,就会故意拖延去吸引注意力。

教画画的朋友反映过类似的现象,有的孩子很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希望老师来看他画画,于是,就故意画的很慢,直到老师过来看他,他就开心了!哈哈!所以啊,孩子们真是神奇有可爱的小精灵~

。。。。。。

以上是笔者总结出孩子的一些拖延的心理,各位家长朋友,可看到家里宝贝的影子呢?每个孩子都是独特而美好的存在,每个孩子的情况也都不尽相同。相信还有很多其他的情况,欢迎大家分享留言哦!下一篇,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出现了这些状况,我们来如何应对呢?欢迎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