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大后脆弱的心理,就是因为小时候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文 / 卡布控股
2018-07-07 21:16

每年高考结束,总是能看到新闻上一些学生因失利而放弃生命。

其实不止是高考生,不分年龄层次的孩子,都会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选择结束生命,比如被老师批评、被爸妈批评、考试没有考好、跟同学起矛盾。

很多人说:“现在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得!”其实,孩子心理如此脆弱,很多时候,是因为大人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无忧无虑地成长,所谓的无忧无虑,不仅仅是物质上,更是心理上的,培养出心理阳光的孩子,比成绩更加重要。

心怀万里阳光,何惧蜚短流长。

一、不过分包办和满足孩子

孩子长大后脆弱的心理,就是因为小时候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有的孩子越来越脆弱,是因为父母替他们做得太多。

很多父母害怕孩子受伤害,害怕他们委屈,所以事无巨细地照顾,在生活中为孩子包办了一切,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孩子只负责索取和享受,形成依赖。

结果在学习或生活中,任何小事情都可以成为孩子的挫折,任何一点小困难,都能摧毁孩子的心理防线,遇到批评和拒绝,他们很容易产生挫败感。

前几天就有位家长对我说,因为没让孩子玩手机,孩子大发脾气,甚至离家出走,大人拉都拉不住。这样的孩子,多半是家里人惯出来的。

每个人都要承受一些不可避免的挫折、失望和麻烦,孩子也一样,父母替孩子面对麻烦,又无原则地满足孩子所有要求,只会让结果越来越糟糕。

二、不过分打击孩子

孩子长大后脆弱的心理,就是因为小时候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姜文曾在采访中说过一件小事,当他考上中央戏剧学院时,兴奋地拿着入学通知单给妈妈看,结果妈妈冷冷地说:“别给我看这个,你那一盆衣服还没洗呢!”

像这样的小事,生活中十分常见,有很多父母,执着于轻视、取笑、挖苦、打击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告诉孩子:”你不行"、“你很差劲”、“你不如别人。”

这种行为忽视了孩子心里的感受,也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了很大压力与伤害。经常被父母打击的孩子,不自信,很容易否定自己和自我怀疑,潜意识里都是自卑。

绘本作家几米曾经在书中写道:“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

打击式教育,不仅打掉了孩子的自信心,也打掉了亲子之间的爱与信任。

三、帮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

孩子长大后脆弱的心理,就是因为小时候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很多家长都会发现,孩子长大,开始特别在意别人对她的评价和看法。

曾经就有家长对我说:“我们家孩子特别爱面子,一句话没有说好,就会生气很长时间。”

特别是孩子和别的孩子不同,比如太胖、矮、外貌有异、性格与众不同,或是身体有一些缺陷,一旦父母没有引导好,孩子就很容易就活在他们的眼光之下,无法自拔。

所以,父母要帮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接纳自己。在这背后肯定少不了父母的支持和肯定,别总是拿孩子比较,也别给孩子贴各种各样的标签,鼓励孩子勇敢地做自己。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无论否漂亮、是否聪明、身高多少......父母都会一样爱他,这是孩子自信和坚强的来源。

四、教孩子认识负面情绪

孩子长大后脆弱的心理,就是因为小时候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发脾气是儿童早期最常发生的一种情绪反应,就像人们常说:“小孩的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他们总是会因为一些小事情,大发脾气。

面对孩子发脾气,一味的哄和惯,可能会让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大,甚至会变成孩子“要挟”大人的工具。而一禁止孩子发脾气,又很容易让孩子压抑自己。

儿童心理学者黛博拉·麦克纳马拉博士曾说过:“让孩子将脾气发完,而不要试图阻止孩子发脾气。发脾气本身是无害的,阻止发脾气才是。”

父母要做的,不是把孩子训练成一个不发脾气的乖孩子,而是要教孩子去识别和表达愤怒,不让自己失控。

五、父母情绪稳定,是最好的榜样

孩子长大后脆弱的心理,就是因为小时候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情绪不稳定的父母,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曾经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家长经常对6岁前的孩子生气、发脾气,会让孩子形成消极、负面的人格,变得自卑、内向和脆弱。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就会为了不惹爸爸妈妈生气,处处讨好大人,变得没有主见。

有个学生曾经对我说:“我妈就属于那种动不动生气的人,在很小的时候,我就习惯了看她的脸色,她一生气,我就觉得是我的错。长大后,我也习惯性的刻意地讨好身边的人。”

孩子每时每刻都在观察父母的情绪,情绪化严重的家长,很难养出情绪平和的孩子。

所以想让孩子心理阳光,最重要的还是父母以身作则,我们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样子,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养分。

父母情绪平和,家庭才会温暖,孩子自然也会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