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90后没有性生活

文 / 捣浆糊的江湖人
2018-06-19 10:04


1

手撕90后标签

你印象中的90后是什么样的?


他们穿着奇装异服?

衣服新颖只讲买买买换换换。

他们不按规矩言论大胆?

个性耿直,和铺天盖地的网络语言。

他们拥有更多元的爱情关系?

恋爱无数约炮盛行。

他们可接受范围宽广思维超前?

追逐异类梦想,只为喜欢买单。

一旦运用标签看待他们,就很容易忽略他们的实际年龄。


90后已经全部成年,


而第一批90后即将30岁。


这表明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初步成熟。


近日一项调查更是刷新了大众对90后的认识。


一篇名为《中国90后已经没有性生活了》的文章热传于互联网。文中显示。


中国72%的上班族对性生活不满,没有性生活且单身5年以上的比例高达30%,单身10年以上的有12%。


接受调查的18-34岁的年轻人中,有43%从未有过性生活。未满30岁的更有50%的人未试过约会。


而在那些曾经有过性生活的人中,也有约48%的人性生活的频率低于每月1次。

多数参与者们表达他们“无性”的原因是“工作太辛苦”或者性生活本身“并不享受”。



社会认知的90后是当下年轻活跃的一代人,但现在他们已经提早过上了“带发修行”的生活。不禁令人忧虑。


2


90后没有想象中开放

90后的恋爱观没有大众想象中开放。甚至他们也纠结在各种传统名词中。


他们同样是“没有性教育”的一代,


父母也会教育他们“婚前不性”的理念,


他们中的多数人也在为“处女情结”苦恼


这些听起来很不90后,但却更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看上我们的90后仅仅“接受度”更高,而实战能力有待开发。


百度大数据


电视剧中这样的事情也屡见不鲜。在近年很火的《欢乐颂》中,邱莹莹与男友都是名副其实的90后,但他们的爱情观却十分传统。


邱莹莹的男友是有“处女情结”的男士。当他因邱莹莹不是处女冷淡她时,邱莹莹的态度是“对不起,我错了。”


邱莹莹没有因男友不合理的要求而生气,她是不断自我反省,觉得自己不好,男友才不理她。她因自己不是处女而轻视自己,也悔不当初。


我们能看到,邱莹莹即没办法用合理的方式看待性,又没有办法尊重自己成年后的个人选择。


3


没有亲密关系的90后


真实的90后没有我们想象中开放,大家更接受亲密关系中的性行为。而导致他们没有性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亲密关系。


性的浪漫幻想


他们对性的期待与上一代不同。他们对性的认识不仅止于繁衍后代,在对性的态度上他们有更多的自由与浪漫的幻想。而这种期待过高也可能让他们感受失落,进而对性失望。


亲密与性的恐惧


说到底,无论是性还是深层的亲密关系,都是两人毫无保留的向对方的暴露自我。这时候内心感受变得格外重要,你能够信任对方吗?你恐惧被控制?害怕失控吗?你们是平等相处吗?面对双方的不同能够彼此沟通吗?

我们曾经都被言情小说严重洗脑,仿佛爱可以发生在一瞬间,性也可以凭借感觉进入高潮。相信“一瞬间”的后果是我们忘记了情感的培养,以及恋爱中双方的互动与磨合。


你或许能够在一瞬间爱上一个人,但那时你爱上的是真实的ta吗?还是你想看到的ta呢?


每个人都带有复杂性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彼此了解。


性也同样,两人从陌生变得熟悉,需要一些磨合才能配合的更好。

因为男女在爱与性上的需求与观念很不同,很可能关系中的一个人在寻求性,而另一个人在寻求爱。


真诚的与对方沟通你想要的是什么?再问问你的回应是什么?


只有当两人愿意开诚布公的将内心需求告诉对方时,才能放弃双方的猜谜游戏。而“自我需求”才有机会被对方懂得与尊重。


4


老师专访


今天我们将导师请来,和大家聊聊爱,谈谈性。


约:好的亲密关系能为一个人带来很大的安全感,不好的亲密关系也能为一个人带来很大的困扰。我们知道很多人是因此进入咨询室的,你觉得这是什么原因呢?


老师:好的亲密关系,是自己去创造的,而不是别人带来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上海女子图鉴》?女主角是一般说的大龄未婚精英女青年,遇到了一个富豪,她觉得这个男人能给自己带来向往的自由生活,结果在一起之后,发现自己从一个牢笼,去了一个城堡,还是不自由的。


自由不能给寄托在别人身上,安全感也一样,因为这些都是属于你自己的体验。我一直对亲密关系、两性关系、性关系、性别认同这些主题非常感兴趣,原因是,好的关系,人人都想拥有,但是基础是我们有一个比较好、比较完整的自我认同,有积极参与建设关系的能力,那么自然会拥有好的关系。


这一点,我非常愿意去传播,就像你有钱的时候,就不担心去消费,因为你确信自己有能力去负担消费,亲密关系是同理。也希望大家通过课程,对这一点有所收获。


至于来访者的故事,出于保密,我就不能在这个场合讲了,邀请大家有机会走进心理咨询去体验。

约:您在亲密关系中进一步的讲到了性。关于性,最近很流行的是:“90后没有性生活。”可以为我们分析一下吗?


老师:我很喜欢的心理学家史蒂芬·米切尔有一句话:性是展现关系的舞台。无性的生活,其实并不是一个新现象,一直都存在,它反映了我们对情感关系的认识。


比如,对女性来说,有一种文化上的影响是禁欲主义,例如说,从整个成长的经历来看, 女性在性欲上的探索、表达、追求都是相对保守甚至缺乏的,相应的,女性更多寻求稳固的情感关系,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性的需求。


90后已经没有性生活,在这个现象里,我看到的是这个群体对情感关系和性关系,在寻找一种平衡。比如,有一些人觉得找性伴侣很难,因为性伴侣也需要一定程度的匹配和磨合,而不是简单的欲望宣泄,我也会听到一些朋友的说法,觉得单纯的欲望宣泄是很无聊的,没有找到合适的伴侣,宁愿过无性生活。

鼓励大家对性关系本身有更多的探索,不论你是单身、恋爱还是已婚,对性的需求始终是存在的,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最重要的。

约:关于性。您觉得亲密关系中的性的危机,在多少程度上反应出了关系中隐藏的问题?性对一段关系有多么重要呢?


老师:性对一段关系有多重要,要看阶段,新婚夫妻和老夫老妻,性在关系发挥多大的作用,肯定是不同的。


无性确实是个比较煎熬的状态,反映了亲密关系中疏离、压抑的那一面,有的夫妻会形成一种局面,在有孩子之后,妻子的重心放在养育上,而丈夫游离在亲子关系之外,夫妻关系变成了一种无性或者少性的合作关系,对性的需求采取不提、不问、不讨论的态度。


虽然看起来只是性的缺乏,但是双方在情感需要上也会有缺失,女性渴望通过性得到情感上的照顾和认可,而男性需要得到女性主动的接纳和引导,这些在性关系中其实可以有很好的展现和满足。


女性在性方面学会表达自己的需要,而男性在性方面学会照顾女性的情感需要,是一种很好的平衡关系。

约:通常“性”依旧是让我们难以启齿的话题,而对于遇到这样困扰的朋友们他们可能会选择沉默、隐藏或者不知向谁求助。可以给这些朋友们一些建议吗?


老师:我觉得难以启齿,是相对于情景的,比如在一些网络小组里面,大家完全不会羞于启齿,反而希望尽可能多的倾诉,相互支持,找到办法。所以,去找一个自己觉得私密、安全的环境,不要只待在让你难以启齿的环境里。网络课程也提供了很好的私密性,让你安全的了解关于性的知识。


当然,要找一些可靠的知识来源,我觉得对性的认识,你可以自测一下。


第一步,对生理是否有基本的了解。


第二步,在观念上是否了解,例如性幻想、性偏好的存在。


第三步,对性的态度,是否过于封闭,或者有一些负面的看法。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女孩子,她遇到的问题是和男友在关系初期,觉得对性不太满意,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去改善,只好回避性。


但是这其实是个很普遍的现象,女性遇到不愉快的体验,觉得回避不情愿,而男性完全没有get到这一点,那个女孩子在讨论时非常积极,后来解决得也很快。所以不要等待环境来适应你的难以启齿,只要愿意去找,一定可以找到相应的知识和能够讨论的人。


约:老师,您是在怎样的契机下决定要进入心理学这一行的?


老师:做心理咨询师这件事,从我毕业以后,一直是若即若离的关系。


研究生学的是心理学,之后的工作经历比较丰富,在媒体和培训行业从事过很长一段时间,我记得最初工作的那个媒体,那已经是10年前的事情了,我去了之后做了一个心理版,后来做培训行业,主要是针对亲子教育、家庭关系这些主题,给大众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


从事心理咨询大概是两年前,一个特殊的契机,也可以说一个特殊的时期,我觉得工作了那么多年,感觉很疲倦。我之前想了很久,可不可以有一段时间,可以不工作,不那么忙碌,单纯的gap一段时间,然后就辞职了。


出去旅行了几个月,真的是无所事事的生活,感觉特别好,那个时候做心理咨询这个念头就慢慢清晰起来,回来之后,开始正式进入了心理咨询这个行业。

约:您在学习的过程中,心理学给自己带来的最大改变是什么?可以分享一些吗?

老师:在咨询这个行业,我会把它理解成一个“三管齐下”的职业,咨询经验、理论学习和督导、个人体验,三部分带来的改变都很多。

最大的改变应该是来自个人体验,就是去找我的分析师。其实做心理咨询,有点像一个面对“黑匣子”的工作,人的内心过程,没办法像放电影一样,真真切切的放映出来,当来访者讲了一些事情,会去询问、澄清、体会他所讲的内容,试图弄清楚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如果我自己对情绪体验、对内心过程只有一些很粗大的认识,那就没办法去体会来访者的内心,如果是去给来访者讲道理、讲原理,那就和鸡汤、大道理差不多,道理都知道,自己却还是做不到。


个人体验带来的变化实在太多了,比如我是不太能够去表达自己的攻击性的,这可能是很多人遇到的困境,心里很一些体验,不满、愤怒、烦躁、抗拒、反感等等,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结果造成内伤,觉得自己特别委屈无力,做一个没有个性的好人,实在是很痛苦。在个人体验里面,我渐渐体会到,这些东西并不是只能放在自己心里,知道自己可以表达攻击性,会让我感觉到自己这个人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