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心理学家才敢这么皮,一般人早被打了

文 / 简单心理Uni
2018-06-07 13:28

| 豆十 & 雀莺

说到心理学家你会想到什么?大部分人都会说“他们是研究人的心理的。”这是从非常字面的意思上去理解,换句话说就是根本不了解心理学家到底是干嘛的。

心理学家通过观察、解释和记录个人 (或者动物) 与他人及其环境之间的关系, 从认知、情感、社交过程和行为的角度研究正常和异常的心理状态。

——美国劳工部, 2018

读到这里,也许你还是不太清楚心理学家的工作内容到底是什么。没关系,这篇文章本来也没有准备让大家对心理学家有一个非常全面的了解。

小编在这里主要想给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心理学实验,让你们知道有一些心理学家,他们真的很坏坏。一些实验可能会让参与者不自觉做一些平常不会做的蠢事,可能会让参与者怀疑人生,甚至可能会让参与者忘记自己pick的是哪一位小姐姐。

心理学家皮不皮?我们来看一下心理学家都做了哪些顽(sang)皮(jin)可(tian)爱(liang)的心理学实验吧~

001眼前人变了我都没看出来:你可能比古装剧里看不出女扮男装的人还蠢

古装剧中常常有很“瞎”的情节,比如女生换上男装或者蒙个面纱就没人认得出来了。大家可能都觉得这样的剧情很可笑,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有的时候你可能比他们还要“蠢”呢?

眼前正在跟你对话的人上一秒和下一秒换了不同的人,你发现得了吗?不要太快回答,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下面这个神奇又简单的街头实验,它只需要三个人加一块木板,就可以轻易把你弄“晕”!

只有心理学家才敢这么皮,一般人早被打了

1号男在街头随机找一个路人假装问路。

只有心理学家才敢这么皮,一般人早被打了

突然来了两个抬着大木板的男人,从1号男和路人之间穿过。

只有心理学家才敢这么皮,一般人早被打了

1号男代替2号男的位置,以木板作掩护溜了;2号男代替1号男留下继续问路。

只有心理学家才敢这么皮,一般人早被打了

无缝衔接,路人没有发现眼前的人已经不是刚刚的1号男,“继续”给2号男指路。

这种现象被称为变化盲视(change blindness),指的是视觉场景中的某些变化并无被观察者注意到的心理现象

这是因为大脑处理信息有自上而下(Top-Down)和自下而上(Bottom-Up)两个路径:

  • 自下而上的处理是指处理传入的感官信息;
  • 自上而下的处理指由认知驱动的知觉。你的大脑会应用它所知道的和它所期望的东西,并填补空白。

当路人被问路的时候,路人大脑专注于自上而下的处理,对周边其他事物的处理就变为“自动化”,认为一切都在预期之中,不会有特别的事情发生,因此也就忽略了眼前人的改变。

很多人会混淆变化盲视和非注意盲视,它们背后可能有相似的原理,但是它们的名字是根据现象(被不同的心理学家)去命名的。

变化盲视和非注意盲视的区别是:

  • 变化盲视(change blindness)指的是没有识别出很明显的改变;
  • 非注意盲视(inattentional blindness)指的是没有识别一个预期之外的东西的出现。
002我的身体仿佛不是我的:诚实的身体不自主地和路人同步

从众性是社会心理学中很重要的话题,其中最著名的实验就是Asch Conformity Experiment(阿希从众实验)。Asch还做过一个同样著名的关于从众性的实验,那就是“电梯实验”。

Asch在1962年进行的电梯实验。实验开始时,一位“无辜路人”进入电梯,面对电梯门站立。此时路人并不知道他会经历什么。

接着三位Asch的同事依次进入电梯,面无表情,并背对电梯门站立。路人的先是感觉十分尴尬,大概十秒钟后,终于抵挡不住压力,调整了身体的朝向,与其余三人保持一致

只有心理学家才敢这么皮,一般人早被打了

路人看见电梯里的其他人 (实验人员) 都向右转身,表情尴尬。

只有心理学家才敢这么皮,一般人早被打了

路人已经“不能自己”,跟着大家向后转。

只有心理学家才敢这么皮,一般人早被打了

路人已经“驾轻就熟”,丝毫不觉尴尬地与其他人同步了。

之后阿希对实验进行了升级:前半部分与之前保持一致,路人也在压力下向后转身;而在电梯门关闭后,三位同事不断地进行转向,而路人也始终与他们保持方向一致。最后当工作人员摘下帽子,路人甚至也跟着摘下了帽子

只有心理学家才敢这么皮,一般人早被打了

不仅跟着转身,连摘帽子也要跟大家一样。

从众性真是又神奇又可怕的东西,它会让我们在压力下屈服,去做那些自己本不会做的事。

003惜命的我对危险视而不见:着火了大家都不跑,应该就是不危险吧!

像电梯实验一样,从众性会让你去做一些你根本不会做的事。他不仅会让你没理由地跟着其他人做一些“傻傻”的事。有的时候,从众性甚至会危及到你的生命安全

实验人员邀请被试进入一个房间填写问卷。在被试填写问卷的时候,实验人员会制造一些烟雾。

第一种情况

房间里只有被试一个人

只有心理学家才敢这么皮,一般人早被打了

实验人员给被试发问卷填写,之后留被试独自在房间内填写问卷。

只有心理学家才敢这么皮,一般人早被打了

实验人员给被试发问卷填写,之后留被试独自在房间内填写问卷。

只有心理学家才敢这么皮,一般人早被打了

房间角落出现浓烟。

只有心理学家才敢这么皮,一般人早被打了

被试查看烟雾后立即离开了房间。

当被试是一个人在房间里的时候,75%的被试在发现烟雾后就立刻报告给了实验人员。平均反应时间为2分钟

然而,在另一个情况中,两名实验人员假扮和被试一样是来填写问卷的,与被试待在同一个房间里,两名实验人员被要求尽量不跟被试对话。

第二种情况

房间里有被试和其他假扮同样来填写问卷的工作人员

只有心理学家才敢这么皮,一般人早被打了

实验人员假装和被试一样,是过来填写问卷的,填写问卷过程中突然出现浓烟。

当烟雾出现后,实验人员会简单地看一眼烟雾出现的地方,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耸耸肩,继续做问卷。如果被试进行询问,实验人员也只会说:“我不知道”,并表现得一切如常。

只有心理学家才敢这么皮,一般人早被打了

被试注意到烟雾,但并未前去查看。

只有心理学家才敢这么皮,一般人早被打了

被试表情紧张,但二十分钟过去了仍然没有前去查看或者离开房间。

结果只有1/10的被试会选择离开房间,大多数被试都选择继续完成问卷,哪怕烟雾已经大到干扰到他们的视线了。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中,烟雾都大到让人无法忽视的程度,但是为什么被试的反应差别会这么大呢?

当人要对一个紧急情况做出反应,共有三个阶段:

  1. 首先得注意到情况异常;
  2. 其次得把异常情况跟危险联系在一起;
  3. 最后才是做出反应。

在实验中,即使面对很明显的反常,被试也会因为其他人若无其事的反应而放低警惕,不把烟雾跟危险联系到一起。

当然在实验中所用的烟雾是无害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可不总是如此。如果你发现了危险的征兆,可周围的人都不以为然时,你会相信自己的判断吗?

004骗自己骗得有模有样:你的记忆都帮着心理学家一起来骗你

你小时候走丢过吗?当你四处寻找你的父母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在你走丢的时候,有得到过他人的帮助吗?

你也许记得这件事情,可是你真的确定它发生过吗?

Elizabeth Loftus (1995) 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人的记忆。在实验开始前,实验人员对被试的父母和其他长辈进行了访谈,让他们写下三件小时候发生在被试身上的事,并同时了解被试小时候经常去的商场在哪里,以及是否有过走丢的经历。

根据了解到的细节,实验人员虚构了一个被试五岁时在商场走丢,之后在一个年长的女性帮助下与家人团聚的故事。

之后,实验人员将三件真事和虚构的故事写在一本小册子上,并把虚构的故事放在第三个。小册子的每一页只有一个故事,其余的地方让被试填写自己的回忆。

在实验开始时,实验人员告诉被试:“你的爸爸/妈妈,告诉我们关于你小时候的事。我们看一看你对这些事记得多少。”然后让被试填写小册子。

在24名被试中有7名被试“记得”自己走丢的经历,并且添加了许多关于提供帮助的人的细节。

在这个实验“植入记忆”的过程中,一共有3个要点:

首先,你得取得被试的信任。在这个实验中,实验人员告诉被试,这些事是他/她的父母说的,以此取得了被试的信任

第二,“植入”的事情得是可能发生的。实验中虚构的在商场走丢不算是特别离奇的事情,确实有可能发生过。

最后,询问被试是否记得这件事。如果被试认为这件事真的发生过,他/她就有可能自己添加细节。

这也提醒了我们,我们的记忆不仅会发生偏差,也许我们还会相信一件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而你的大脑会帮你完善丰满其中的细节

你有没有过记忆出现偏差,甚至“记得”没发生过的事情的情况呢?

005 你pick了啥你自己都不记得:那么随便pick就好——选择恐惧因此被治愈

我们每天都会做很多选择,我们往往希望自己有更多的选择。但是心理学家却发现,你连几秒钟之前做的选择是哪一个,都有可能忘记!

在2005年,Petter Johansson和他的同事们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向一些男性被试展示两张女性的照片,并让他们挑选一个他认为更有吸引力的。之后实验人员偷偷调换了照片,却只有不到30%的被试意识到了这一点。

Petter Johansson将这个现象命名为“择盲”(Choice Blindness)。

在2010年,他们将这一现象拓展到了更生活化的环境——超市中。实验人员假装邀请路人参加一个果酱和茶的调查。实验人员会给路人两罐果酱或者两罐茶的样品,让他们挑选出他们更喜欢的那一个。

如果给路人的是果酱样品,实验人员会告诉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尝起来的味道上;如果是茶,则会要求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气味上。

在路人完成了选择后,实验人员会给他们展示他们没有选择的那一个,并询问他们是否发现整个测试有什么问题。

只有心理学家才敢这么皮,一般人早被打了

A-E:让被试品尝并选择果酱;F:让被试再确定一下选择,但给被试品尝没选择的果酱

在有提醒的情况下同样不到30%的被试意识到了样品被调换过。

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我们的大脑“替”我们忽略了很多东西,也许你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样了解自己

被101女孩占据脑袋的小编看到这个实验马上就想到:你可以尝试先让你的亲朋好友pick一个小姐姐,如果他们pick的不是你喜欢的那个,就把你喜欢的那个小姐姐的照片拿出来,告诉他们“你pick的是她,要为她点赞喔!”然后他们就中了择盲的“陷阱”了!

如果你身边有学心理学的小可爱,你会愿意和他们做朋友吗?虽然很多心理学实验看上去“欠欠的”,但是心理学家们在帮助我们理解人类和更幸福地生活上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所以答应小编,就算心理学家再皮,我们也要爱护他们,好吗?

选出你认为最“调皮”的实验 (单选) 0人 0% 001变化盲视:眼前人变了我都没看出来 0人 0% 002电梯实验:我的身体仿佛不是我的 0人 0% 003烟雾实验:惜命的我对危险视而不见 0人 0% 004虚构记忆:骗自己骗得有模有样 0人 0% 005择盲实验:你选了啥你自己都不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