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的轮回:为什么你找的伴侣会像你爸或者你妈?

文 / 心理咨询师曹怀宁
2018-05-25 16:20

作者/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01

我想,很少有人喜欢过重复的生活,而重蹈覆辙父辈的命运,常常被认为是一种悲剧。我们或多或少都希望能够超越父辈、超越原有的生活,活出全新的自我。

但可惜,这样的“悲剧”经常在我的咨询室中上演,最常演出的剧目是“爱情悲剧”。

“我的爸爸很是沉默寡言,他不太愿意分享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也很少谈及自己的感受。我一直很希望找一个能够和我无话不谈的男朋友。

可是,兜兜转转到今天,我谈了这么多个男朋友,最终能够长久维持关系的这一个,却恰好也是个‘闷油瓶’!我实在不满他这一点,却始终下不了决心和他分手……”

这是属于女孩小婉的苦恼。而已经步入婚姻殿堂的男生小刘也不无惊异地发现,相处得越久,他就越感觉妻子和母亲之间有许多共同之处。

为什么我们找的伴侣常常会像自己的爸爸或者妈妈?

我想,最首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感情模式是习得的,而且会本能地趋向熟悉的相处模式。

02

一个人的行为模式不是凭空建立的。

婴儿甫一出生,就开始了对周围的环境的感受与学习。在成长的开始阶段,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就是模仿,而父母作为孩子生活中最重要和常见的人,也就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孩子最主要的模仿对象。

当父母在表达自己时,孩子在看着,听着;

当父母在与伴侣互动、交流时,孩子在感受着、学习着;

当父母的关系营造出特定的家庭氛围时,孩子在被影响、被熏陶着。

人总是习惯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生活。所以,我们通常能够更容易与父母性格类似的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因为我们最熟悉这种相处模式。

小刘的母亲和妻子都习惯在生活起居上表达对他的关心和体贴,她们都包办了小刘的衣食住行。

所以,当小刘在谈恋爱时收到暖心关怀的短信,看到细心织就的围巾,尝到用心准备的餐食,他一下子就认定了自己的妻子非她莫属。

在这种熟悉的相处模式中,不仅对方是类似父母的存在,我们自己的行为模式也与父母趋同。

就像上文提到的小婉,她发现自己在和男友相处的过程中,行为表现越来越像自己的母亲:不停地抱怨,经常性的失望与指责。

因为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会本能地认同或反向认同与自己同性别的父母,潜移默化地学习或逆反TA的行为模式,同时顺应或否定异性父母的应对模式。

但是,无论是认同还是反向认同、学习或者逆反、顺应或否定,都不是单一、绝对的,它们往往会相互依存。

所以,人们常常陷入矛盾之中:小婉每次在抱怨、指责男友之后,都会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但又会产生强烈的自责。

她责怪自己像母亲伤害父亲那样伤害男友,但同时,她又不可抑制地希冀男友能够与她更多一点交流——在这里,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一种超越的渴望:

我多希望能够改变童年时那些令我痛苦的情境。曾经的我无力改变这一切,但我现在长大了,也许,我有这种能力了?!

我认为,心灵的成长可粗分为两个过程

青春期之前是我们的原始成长历程,而青春期则是二次成长,它的目标是超越原始成长的桎梏,达到内心的完整与飞跃。

03

没有一个人的童年是十全十美的,就像这世上绝没有完美的父母那样。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难免遭遇到伤害和缺失。

这些负面的经历都会使我们的内心慢慢滋生相对应的渴望和需要。这一点很突出地反映在了亲情与爱情的关系上。

我们在亲情中曾有什么不满和遗憾,潜意识就会希望在爱情中得到弥补与超越,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

所以,我们常常会找到一个与父母相似的伴侣,尝试用与同性父母相似或截然不同的方式来经营关系,但根本目的都是打赢这场父母曾经输掉的战役,用自己的“胜利”来达到对自身的认可:

你终于长大了,终于拥有了成就自己生活的能力。

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令人心碎的故事:从小目睹母亲被家暴的女孩,自己却也嫁给了一个会打人的丈夫。

她一次又一次地反抗、挣扎,一次又一次地离开他,但总会一次又一次地回心转意,然后再承受一次又一次地拳脚相加。

不解内情的人也许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殊不知,她这一次又一次的反抗与回归正是她“争”的方式:只有在这场与父母关系类似的婚姻中改变结局,她才能让内心那个小女孩不再哭泣,才能建立起自我的价值感。

长年潜移默化形成的行为模式和内心自我超越的需要共同交织成了一张细密的罗网,将我们的生活网罗于其中。

很多人对此一无所知,只模糊而强烈地感觉到控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冲动,也难以改变自己的应对模式。

他们痛苦地喊着“道理我都知道,但我就是做不到。”有些人慢慢开始明瞭这一罗网的存在,但往往会沮丧于它的难以撼动,我们似乎难以发展出撼动它的积极力量。这是为什么?

04

让我们再深入小婉的内心,听听她心里的想法吧。

她无数次想要放弃这段关系,但每次说了分手,身边不再有男友陪伴时,她总会感到这孤寂难以忍受,耳边也会同时响起母亲的感叹:

“这年头,老实本分的男人不好找了。而且,不管是和什么样的男人结婚,到最后相处起来都是一样。”

从小到大,这样的话母亲不知说了多少遍,小婉发现自己在内心深处相信:如果离开了他,就再也找不到对她如此不离不弃的人了,而且,自己想要的那种爱人是不存在的。

从原生家庭里继承来的生活观、感情观,是将我们与“父母式的爱人”捆绑在一起的第三条绳索。

它让我们本能地不相信外面的世界会是美好的、有希望的,它甚至让我们不相信还有“外面的世界”!所以,我们兜兜转转,却只是在熟悉的地方来回转圈。

相处的习惯、内心的需要、原生的三观,是它们,将我们钉在这重复的轮回之上。

—END—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初心客厅心理疏导平台”。

来源:初心客厅心理疏导平台(xinlishudaozixun),联合国际心理协会,打造“线上心理疏导,线下心理咨询”服务平台。

作者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五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询,咨询解答超千万字。《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
微信公众号:心理咨询师曹怀宁(caohuaining)。
新浪微博和知乎:心理咨询师曹怀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