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的“闪光点”和“差异性”,对家庭教育更有意义

文 / 天坛别苑
2018-05-20 10:47

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树立一个这样的认识: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他们自己特有的“闪光点”和“差异性”,我们需要找到一种适合孩子的特征的教育“方法”。

关注孩子的“闪光点”和“差异性”,对家庭教育更有意义

01.绝对的尊重,做个有主见的人

尊重是家庭教育的基石,孩子有自己的选择权,家长要学会去尊重孩子的方方面面,只要孩子的选择正确、合理,或者不会造成损失损害。那么,何不放养孩子?让孩子自由快乐地成长,从小就做一个有主见的人。

有位教育工作者曾说过:“每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他本身所蕴含的能量足够多,家庭教育的作用就像一块抹布,帮助孩子擦掉多余的沙砾,让金子散发出他该有的光芒”!

尊重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喜好,引导他“发光”就好!

关注孩子的“闪光点”和“差异性”,对家庭教育更有意义

02.拒绝盲目攀比,“孩子都是别人家的好”心理

所谓的“别人家孩子”,一直都是家长心中挥之不去的影子,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们的父母曾经这样对待过我们,而在我们成为了父母之后,仍然有不少在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于是“别人家的孩子”始终阴魂不散。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

A妈说:我家果果,见了熟人不爱打招呼,让她叫叔叔、阿姨,就是不叫,或者就跑开了。看见别人家孩子伶牙俐齿的,自己家孩子在外面连话都不敢说,让我觉得在熟人面前很丢面子。

B妈说:尤其是过节的时候,大人小孩的一大堆,大人就爱起哄让小朋友表演个节目之类,别人家孩子好多都能上台去表演个什么,比如唱个英文歌啊,跳个舞啊之类。我们家孩子啥也不会,还很害羞。想想心里都不是滋味。

这种盲目攀比的现象,恰恰说明了父母没能正确认识到个体生存的独特性。还在无意中把自己的焦虑都转嫁给了孩子。在这种压力下,孩子会逐渐在意他人的看法,有意地把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把精力都用在了担忧或者反抗父母的粗暴和不接纳上,反而没有心思专心做该做的事,对自信心和自尊心也是一种变相的“伤害”。

家长的正确做法是:摒弃掉“别人家孩子”的心里,把专注力聚焦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允许差异性,挖掘宝藏!

关注孩子的“闪光点”和“差异性”,对家庭教育更有意义

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和差异性,好好开发自己孩子的宝藏,成就美好未来!

关注孩子的“闪光点”和“差异性”,对家庭教育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