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随笔21:减负减的到底是什么?

文 / 大河向北
2018-05-14 10:46

▲将教育中的心得体会,点点滴滴、聚沙成塔。

教育部减负是为了让大家发挥家庭教育力量,发展孩子个人天赋特长,而家长却指望什么都交给学校。

事实上学校基本只负责基础教育,绝大多数主要精力是追求文化课的分数,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这是学校大班制缺陷所在,家长只顾着自我焦虑,指望靠学校培养出有特色的人才,根本是在缘木求鱼。

试想一下,学校资源有可能分配给每个孩子去培养自己的天赋特长吗?如果要老师分出精力,逐个孩子的研究符合每个孩子不同天赋特性的相应教育策略和方案,细心调节教育节奏和进程,根本就是没可能完成的任务。

现在,教育部溯本清源,将选择适合自己孩子天赋特长的权利,交还给最懂自己孩子的家长们,无非是为了人才培养更精准,更高效率。

而家长们在孩子教育上的金钱花费,实际上多数是无脑的、低效率的、攀比性的、强迫症似的胡乱花费。这好比一个不精明的消费者,被奸商骗了,然后去埋怨市场监管者,结果可想而知。

实际上教育部减负对象就是那些重复的,低效率的,没有必要的负担。在义务教育阶段,如果一个孩子在课堂上将学校教的东西,真正完全消化,那么他的基础也就足够扎实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他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选择性提高自己的专才和相关见识。

现在有正确想法的家长,往往最头疼的事,就是学校布置的低效率重复性的功课!

一个字明明会了,还要多写几遍,;一个单词明明也会了,他还要多写几遍;人脑计算速度明明不需要高过计算器,却非要逼所有的孩子都去速算刷题……诸如此类的重复劳动,消耗的是孩子宝贵的黄金期时间,对孩子智力的成长却没有多少帮助!有这个时间多阅读一下英语、语文的课外读本,了解一下数学的数理游戏,以兴趣为激发点,以孩子的特长为锚,才是发挥孩子最大潜力的教育手段。

个人认为,在教育部提倡减负的风口上,学校只要做到一个根本,孩子们整体的学习效果就会大大的提高。这根本就是“效率”!让学习效率高的孩子,解放学习负担,区别化的作业量布置是目前比较可行的——

  1. 对于学习效率高的孩子,尽量少做功课,发挥他们和家庭的主观能动性,自我选择更有特色的成长之路。
  2. 对于学习效率低的孩子,当然是要多做功课,让他们课外继续消化课堂上的学习内容。事实上,这反而是一种激励手段,可以敦促这些孩子养成课堂上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不过话说回来,一般学校是很难有勇气做这一步工作的,这涉及到方案的设计,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这种有特色的又告效的机制,需要大量的实践摸索,实在不是一句话可以改变的。

所以在这种事情上,家长更应该多动动脑筋,正确的方法观念是,将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效率习惯方面,而不是一天到晚想着要孩子去刷多少题、上多少没有意义的补课班!如果因此让学习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试问有哪个孩子会去真正的热爱学习?

醒醒吧!向焦虑挑战靠的是正确的培养方式,竞争无处不在,不要妄想逃避,更不要妄想单靠“量”来解决!

家庭教育随笔21:减负减的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