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父母对子女要善于表达自己的爱

文 / 自己的学习策略
2018-05-13 09:25

家长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在子女的面前善于表达自己的爱,注意情感的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情感的感染性效能也是很重要的。

教育心理学的一些实验表明:不同的家长和孩子的关系的模式,对家庭教育的效果可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其中较为著名的是李皮特和怀特关于父子关系气氛的研究。他们分别对民主、专制和放任三种类型的家庭进行实验研究,其结果发现:在民主型的家庭中,由于尊重孩子,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父子间的关系友好融洽,孩子活动的程度高,教育效果好;在专制型的家庭中,忽视了尊重孩子、轻视孩子的主体作用,父子关系是敌对的,教育效果不好;在放任型的家庭中,对孩子有组织的活动引导很少,孩子对父亲的满意程度低,教育效果不理想。可见,家庭教育必须是在树立孩子为主体观念的前提下,在幸福、欢乐的情感交流中进行。家长能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就意味着孩子在心理上趋向家长;家长和孩子的交往在时间上效益增加,在空间上距离缩短,孩子从家长那里获得的教育信息就容易接受,孩子也容易模仿家长的品行和接受家长的暗示,这不仅有助于形成孩子的某种行为准则,而且对孩子个性的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毕伯·库克,曾对I 300多位称职父母做了一项调查研究,发现这些称职父母有如下作法。

①喜欢而且经常与孩子接近;

②乐于和孩子在一起解决问题;

③善于和孩子交谈问题沟通思想感情;

④尊重孩子的兴趣;

⑤家中有明确规定依循;

⑥按照孩子的程度,给孩子提出合理的目标,决不提过分的要求;

⑦致力于创造一个 和谐、快乐的家庭气氛;

⑧父母本身的示范作用。

儿童在早期都爱自己的父母,承认他们的权威,认为父母是世界上最好、最聪明的人。父母的一切都是正确的。到了少年期,孩子与父母相互亲热的程度逐渐减弱,感情上的相互联系逐渐减少,父母的权威开始动摇,他们再不如以前那样崇拜父母,他们常常不满于父母对他们行动上的种种要求。他们想独立,常常是孩子与父母为一点点小事而争论不休并表现不满和反抗情绪。这是由于孩子智力发展的结果,他可以把周围的成人与自己的父母进行比较,进行分析、认识。家长一定要正确对待孩子这一心理变化。孩子对父母态度和感情上的变化,是孩子思想迅速发展,并争取独立的强烈愿望的反映,并不是对父母的不信任。父母一方面要教育孩子,另一方面也要克制自己。父母对孩子感情的流露一定要有理智,不要经常训斥孩子,这样会产生逆反心理。同时,过多的训斥也会失去意义。家长不要随便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孩子,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和人格。对犯有错误的孩子不要故意中伤挖苦、讽刺,要耐心教育。对孩子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适当的鼓励。

家庭教育:父母对子女要善于表达自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