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长寿的9大特征,你占了几条

文 / 扬州孙旭
2018-05-10 09:24

心理学——长寿的9大特征,你占了几条

1、走路快的人寿命长

心理学研究发现步行速度较快的老人寿命较长。 人步速与寿命之间的关联,并借此确定步速对寿命的影响程度。为什么步速能预测寿命呢?这是由于步行需要耗费身体能量并对肢体动作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还需要包括心肺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以及肌肉骨骼系统在内的多个器官系统的支持与配合。步行速度慢一方面反映出老人的身体系统已经受损,另一方面也表明他/她步行时需要耗费较多的能量,所以步速能对老人的寿命起到预示的作用。

心理学——长寿的9大特征,你占了几条

2、爱吃全麦食物是长寿的基础

心理学研究发现健康是吃出来的一样,长寿也是吃出来的。长寿饮食倡导高纤维、低饱和脂肪及低胆固醇饮食,主张多吃蔬菜、水果和全麦食品,以降低心脏病和部分癌症的发病率。长寿饮食法把食物分为"阴""阳"两种:苹果等新鲜、凉性的食物为阴性食物;热性的为阳性食物。过多地摄取其中一种食物,都会破坏身体的平衡,导致人体健康失衡。

全麦饮食是长寿饮食法的基础。

心理学——长寿的9大特征,你占了几条

3、长娃娃脸可以长寿

心理学发现长着一张娃娃脸的人意味着他/她将享受更长的寿命,因为人们的生活状况很容易反映在脸上。

心理学调查发现 双胞胎中,外表年龄差异越大,看起来老的那个就越有可能先死。

科学家又进一步研究了寿命是否与染色体终端有关,发现染色体的状态与生命老化有直接关系,就如同鞋带末端上的塑料帽一样,这些染色体末端由于细胞分裂而不断损耗,这是一个自然老化的进程。染色体上端粒较短的人更容易患上与年龄增长相关的病症,死亡时间也会更早。端粒较长意味着你更年轻、更健康。但他认为端粒测试太复杂,不如看外表来得简单。外表年龄是每个人生活环境、性生活、生活状况和心态的集中体现。

心理学——长寿的9大特征,你占了几条

4、少吃的确能长寿

心理学研究发现,吃得少可能会使你的寿命更长。于是科学人员通过每天供给试验中的小白鼠较少的卡路里而增长了它们的寿命。正在进行的试验还显示,严格的低卡路里消费也有助于增加灵长类动物的寿命。为探索参与这种变化的基因情况,他们首先从试验的动物身上取出了一种称作sir2的基因,这是对它们的寿命非常重要的一种基因。而限制摄入食物能够使这种组织的寿命更长,从而证实了这种基因在这一变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这种基因需要一种称作nad的分子来激活它们,因此又通过对这种分子的试验进一步证实了sir2基因的作用。在受到卡路里摄入量的限制后,sir2能获得更多的nad,增强了它的活跃性,同时也使其它一些基因变得更加"沉默",从而减少了有害染色体的变化。与此同时,sir2还能抑制年龄增长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变化。总之,限制卡路里摄入量能够帮助延长动物的寿命。

心理学——长寿的9大特征,你占了几条

5、个子矮学历高更长寿

你是否常常觉得自己个头不够,想再长高些?其实你大可不必为此苦恼心理学发现矮个人大多拥有长寿基因,换句话说,个子矮更长寿!。

心理学研究发现长寿老人身材大多不高,其中百岁以上的矮个子老人都拥有一种长寿基因。这是因为长寿基因能够抑制体内一种生长激素IGF-1的产生。IGF-1激素越多,体型就越大,寿命就越短,长寿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拥有抑制IGF-1激素的长寿基因,所以个子矮的人可能更长寿。

心理学——长寿的9大特征,你占了几条

6、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其寿命越长

心理学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其寿命越长,受教育超过12年的人平均寿命为82岁,而受教育不足12年的人,寿命只有75岁。受到良好教育的人群寿命增加了1.5岁,而教育欠佳的人群只增加了6个月。研究人员分析,学历高的人群吸烟率低,患肺癌、肺气肿疾病的可能性更小,他们的生活方式更健康,享受医疗保险和服务的机会也更多。

心理学——长寿的9大特征,你占了几条

7、爱运动的宅人寿命长爱冒险的家伙会短命

心理学发现,情绪稳定性格的人往往处在自我满足的心态中,对人生少抱怨,很少有沮丧或压抑感,极少酗酒或服用镇静药物,婚姻也较稳定,过的是一种在某些人看来缺乏激情甚至枯燥的生活。相反,性格爱冒险的人却往往不满足于现状而情绪经常起伏不定,由此也较易接触毒品或染上酗酒、吸烟等恶习,服用镇静药物的频度和剂量都大得多,因为出现情绪失常较为经常。

无独有偶,科学家甚至还重点研究了一些“怪人”,即举止行为不太符合一般社会价值观的人。他认为,在某些方面,他确实同意“不爱冒险者较为健康长寿”的结论,但他又强调,这并非是促成健康长寿的最重要因素。

据心理学研究,具“爱动”(包括经常活动和喜爱体育运动)性格的人,才可能是“真正”的健康长寿者。如果长期不动,到中老年时体重往往超重,与之相关的疾患便接踵而来,即便情绪再稳定,寿命总会被打上折扣。据此他总结说,一个人既喜爱活动或运动,情绪上又保持着满足感,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长寿。如果再加上善于应付压抑、沮丧等负面情绪,饮食习惯科学,家庭生活和谐,那么健康长寿的几率还会随之增加。

我国心理学家则对长寿老人进行气质和性格的调查,结果表明,长寿老人的气质类型以黏液质者居多(42.1%)。这是因为黏液质者说话、行动缓慢,心平气和,自制力又强,拥有平和、均衡等有利长寿的性格。另外,多血质中长寿者也不少——由于多血质的人灵活敏感,爱好交往,和蔼可亲,注意力和感情都易转移,而这些因素对维持大脑皮层活动平衡有积极作用,能达到消除疲劳、缓解紧张、振奋人体器官的作用,无疑对健康长寿也是有益的。

相反,一些内向性格,日常生活不合群的抑郁质和遇事急躁、情绪变化快的胆汁质者,多表现为心胸狭窄、性情暴躁——心理学家把这两种性格称为“C型性格”,并强调说他们往往与长寿无缘。

心理学——长寿的9大特征,你占了几条

8、晚生孩子全家长寿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你的家族成员普遍晚育,那么家族的人可能会普遍长寿。而晚育与长寿关系的因素是基因,而不是环境。

研究表明,怀孕和生育相对较晚,且没有利用辅助生殖技术(ART )的女性在更年期后更长寿。

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性别中,使女性相对晚育的基因都会使人长寿。现今研究晚育对寿命的影响很困难,“在当今社会与晚育相似的生理状态是较晚的更年期。”研究晚育和寿命的关系是否与心脏病和癌症等致人短命的疾病有关。如果研究结果显示这并不与特定疾病相关,而却在全球有更广泛的影响,这将表明此类基因也许对延缓衰老起到基础性作

心理学——长寿的9大特征,你占了几条

9、长寿果真有基因

科学家对长寿人的脱氧核糖核酸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和分析,发现长寿者身上果然具有与众不同的所谓“长寿基因”,而且还找到了这些“长寿基因”的大概位置。长寿不仅取决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且更取决于基因的作用。这就是说,遗传优势在决定一个人能活得较长时,起的往往是主导作用。在对长寿人的脱氧核糖核酸进行了研究之后,科学家们便把注意力集中在包含有100-500个基因的人类第4染色体当中具有一个或几个“长寿基因”的某一段上。科学家们发现,绝大多数百岁老人的第4染色体上都有这么特别的一段。科学家们认为在这一段里,一定有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基因使得他们能活到如此大的岁数。

众所周知,衰老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成千上万个基因和客观环境时时刻刻在相互起作用,但某些人比其他人会多活上20-25年,那恐怕就得归功于某种特殊的生存优势了,而这生存优势,却往往来源于相对较少的几个基因——这比原先科学家们想象的可能有多达1000多个基因在影响人的衰老过程要少得多。长寿基因”起的作用无疑与抵抗疾病有关。长寿者在进入老年后往往似乎受到某种特别的保护,不会染上那些让人在较年轻时就命归西天的疾患,因而从基因角度来讲,它们是帮助人避免老年性疾病的“好基因”。事实上,接受研究的老人们大多健康状况十分良好,而且并不罹患在一般老人中十分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风、糖尿病、痴呆症等病症。

发现“长寿基因”的实际意义在于帮助科学家研制出某种新药,以便在没有“长寿基因”的人的体内,模仿传达“长寿基因”指令的蛋白质的作用,使更多的人避免或推迟伴随着衰老过程的一系列病症,最后实现“长生难老”之美梦。

心理学——长寿的9大特征,你占了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