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不着、白天总犯困,有没有想过换个睡法?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加入睡眠世界,保持你的节奏去享受生活”。
有些人在该睡的时候不想睡,该醒的时候老犯困,他们为此感到焦虑与自责,但这不一定是自发的失眠。换句话说,何时工作、何时休息是社会规定出来的,由于不适应这种规定而得的失眠症也是建构出来的。
8小时标准的睡眠规律是有社会文化锻造的,而非人自然的生物节律。人类的生理节律,即睡眠习惯是由身体和环境的复杂牵制形成的。
睡眠需求代表我们维持身体正常运转的睡眠需要,而自控力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警醒我们不能睡觉,但是人的睡眠需求实际上是不平均的,觉醒度在早晨6到7点达到峰值,接着一直下降到达午后的低谷,然后继续上升,在晚上6点达到峰值,接着又继续下降。所以人的睡眠需求和社会规定的作息并不一致,即使有自控力,我们还是会失眠犯困。
为了解决社会性时差这一问题,专家提出改变睡眠形态,不再遵循不符合睡眠需求的单相睡眠(只在晚上睡 8小时),而是实行“双相睡眠”或“多相睡眠”。
“双相睡眠”是通过晚觉加午觉均衡睡眠需求,让我们在一天内保持合理的清醒度和睡眠。根据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15-30分钟的午睡能快速显著补充大脑能量。这种小睡止步于第 2阶段,既能够帮助大脑清除储存的短时记忆,给新的信息摄入腾出位置,从而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又不会使人陷入深度睡眠——睡不醒的境界。
这一睡眠形态有其合理性:首先,自然界中几乎所有动物的行为都是多相复杂性的,而且多相睡眠是人类婴儿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睡眠方式,只有在稍年长后,儿童才逐渐被断绝了午睡的概念;此外,当人们与外界环境隔绝联系后——保证无法从自然因素(如阳光),或人为暗示(如钟表、电视节目)来判断实际时间——将倾向于表现出更多的短暂睡眠行为,而非保持只“夜晚”才发生的单相睡眠。最后,小睡打盹——即短时间的睡眠——比起长时间的睡眠来说,在提神醒脑方面更为有效。但是很遗憾,我们似乎都已“忘了”这种符合生理自然天性的睡眠方式,维持着一成不变的9点睡5点起的作息习惯。
但是,也有心理学家认为“多相睡眠”的方法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因为我们的大脑根本无法适应“多次打盹”的睡眠模式。脑电波和其他生理指标的研究显示,我们的生物节律是双相而不是多相的,这决定了我们的身体总是倾向于一个整块的睡眠时间。而试图利用多次短暂的打盹来减少睡眠总量的做法,会让睡眠不同阶段的时间都缩减,扰乱生物节律,最终可能会造成类似睡眠剥夺和睡眠节律紊乱症的负面效果。
晚上失眠的你,究竟是真的失眠还是属于社会性时差?如果是真的失眠,请尽快就医;如果是社会性时差,那么可以尝试在午餐时吃得少一点、清淡一点,带着七成饱的肚子开始午睡。
作者: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声明:文章转载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诚邀稿件,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