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女博士和她的脑科学奇遇记
作者:豌豆
采访时间:2018年1月19日
姓名:Clara
性别:女
年龄:29
哈尔滨人,应用心理学博士生在读。不断在心理学领域深耕,研究生期间曾为大学生做过心理咨询,并在生活中不断通过心理学知识解决自己恋爱、家庭、人际关系等问题。
Clara有着科研人身上固有的严谨态度,在和她交谈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她对事情的专注。
一直在校园做研究的她,并没有想象中的刻板。相反,她温和的说话方式让人不由自主能够跟随她的节奏,去一起探索心理学的奇妙世界。
能够以一种客观而释怀的方式去看待身边的关系和际遇,这也许是心理学带给我们最强大的力量。
学习心理学,我完成对生活的解惑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努力的学生,但高考前很焦虑,压力太大,发挥得不是特别理想,比平时成绩差很多。我因此哭了好些天,报考心理学是希望帮助自己找到解决办法。
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我也逐渐了解到如何去处理生活当中遇到的焦虑。
我们应该跟身边的人沟通,让他们不要传递焦虑;转移焦虑,通过休息放松身心;解决问题,通过实际可行的办法去解决产生焦虑的来源。
研究生期间,我读了丹·艾瑞里的《怪诞行为学》,这本书用非常有趣的实验解释了生活当中的现象。
我萌生了未来当大学老师的想法,想做科研,探究大脑的奥秘,于是决定考博。
我能考上博士生,除了家人和朋友,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我爱人的支持,说起我俩的相遇,也很有趣。
我和爱人相识于保定,我读研时,他在那边工作,是一个汽车行业的工艺工程师。我们都是基督徒,在一个教会里做礼拜,但当时并不熟悉。
研三时,我开始做毕业论文,内容是心理方面的决策研究,测人体脑电波。当时有很多人来做我的实验志愿者。他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也来了,成为第一个被试者。
脑电实验有一个帽子是戴在头上的,上面全是电极。整个准备过程要两个小时,很麻烦。他是第一个被试者,而那时我的技术还不太熟练,时间就花费得更长。
在单独接触的时间里,我们开始聊天和交流。之后他加了我微信,彼此越来越熟悉,就自然而然在一起了。
有时候跟师弟师妹说起来,他们还很羡慕我:“哇,做实验还能找到男朋友”。
他特别鼓励我考博,希望我可以完成梦想当大学老师,我们的小孩可以在大学校园里长大,这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生活。
我前后考了两次,身后有爱人做我的精神支柱,就会感觉任何困难都容易克服,让我对未来生活有了憧憬。
一些人问我,对另一半的学历没要求吗?考博不担心和爱人的学历差别更大吗?
在我看来,我知道的他可能不懂,汽车行业其实我也不懂。但我经常会和他讲一些心理学实验或现象,他都能理解,因为他对这个感兴趣。
有一次,他和我聊实验选样本的误差,我很诧异,这是我们实验设计当中被试内设计和被试间设计的问题,没想到这他都懂。
有意思的是,他的朋友同事听说他有个心理学女博士的爱人,就会问他:“老婆会不会很可怕,你有什么想法都会被她看透吧?”
其实不是大家想的那样。比如我们吵架。难过时,我会希望他安慰我。但他常常不知道怎么做,以为给女生讲道理,提建议,是最理性的解决办法,但其实我不需要这个。
女生难过时,男生希望帮助到她,但无论怎么努力和尝试,女生还是不满意。他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干着急。而女生又继续难过,可能慢慢地男生的耐心就会磨没了。
男生表现出不耐心的时候,对女生来说又是一个打击,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对两个人的关系非常不好。
所以我觉得女生应该教对方怎么去安慰和爱你,这样,他也会觉得这件事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得心应手。
我一般的处理方式,会直接告诉他,“你不要说话了,我现在需要个拥抱。或者说你什么都不要说,只要听就行了。”
甚至有时我会直接告诉他答案,这时候你应该如何说,怎么做,这才是最直接有效的沟通。
反过来,女生也应给予对方合适的关注。我爱人很在乎自己身体,会觉得工作上的压力会反映在身体上,会上火或是胸闷。
这时候,他也会发脾气,需要我安慰他,或者听他说,给他一个排解的渠道。其实,这也是一个双方互相理解的过程。
包括在和我爸妈相处上,我也试着用心理学去解决我们之间的矛盾。爸妈吵架,妈妈会跟我倾诉,我会劝她理解爸爸。
这时,我妈会觉得我跟爸爸站在一条战线上,这样,我没能解决她的问题,还给自己制造了麻烦。
等到后来我渐渐理解,这时候的她需要倾听。在对方情绪激烈的情况下,先要处理她的感情。
如果她难过痛苦的感情没有处理掉,开导是没用的,她还会因此对你产生反感和抵触。所以我现在越来越多的去倾听她,然后慢慢引导。
朋友相处也避免不了一些矛盾的产生,很多时候我会从心理学角度去了解她态度的来源。
我有一位朋友,她总喜欢跟我比较,每次都说要比我强,甚至可能会表达“我比你漂亮,学习比你好。”
一开始我跟她相处很烦躁,甚至觉得不可理喻。但是后来渐渐的接触了解到,她们家有好几个孩子。
因为家里孩子多,父母对她的关注不够。这种情况就导致她想要超越她的兄弟姐妹,想要证明自己比别人强,好得到父母的爱。
在她内心形成的思维模式就是,只有争取才能得到父母的爱。所以导致她现在总喜欢和别人比,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从别处的缺失。
了解后就渐渐能理解她的做法,在跟她的相处过程中就不会把这些问题看得很严重。
心理学就是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对生活产生了细微影响,处理着我们的情感、行为以及关系问题,帮助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处理办法。
心理问题,很大程度来源于原生家庭研究生期间,我除了课业,还会在大学的心理健康中心针对学生做咨询,那也是我第一次正式做心理咨询。
咨询,首先需要一定的沟通技术,需要认真倾听,并且分析来访者说出来的内容和背后的涵义意味着什么。
咨询还需要人本身的特质和能量,能够帮助对方放松的表达,带动对方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
我们把自己形容为拐杖,助人自助。通过谈话或提问让对方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我们最终想达到的目的是有一天受访者放下这根拐杖,回归自己的生活。
一个咨询师尽量不要有自己的喜好,不要抱有偏见,对来访者应该是接纳的。
受访者之所以来咨询,是因为生活中各种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包括家庭关系在内,没有人能以不带偏见,完全接纳的态度来听他诉说。
这就是专业咨询能带来的最大不同。很多学生的问题和家庭、父母有很深的关系。
学生和父母的关系折射到他现在的生活,影响他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影响对事业的选择。
当时,有一个女孩来找我咨询,她母亲对她期望特别高、控制欲强,这对她来说是个很大问题。
她做任何事情,包括学业上的表现、与朋友的相处,还有以后职业的选择都受母亲影响。
学业上,这个女孩希望能够表现得特别好,让母亲满意。她甚至希望能说服母亲来夸自己。这一点可以看出,女孩始终没有摆脱来自母亲的控制,且试图反过来控制母亲。
她就像个小木偶一般,事事依然被她母亲牵着。于是,她对朋友的态度,就类似于母亲对她的控制。
她总希望去改变朋友想法,希望她们与她想法一致。如果朋友做不到,她最终会选择断交。
她曾经有个关系很好的好友,后来因为产生了一些关于朋友的谣言。她立即停止了和这个朋友来往,对朋友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她一直耿耿于怀。
其实,这样的孩子很想摆脱这种状态,但往往就活成了母亲的翻版。
孩子一定要获得足够的爱。就像案例中这个女孩,没有从母亲那里获得足够的爱,没有满足,就会不断去寻求。
如果一个孩子从家庭中获得了足够的爱和认同,就可以大胆追求自己想要的,从而变得更优秀,成长得更好。
还有一点,父母需要给孩子无条件的接纳。如果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孩子乖,学习成绩好,父母就爱;学习成绩不好,父母就不爱。这种情况下孩子会缺乏安全感。
现在社会中也有一个很普遍的观点,家庭不应该把孩子放在第一位,而是父母相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对此我深有体会,接触的案例中有单亲家庭,或是父母吵架对孩子造成很深的阴影。
一个正常的家庭关系应该是父母和孩子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孩子既和妈妈关系好,也和爸爸关系好,收获双方的爱。
但中国的家庭大部分都是孩子和妈妈关系更好,甚至在吵架时会让孩子做选择。
再相爱的父母,也有吵架的时候。重要的是,吵架之后父母应该去思考怎么处理,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是可以吵架的。父母意见有分歧,需要去解决。
但对于孩子来说,如果父母没有给他传递好想法,他会觉得吵架意味着父母要分开,会失去安全感,对孩子来说会是一个很大的压力源。
尤其现在很多家长吵架时,母亲还会吓唬孩子:“我和你爸要离婚,你跟谁过?”这对于孩子来说,简直是天大的事情。
即便真的要离婚,也不要把孩子归向哪一边,因为缺了哪一边,都是不完整的,孩子需要获得父母双方的爱。
有些父母离婚了,妈妈还会常常和孩子讲爸爸的坏话。以至于孩子想去获得爸爸的爱,但却不敢,因为他觉得是对妈妈的背叛。
想获得爱又有很深的负罪感,这个状况非常不利于对孩子成长。
用心理学帮助别人,是一个共情的过程在做心理咨询期间,我遇到的另一个特殊案例,是一位患有被迫害妄想症的学生。学院的老师发现这个学生好像有点问题,但他们确定不了,就找我去诊断。
我诊断她有被害妄想,偏向精神分裂。她跟我说,她喜欢一个男生,觉得那个男生也喜欢她。其实那个男生和她总共没说过几句话,应该对她没什么感觉。
她还说,有人偷拍她照片放到网上,导致网上有很多人骂她,就连去买东西时,商场卖货的人也在谈论她。
这个就不对劲了,因为同学有可能会议论,但商场的人根本不认识她,怎么会谈论她呢?
我们俩面对面聊天时,她说:“你听,外面那些人也在谈论我”。其实外面什么声音都没有,只有一些间歇的汽车声。
明明没有发生的事情,能想象出来这个叫妄想。
当时基于这些内容,我判断出她有问题,并且需要到医院确诊。学院领导知道后,希望辅导员能把她送回家,但辅导员是不愿意这样做的,因为怕路上有什么变故。
于是,他们来询问我的意见,我的想法也是不应该送回去。比如我之前接触过一个案例,那孩子到最后连自己的母亲都不信任,总觉得吃东西有毒,去外面跟别人吃东西也有毒,对任何人都不信任。
这孩子也同样。被害妄想患者的下一步就会保护自己,如果情况更严重的时候,他甚至会反抗,攻击周围的人。
在接触这类患者时,要注意不要去激怒她。
孩子有就诊需求,学校没解决就送回家。如果家长还不知道具体情况,孩子对家长失去信任,以后怎么去看病?
一旦她对周围一切事情都开始怀疑,她的恢复会更加困难。所以我觉得应该直接和家长说明白,让家长带她去看病。
其实,学院试图跟家长联系过,但学生家长不知道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对学校本身也有看法。他们觉得自己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而学院没有关注和解决。
我当时建议学校把家长叫来,让家长知道事情原委,家长再带孩子去看病。等她恢复好了,再重新复学。
学院领导采纳了我的意见,跟家长解释的过程较为复杂,我们把和这件事有关联的同学们叫过来和家长面谈,家长才勉强能接受。
在这期间,家长的态度非常关键,因为这个学生的状况并不是刚发现,拖得越久,就越难解决。
如果家长能有一个正确态度,及时去处理,以后恢复好她还能继续把大学读完。
但如果家长担心丢人,但凡他们有这种错误观念,不愿意有这样的事情,选择逃避,对这孩子来讲就很糟糕。
对我们来说,咨询需要共情,共情就是你能体验到别人体验到的感觉。咨询师成长的历程当中,有人缺乏共情,来访者难过,他不难过,这需要慢慢成长。
还有一个阶段是来访者难过,咨询师也跟着难过。这种也不好,就是你要既能体会到他的感觉,又不陷进去。
咨询师需要给他正确回应,让他感觉到理解的同时,还要理性思考他的问题,辅助他去解决。所以一个咨询师不能够太过理性,要求确实挺高的。
通过科研探索心理世界的奥秘读博四年,我需要做4个脑电实验。做实验前要翻看大量的资料,然后设计实验,泡在实验室,后期分析数据,写论文。所以,基本上我们都不管自己叫科研狗,而是叫科研龟,因为成天泡实验室,没机会出门。
之前,因为周末没有学习,我被同学说,没有一个女博士的觉悟。难道女博士就应该每天学习,不能过个周末吗?
尤其现在,像很多新闻报道博士或者一些已经进了高校的科研工作者,猝死的很多,其中医学博士的状况更甚,就是因为工作负荷太大。
博士基本只跟学术打交道,没时间谈恋爱接触社会,男博士想要找女朋友,经济压力也会很大。
像我现在读博,不接咨询,就是因为没有时间。这四年从设计做实验到分析数据,写文章都排得很满。
做科研也有很多乐趣,从很多科学结果当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心理问题的来源。有时候遇到一些很有趣的解读,也成为我们科研过程中的一点乐趣。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篇研究说,睡眠不足的人会更多地关注负性的东西,对心理健康不好。通过实验,其实这个问题就很好理解。
我们测量情绪时,会使用面孔或是场景。面孔有正性和负性之分,比如说微笑是正性,生气是负性。
实验中,我们会在电脑上呈现一些情绪图片让被试者去看,同时测脑电波。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人的反应时间和速度,来判断他对这个图片注意时间的长短。同时通过脑电波的强弱反映,发现大脑对不同种类图片的加工强度。
比如说人的睡眠是否充足是自变量,大脑对图片加工的强度和偏好就是因变量。
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就是睡眠不足,会引起人更加注意负性的东西,这就是通俗的实验解读。
对于科研的认知,我从伟大的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身上得到了答案。他一百多年前录的一个视频,给后世有两条寄语。
第一是,做科学研究的人一定要以探究真相为目的,不要在意这些真相带来的结果是正面或是负面,这个要留给世人评判。
第二是,不要强迫别人去认同你的观点,这个世界就是多样性的。
事实确实如此,虽然我们通过实验得出各种结论,但评论在人心。不必纠结结论的正负影响,因为我们需要一个客观的呈现。
心理学行业需要更多专业的人士来做普及心理学这个行业在国内算是刚刚起步。去年刚取消了心理咨询师二级证,要重新整顿再出台新政策。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
很多非心理学专业人士会考心理咨询师证。有人真有这个热情,通过不断地学习走上这条路,但大部分人是没有资格的,所以咨询行业鱼龙混杂。
来访者没有能力去判断咨询师的好坏,专业的人也没办法阻止非专业的人进来。甚至有些人会忽悠,混的可能比专业的还好,整个行业很无力。
现在需求量越来越大了,包括每个大学都有心理咨询中心。像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初中高中也都配有心理咨询室。
这样,我们的工作岗位也多了,行业也逐步越来越规范化。
有个北大女孩创立自己的心理学公众号,小编都是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
他们大概每篇文章都要十几篇专业的英文期刊或综述来论证,写的过程还要反复把它科普化,专业又准确,是个很好的事情。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读懂那些论文,他们真的很关注普通人的需求,发表很多比较贴近现实的一些东西,也让心理学越来越普及。
还有个记者,自己得了抑郁症,走出来后,通过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创办了个公众号,专门记录关于抑郁症的,他也会去采访一些这样的群体,是很有意义的做法。
其实抑郁症或是精神分裂这类的案例,已经超出心理咨询的范畴。它是一种病,需要借助药物来治疗。很多研究都发现,这种病症会有大脑功能上的改变。
除了脑科学,还有一个领域就是研究大脑内的神经递质,所以一般到这种程度,我们都是不做咨询,转到精神科,通过药物治疗解决问题,在恢复期的时候才会结合咨询一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大家对心理问题的污名化现象,也是一个误解。
很多人有了心理问题不愿意去,怕别人觉得自己心理有问题,感到羞耻,他会抗拒。
所以我们需要更多这些在心理学行业创业的人,来普及心理学知识,让它更加大众化。也需要我们这种科研工作者在更深入的领域去探究心理问题的解决办法。
我很感谢心理学,它不仅对我的生活产生了很多积极影响,还从中获得了很多帮助,包括处理恋爱关系等。
只有当我们能够正确看待心理学所带来的影响,它才能更好地辅助我们,面对自己,在不断探索中成长。
——END——
每周三、周六,
跟我们一起窥探平行世界里的人和故事。
关注“平行生活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