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时间都去哪了?真的是手机的锅吗?(下)
上一篇提到了如何找出那些消耗掉我们精力的灰色时间,不知道大家手机的APP还有几页呢?(有没有给奇点偶遇设提醒啊?)不过我时间好像还是不够用啊,总是觉得一天一眨眼就过去了。
网上充斥着时间管理的内容,甚至有的工作的头衔就是:时间管理专家,四处给人培训上课。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里面最大的陷阱:多任务能力又叫多线程。
多线程和碎片化时间多线程
说到多线程,像甲勾这样的玩家肯定第一个想到的是星际争霸选手那变态的多线空投能力。但其实多线程大师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他们就是厨房里我们的父母,或者另一半,或者就是你自己。
烧一道菜,可能是一个厨艺问题。而烧一桌菜,就变成一个统筹学问题。食材的准备,火候的控制,每道菜严格的烹饪顺序和长短不一的时间。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烧出一桌热腾腾同时上桌的菜,没有实践过的人是无法理解其中奥妙的。
很不幸的是,除了烧菜,我们身边可以多线程同时进行的事还真的是很少。原因很简单,我们没有足够的手(都剁光了)。而烧一桌菜可以多线程进行,也恰恰是因为有很多步骤是不需要人工干预的。直到多核处理器的出现,即使是电脑也只是多任务的排序切换的伪多线程。
人有情绪状态,状态切换远远比不上电脑,很多研究表明,多线程会很大程度影响智力和效率,这里不多展开,只总结一下结论
人无法进行真正的并行多任务,而只是大量单任务的分割和切换。
每次切换之间,单任务的头尾都需要一段转换期来适应变化,造成效率低下。
大量的切换造成注意力下降,因为切换本身就是分散单任务注意力的行为。
信息获取的深度过浅,无法有效构建为自身知识。
碎片化时间
手机的使用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任务行为。点开朋友圈回复几句点几下赞,回到群里说几句话,切到淘宝放点东西进购物车,切去游戏里刷一盘清下体力,打开大众点评看看中午吃什么,打开高德地图看看路怎么走,打开天气预报看看周末天气怎么样。。。好了,刚才那句回复不知道有没有人看到,回去看看吧。
长时间处于这种碎片化的状态下,大脑非常容易疲劳,注意力也难以集中,这时候当你点开一篇满满干货,可以真的有效扩展自己知识的文章的时候,却已经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消化它。大脑会自动选择自我修复与放松的模式 -- 刷更多的朋友圈。
甲勾这里放出几条小贴士,可以有效帮助你重组自己的时间,逃离手机大量并行任务的魔圈
把“顺便”这个词从脑海里赶走,当因为一件事打开一个APP的时候,不要因为突然的念头或者屏幕推送做任何多余的事,就算感兴趣,也等完成前面的事再回来做 -- 90%的人不会回来了因为它根本不重要。
为手机里和手机外都安排一件可以让你专注的事。当你思维陷入无意识自由游走而要开始盲目任务切换的时候,这件事就是指路明灯。它可以是一篇长文,一个学习视频,一本书,或者一个玩具。
在开始之前就对结束有大致的概念。有始有终,便是一件任务。在开始前就大致知道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然后在达到之前不要分心切换到别的事上去。
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坑爹啊?从而有人就消极厌世进而认为庄子也是消极厌世。这种理解其实是很肤浅的。回到我们的主题,这段话其实启发我们,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而期望是无限的,用有限的时间去满足无限的期望,怎么可能做得到呢?所以下面就谈一下期望值。
要规划自己的时间,首先要了解自己有多少时间。要有自己的理想,首先要清楚自己有多少资源去实现这些理想。三分钟热度,不是因为什么自控力或者恒心,而是因为期望产出与现实资源产生了偏差。
估计忠实读者看到这里一定挺奇怪的,怎么甲勾突然开始灌鸡汤不玩数据了。别急,你们要的数据这就来了(蛋丁尼奏凯!),让我们来看看一个普通上班族的一天吧。
一天24小时,就算养生段子转得再多很多人也是睡眠不足,算睡7小时,上班不加班算8小时,中等距离交通1小时来回,吃饭,这是大事,平均一下三餐连做带弄算外出排队一天2小时吧,然后带娃/家务/陪老公老婆男女朋友加深感情胡乱墨迹一天最少也得1小时。好了这就是硬性的每个人每天都必须花掉的时间,还剩多少呢?
好了,一天五小时,这就是一个普通上班族,他不用加班,只需要陪孩子玩一小时,离家近,不参加什么社交活动,一天的可支配时间。一周七天,双休日只多计一天8小时(单身狗可能可以计16小时?)每周一共是43小时。
玩手游
一个普通的“不肝”的手游,每天清体力完成各种操作大概需要一个小时,而这差不多是打3盘王者荣耀的时间。每天一小时对手游来说实在是轻量得不能再轻量了。所以如果你在玩手游,每款请扣掉一小时。如果你同时在玩三款,那对不起,你的一大半可支配时间已经没了。
读书
一本普通的略微需要动动脑子的书算为350页。普通中等阅读速度50页/小时,看完这样一本书需要七小时。和很多人直觉相反,看书的确是很快的一件事,但是这个活动有一个很不好的缺点:有CD(冷却时间)。大部分人以这个速度集中精力阅读的时间不超过2小时,而更多的人是在半小时左右。所以我们读完这样一本书大约需要一周。(每天看哦)
才艺
现代人慢慢闲下来喜欢搞点提升生活逼格的事。插花,茶道,绘画,书法,乐器,健身五花八门。热衷此道的,每天也会占用掉一小时左右时间。
朋友圈
每个社交媒体至少会每天花掉你一小时的时间,如果是重度入驻的比如每个人的微信,一般4,5个小时是家常便饭。当然这些使用很多是夹杂在别的事情比如交通或者吃饭里的并不会占用额外的时间,但是就像前面一段所说,朋友圈存在的最大作用就是把你的时间碎片化然后降低效率。如果甲勾写这篇文章是边刷朋友圈边写的话,可能给我十天也写不完。如果你同时还有QQ,微博等等等等,那就祝你好运。
算这些有什么用?
这些事实就构成了我们实际的资源。在实际生活中,不可逃避的现实就是我们的可支配时间有接近一半是必须从事闲事儿的。否则人就会慢慢陷入焦虑,压抑,神经质等等一系列身心不健康的状态。这时候玩手机也好,打牌搓麻将也好,甚至坐着发呆也好,都是这些闲事儿的外在体现,从古至今形式不同,但一直存在。
那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期望。假设甲勾是个重度游戏玩家,大部分可支配时间就拿来玩游戏,如果我每天玩2小时游戏,先不说已经基本用光了所有可支配时间,而是看看打完一个普通的100小时游戏需要多久?50天。这也就是说,一年我如果每天2小时不停地玩,我只能玩七款游戏。当然实际情况我不可能这么玩,所以比较现实的就是一年玩3-4款游戏。而如果没有这些计算,我的期望是什么?最少最少主要的类型年度最佳玩一下也得这么十来款吧?这就是在无形中不停地压榨着我们的:期望值与现实的偏差。
其它事亦是如此,如果我通过计算,一年只能读10本书,我还有什么理由把我的阅读时间花在粗枝滥造的作品上呢?而也不会有人今天练钢琴,明天学书法,后天又要开始学园艺结果没有一个能坚持。不是没有恒心,而是时间不允许。
掌握自己时间的精髓,不是去想,我不能干这个不能干那个,这也是浪费时间那也是浪费时间。而是反过来,清楚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同时知道自己能分配出时间去干。如果有很多愿望,就需要排出优先级然后果断取舍。庄子之意,殆的是以有涯随无涯,而以有涯随有涯,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感谢阅读,本文由“奇点偶遇”原创发表,欢迎关注。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