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聪明人做蠢事(磨刀不误砍柴工)

文 / 扬州孙旭
2018-02-25 10:09

心理学—聪明人做蠢事(磨刀不误砍柴工)

有句谚语——磨刀不误砍柴工。

从心理学研究发现我们长期以来对于思维和心智认识,存有两种过程,一个是磨刀,一个是砍柴。

我相信,商业世界里砍柴的人居多,我们体力好,执行力强,目标远大,信念坚定。

而我却是都是一个好吃懒做、生性爱抄捷径的懒人,因此,我想要成为磨刀的那个。

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词汇:理性障碍(dysrationalia)。

从理性障碍中,我看到了理性与聪明的分野,理解这一点,能磨刀。

从三重心智加工模型说起。

心理学—聪明人做蠢事(磨刀不误砍柴工)

我们的心智可以分为三层:自主心智、算法心智、反省心智。

自主心智

我们通过进化和内隐习得的。比如,对于事物本能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化反应,这是通过进化习得的。也包括后天长期训练的技能,已经内隐到自主心智。例如,你非常熟练骑自行车,今天的你骑自行车时做出的动作,几乎是条件反射。

算法心智

就是我们平时口头所说的智力。广义上,我们说一个人智力很高,大体可以说是这个人算法心智很好。但在心理学中,狭义上的智力被称作一般智力(general intelligence,俗称大G),它有两种分类。

心理学—聪明人做蠢事(磨刀不误砍柴工)

1.流体智力(fluid intelligence)

指在不同领域运用推理的能力。可以通过传统智力测试中的图像分类、数列推理来测量。之所以这么命名,是因为流体这个词,可以强调这是一个像水一样流动的过程性智力。

2.晶体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

指通过学习获得的陈述性知识。这些知识就像晶体一样结晶成一块一块地存储在长期记忆中。所以这是知识性智力。

反省心智

对人类心智过程进行监控、帮助执行决策与判断的心智加工过程。就像你身后的一个摄影机,从第三者角度观测你的一举一动。三重心智中,反省心智与人类的理性思维直接相关。

谈到反省心智时,就有必要谈谈这个问题了:为什么聪明人会做蠢事?

我们常常会看到聪明人做蠢事的案例,例如大学生加入传销组织,金融学教授投资股市频频失利,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才加入恐怖组织等。

心理学—聪明人做蠢事(磨刀不误砍柴工)

为什么?

要理解透,还需要继续图解三重加工模型,重点就放在算法心智和反省心智上(哈哈哈,其实那图不是装逼用的!没图还是说不清楚啊!)。

A.压制

所谓压制,举个例子,当你在荒郊野外登高野望,迎面走来一只野兽,一眼看去你发现是狼,这时,你的自主心智中的进化习得模块,第一时间告知你危险,本能地驱使你准备逃跑。

而这时,你的算法心智对你的自主心智进行压制,因为你的算法心智通过用晶体智力的陈述性知识比对,发现那不是狼,是哈士奇。用机器智能术语来说,就是算法心智使自主心智加工过程断线,进而达到压制的目的。然后,你放弃了逃跑,继续登高野望。

心理学—聪明人做蠢事(磨刀不误砍柴工)

B.发起压制

压制,就像A强行推倒B,是执行。而发起压制,则是命令,是我命令A强行推倒B!!而发起命令的源头,就是反省心智。

C.去耦化操作

这个名词很学究,所以需要土鳖的我用民间方法解释一下。要明白去耦化,就要明白啥是耦化,或耦合。耦合的单词是coupling,couple的ing形式。couple有火车间车钩的含义,也指夫妻和情侣。相信你已经get到了这个意思。你做事情退出来的这个动作,我们可以称之为,你做了一个去耦化操作。

算法心智的去耦化操作,指的是,从现实世界中分离出一个模拟世界,在你头脑里自行模拟运行。例如,你在现实中与明星擦肩而过,崇拜泛滥的同时,你的大脑里开始模拟与这个明星的剧情,这个剧情可以按你的意愿进行下去。

维持认知去耦化是算法心智的重要机制。

心理学—聪明人做蠢事(磨刀不误砍柴工)

D.通过认知去耦发起模拟

类似于A(压制)与B(发起压制)的情况,反省心智也会对算法心智发起去耦化操作的命令。

E.连续性联结认知

来看这道测试题:你面前有四张卡片,分别是K、A、8、5 。每张卡片都是一面是数字,一面是字母。规则是这样的:如果卡片的一面是元音字母,那么它的反面就是偶数。现在你需要决定翻开哪一张或者哪几张卡片来检验规则的真伪。

大部分人的答案是翻开卡片A和卡片8。逻辑是,翻开A,看下背后是不是偶数,翻开8,看下背后是不是元音。按这规则推理下来,顺理成章嘛!但是,好像哪儿不对?

心理学—聪明人做蠢事(磨刀不误砍柴工)

正确答案是翻开卡片A和卡片5。大部分人会忽略掉卡片5,这才是检测规则的关键。如果5的背后是元音,规则就被证伪了。

为啥我们没有想到这一点?因为我们沿着既定规则“如果P,那么Q”思考,所要采取的思维方式便是证实,而非证伪。既然要证实它,那么翻开A和8就行了。但要证伪,就是说要证实“如果P,那么非Q”。而这时就需要翻开A和5。

从给定的焦点规则出发,沿着规则为真的思路展开联结思维,这种处理信息的方式就是连续性联结认知。

这样的思维方式中,认知被禁锢在了模型起始点的联结模式,然后就会从这个起始点开始推理,而完全忽略了其他的情景建模可能,这是带有焦点偏差的连续性联结认知

F.发起对连续性联结认知的控制

同理,F也是由反省心智发起的命令,来对连续性联结认知进行中断,或调换模型起始点,通过认知去耦重新模拟。在我们生活中,具有这样思维倾向的人,通常能带来新的思想和创造。

心理学—聪明人做蠢事(磨刀不误砍柴工)

综上,我们通常所说的智力,也就是算法心智,更多地是做执行、推理、运算的工作,而反省心智则是理性思维的核心,它在旁边冷静观察,适时对算法心智进行压制、警告、调整。我们平日所说的聪明人,也就是高智力人群,是否也同时具有理性思维呢?�

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是:理性(反省心智)与智力(算法心智)总体呈现微弱相关

也就是说,聪明人未必理性,聪明和理性是两个独立发展的能力。

传统的智商测试,仅仅对算法心智进行了测量,而没有包含任何对于反省心智的测试内容。同样的,我们的教育系统中所有的测试焦点,也基本都集中在算法心智,忽略反省心智。

心理学—聪明人做蠢事(磨刀不误砍柴工)

考试中得高分的学霸,未必能在人生道路上比学渣过得更好,因为在许多关键的人生里程碑式决策上,理性的重要程度远超智力。举个案例,就是咱羊驼先森的创业,我们四位创始人均为90后,高纯度提炼的屌丝,一位补考N次侥幸毕业,一位高数考了4年侥幸毕业,一位退学,一位拿不到毕业证被留级至今,这样的事实证明,我们确实是一群学渣。创业两年,做社会化营销,从接校园周边奶茶店餐厅的单,到今天服务过七匹狼、恒安、美的、金冠、同步推、他趣等品牌,再到接下来启动的娱乐电影方向的项目,回顾整个创业过程,咱们付出不少心血,做了许多重大的决策(有对有错,对的带来了不错的收益,错的还好不致命)。其结果,平心而论,比起同龄人,今天的我们确实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这种感觉大概就是这样的:

继续,为什么在人生里程碑式决策上,理性远比智力重要?因为人在做决策时,对信息首先进行加工的自主心智会犯以下错误:

1、属性替换:用简单问题替代复杂问题作答。

2、生动性效应:容易被鲜活证据抓住认知焦点,而忽略统计学证据。

3、完全析取推理失败:由于连续性联结认知,未考虑所有备选假设推出的结论。

4、锚定和调整启发式加工:决策结果被一个相关数值锚定。

5、默认启发式加工:能不改变,就不改变。

6、框架效应:对正反陈述的不同选择。(95%脱脂牛奶,5%含脂牛奶,你选哪个?)

7、我方立场加工:正反都是我对。

以上错误(包含但不限),可以统称为认知吝啬鬼,其基本运行规则是:不需用脑时,不用脑,需要用脑时,也不用脑。

所以,根据三重心智加工模型,导出了一个具有极高应用价值的结论:

心理学—聪明人做蠢事(磨刀不误砍柴工)

聪明人只有在被告知要怎么做的情况下,才会表现优异。

否则,聪明人未必能比学渣在某项任务上表现更好。所以,理性不能与聪明混为一谈。是理性障碍,造成了理性与聪明的分野。

那么,如何提高理性呢?安装5种心智程序(mindware):

1、概率推理知识

2、决策科学知识

3、科学推理知识

4、逻辑推理知识

5、经济学思维

心理学—聪明人做蠢事(磨刀不误砍柴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