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间管理的一本书:如果你高效,一天只要两小时就够了
你是不是时常觉得很忙,从早忙到晚,从初一忙到十五,从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忙到冬天又到了,没日没夜的忙完一年又一年,但回头看看,又不知道具体忙了些什么?如果是,不妨读读这本书:《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
作者乔西·戴维斯,是位研究心理学和神经学的教授,他通过与那些高产又快乐的人合作,发现这样一种现象:那些在工作中异常重视效率的人往往没有效率,他们想方设法地提高效率,要么延长工作时间,要么分秒必争,上下班路上甚至去厕所时还想着工作,他们以为充分利用了时间,事情的结果却恰恰相反,事倍功半,身心俱疲。
乔西·戴维斯认为“效率”是用来形容机器的,根本不应该拿来形容人,人不是机器,他有各式各样的生理、心理需求,如果需求得到满足,他就干得快,反之就干得慢。如果一个人,每天都有非常高效的2小时,那么他完全可以轻松应付各种问题了。
如何获取高效的2小时呢?乔西·戴维斯提出五种策略:
认识抉择点;
管理心理能量;
不要为走神分心;
饮食和运动;
工作环境。
从第一条说起,认识抉择点。“抉择点”在本书中是个很重要的概念,人之区别于机器,在于人有感情,有各种需求,但很多时候,人的表现跟机器很像,当他工作时,很多事情都是在机械地处理,比方一个医生给人看病,来一个看一个,靠着本能操作,大脑顺着惯性指挥人的动作,这个时候,如果忽然有个人问他别的事情,他得好好反应反应才能回答,而当他反应过来之后,若想接着看病的话,又得一个转换过程,这个打断的时间节点被称为抉择点。没有抉择点意识的人,要么在他的机械性操作和各种打断中来回切换,要么就这么无意识地干到下班,这样的工作会高效吗?作者认为不会,他认为抉择点是一个很好的切换任务的时机。假设一个人每天要处理很多事情,读邮件、做PPT、写汇报等等,这些事情实际上在一天的时间里是做不完的,如果他一上班打开邮箱,发现一大堆未读邮件,他第一件事是读邮件,结果会发现一上午很快过去了,而他除了读邮件之外,什么都没做。人的大脑就是这样,一旦做上某件事,就有了惯性,非要把那件事干完不行,这并不坏,但很多时候会把人有限的精力浪费在那些琐碎又无甚意义的事情上面,一个高效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他会根据自己的工作习惯,罗列出抉择点,提前安排好抉择点出现后要做的事情,有备无患。
第二条,心理能量。这个词也不新鲜,它说每个人的能量都是有限的,而每项任务都会耗费能量,如果你把有限的能量耗费在琐碎小事上,那么在重要的工作面前就会力不从心。这个最容易理解了,经常玩游戏的人都知道,游戏里的英雄除了血条外,还有蓝条,蓝条是用来甩技能的,一般来讲,每个英雄最费蓝的技能就是他的大招,很多新手没事的时候狂甩小技能,等需要用大招的时候又没蓝了,这是最坑爹的!
能量这个词,哪止游戏呢?现实生活中的人也是这样,那些杂七杂八的事,留给杂七杂八的时间,那些重要的事,留有足够的时间,否则那真得有心无力了。
第三条有点意思,不要为走神分心!走神本来就是分心,再为分心而分心,那就不值当了。乔西·戴维斯的研究认为,不论做什么事,人都不可能一直保持专注,走神是人的本性,而且走神也有走神的好处,它是一种发散思维,指不定就能带来什么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不要觉得自己走神了,就心感不安,非要强迫自己保持专注,实际上这种状态下的专注是很低效的。
第四条,饮食和运动,这个不多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
第五条,工作环境,这个影响最大!一个人要工作,必然有一个工作环境:声音的大小、光线的明暗、办公桌的布置等,都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关于如何利用工作环境提高工效,乔西·戴维斯给了四个建议:
清理杂乱无章的东西。任何杂乱的东西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工作,你以为不会,实际上会,当你看到它们的时候,你的心理就已经受影响了,找个时间,把办公桌清理下,有没有效果,试试就知道了。
把电话、水杯和其他与工作相关的物品放到桌子的四个角上,这样当你拿它们的时候就必须伸展身体。伸展身体这个动作会使人通过身体上的扩张得到心理上的扩张,让人敢于创新。
不要在桌子边坐太久,过段时间就站起身走动一下。
摆放点植物或者水景画,让你的工作空间变得个性化,但要注意摆放这些东西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桌面显得杂乱无章。
《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一书的内容大致如此,感兴趣的伙伴可以深入读读,至于能不能达到它说的那么神,那就看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