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在“快乐就好”教育理念下长大的孩子,怎么变成这样了?
二年级开学之初,班里转来了一个小男生。
小男生长得十分乖巧,衣着打扮也颇为讲究。班主任说是从上海转来的,我暗戳戳地盘算着,那成绩应该差不了。
结果,第一次单元测试成绩下来,我真的大跌眼镜。
这个小男生考了20多分。我看了一下他的试卷,大片大片的空题,最基础的生字都不会写。感觉这孩子好像是跳过一年级,直接蹦到二年级来的。
我跟家长沟通后以后发现,这家长以前坚信孩子“快乐就好”,他想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于是一年级时,孩子考0分都没关系,每逢假期就带着孩子四处旅游,名曰长见识。
我一听,嘿,这家长把“快乐教育”理解得也太偏激了。开学这几个月以来,这孩子的表现证实了家长教育理念的错误。
因为一年级基础太过薄弱,这小男生上课时,一脸蒙圈,我都能看到一堆的问号在他的小脑袋上转圈。
本来以为他见识较广,课堂提问时我有意给他机会发言,可是语言表达能力太弱,他也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
有时候为了提高学生积极性,我会设计一些课堂小游戏。但是他不会的字太多,男生都不愿意跟他一组。
你说,这小男生怎么可能快乐呢?
快乐教育,本身是没错的。
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也是没有错的。
但这并不代表着放任孩子好玩的天性,不在乎孩子学习,忽视家长在孩子学习习惯培养当中的重要责任。
孩子的快乐该来自父母的高质量陪伴,来自和谐的家庭氛围,来自掌握知识的成就感。在成长进步中获得的快乐,不知道要比不学无术的快乐高级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