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不!你只是自信 交流难?不!认知不同而已
大约一个月没更新了吧?或者是更久。刚过完感恩节,米饭不是那种喜欢西式文化的人,所以对于感恩节什么的并不感冒,但是米饭还是关注新闻的。所以感恩节期间发生的一些事情,唉,不说也罢。毕竟我没什么势力,就是凭个人爱好写文字的一个凡人,但是我相信终究会有一个很好的结果的,而且主要是我对一些事情还不够了解,所以轻易的根据只言片语就去下判断,就去作评论,也不像是我的性格。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叫做《布里斯比熊》,讲的是一个在婴儿时期就被诱拐,跟楚门一样在设计的环境里长大的男孩的故事。
其实我看了两部,都是关于认知的,只是……原谅我记忆力衰退,竟然有一部的名字我说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继续说《布里斯比熊》吧?不对,我并不是想说电影。话题还是回到咱们本文的标题上来,呃,对不起,本来我只想写认知的,想写生活与工作中的一些挫折与不顺利不过是因为认知不同,刚刚写到前面那句“回到咱们本文的标题上来”时,我翻上去看了一眼标题,觉得我还可以把拖延症的这个事情写一写,所以我把标题改了。
嗯,是的,这就是米饭的作风,就是这么随意。
那么,我们先说拖延症吧?
其实是一个很亲密的朋友跟我吐槽的,说她拖延症,很多事情都不想立刻去做,而是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拖到最后一刻。然后很明确地问我该怎么办好?
嗯……其实米饭并没有什么培训啦、心理辅导啦之类的资格证书。充其量就是喜欢研究,对于感兴趣的东西各种研究。当然我也不是什么动辄就亚洲十大杰出行销讲师,什么东方华语讲师二十强之类的。
说到这里,我想起来前几天遇到的一个事儿,特别特别逗。唉,我知道我又跑题了,但是我就是想跟你们说,怎么办?没办法,耐心的继续读吧。
是这样,今年夏末的时候,曾经参加过一个当地的据说是亚洲著名华人演说家某某某的那种非常励志的课。说实话,我去的时候就是抱着质疑的态度去的,因为在上学临近毕业的时候,学校也组织过类似的课,激励大家毕业后参加工作的热情。不得不说,当时的效果很好,因为当时年轻嘛,所以没太注意这些套路。
这次又有机会了,我就拿了个本,从头到尾把他的手段记录了下来。比如开场怎么切入和本地的情感,怎么打感情牌,怎么掏亲情牌,怎么用互动调动现场气氛,以什么样的节奏自问自答来吸引听众注意。当然我还仔细观察了现场的托儿,因为毕竟免费听这样的课,不盈利玩个毛线啊?所以接近尾声的时候,是必须有托来带大家掏钱的。
我面前右手边坐的大姐就是托儿,我没说破。我有一位老大哥曾和我说过这样一句:“看破别说破。”所以我就看着。这大姐还以为我是一支潜力股呢,回头想借我的笔记看看。我笑着拒绝了。这东西让她看见,那就真是超级尴尬,一下就穿帮了啊。
总之怎么说呢,夏末听的这次所谓的课,主讲人其实还是在演讲能力上很行的,只是其中举的一些例子实在是漏洞太大了,比如说自己的公司两个女员工,一个干了很多年,都没涨工资没升职,另一个干了几个月,就提拔了。原因就是提拔的那个人,每天早早的来,晚晚的走,干很多活,好像当时说要表现什么什么价值之类的。笔记在单位,现在在家,所以有些详细的不看一下没办法给大家说得那么细致。当时我就想,既然你公司都月入几千万了,连个保洁都请不起?得需要员工每天打扫办公室?
诸如此类的漏洞很多,不过我仍然钦佩他演讲的技巧。
貌似跑题跑太远了。继续说前几天遇到个特别逗的事,是我加了一个属于广告文案资源共享的群,大家互相学习共享资源嘛。然后就有个人总在群里发一些广告的消息。是做好的公众号里的消息那种。有一天我就点开看了,哇,这点开一看,了不得。这人也是一个讲师,还是什么世界华人演讲25年杰出人物25人之一,还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世界演说什么什么的,又是什么什么方法的创始人。
米饭,你们还不知道啊?就是欠儿欠儿的,又贱巴吃咧的。我就去查这哥们到底啥来路去了。结果你们猜怎么着?这个所谓的什么25年杰出人物,还真就曾经有过这么一次,不过最终入围的是10个人,并不是25人,而且这个东西不过是……唉,你们自己搜吧。反正就好像我们村评选影响我们省社会进步的伟大人物一样这么个东西。
当然只搜到这些还不够,我得看看这哥们是什么什么创始人,创始了啥啊?但是搜索结果把我给为难住了。为啥?因为还有别人也说自己是这个什么方法的创始人。
米饭属于遇到问题不研究明白就吃不香睡不着的人,于是就屁颠屁颠的跑去玩具收藏的群里去打听。要知道,这些收藏玩具的人们可真的是藏龙卧虎,而且大家就聊玩具不聊别的,所以也没啥避讳可言。
这不看我发问了么?几个哥们就跟我捅破了这层窗户纸。敢情随便一个什么创始人,都可以是联合创始人,甚至出资公司的所有员工,哪怕是跟着事刮上一点儿关系的,比如负责伙食的,如果可以,也可以写成是联合创始人。所以人家告诉我,这只有俩撞车完全没必要大惊小怪,怪就怪这人没设计好,一般这种事都要事先通好气,打好招呼的,比如你是东南亚最佳华人演说家,我就是中亚最佳华人演说家,你是2016演说50强,我就是2016演讲50强。一般都会说好,大家互相别说顶着的。这种属于是没策划明白吧。
当时我就懂了……不过这种事,弄懂了,自己懂就行了,毕竟人家是靠口才吃饭的,不管一堂课叫价几千万,最后收100块还是免费,人家也得吃饭啊?
行了,跑题有点儿多,先跑到这,我们回来说拖延症。
其实仔细一想,人人都有拖延症。有需要做的事,但是不想立刻去做,非要等一会儿再做不可。如果用粗俗的话来比喻,就是——屎都到门口了,才跑去厕所。
不过话说回来,大家有没有发现,不管你们如何拖延,这些要做的事情,都是可以完成的。这也是各位拖延的一个关键因素和理由。
因为你有信心完美的处理这个事情,所以你才有胆子去拖延到最后一刻才出手。
老妹儿听完我的白话,觉得——大叔说得很对啊。
是啊,我也觉得我这个分析很多。毕竟我也是拖延症患者,而且我又是天秤座,选择困难加上拖延,超受不了。
不过后来我就和她又分析。果然,她和我一样,对没什么把握的事情,是一定一定要提前做完,留给自己充裕的修补时间的。转身我又简单的问了一些朋友,给我的回答基本都是这样的。
对于有把握的事情,秒成的,几乎就是无尽拖延。因为太有把握了,就跟吃饭撒尿喝水喘气一样简单,所以也不需要什么紧张的筹备。而对于一些略微有挑战性的事情,这些人的口风几乎都是一样的,必须要提前完成,然后检查,修补。
基于这样一点,我觉得作为一个正常人来说,自己还算是没啥问题的。
所以大家记住一点——
拖延症只不过是源自于你的自信。
所以不要太在乎这个东西会影响到你的什么。这都是很正常的事。
接下来米饭要和大家聊一聊最近冥思苦想,跟某王子转了一圈回家门口坐树底下悟道了一样,得出来的一个结论。
那就是——
这世界上一切问题,都源于认知的不同。
来,跟我念一遍上面的话,嗯嗯,我听见了,是的,就是这个意思。
什么叫认知不同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我就不用小动物来举了,这样好像有点儿不好。我就拿小孩子们举吧。每个家庭都有孩子,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比如两三岁时的行为,很多家长都会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幼稚。
是的,幼稚。为什么幼稚?孩子的认知达不到家长的程度。那么再反观,各位都有经历过的事情,当你长大了,比如说18、19岁,或者20多岁的时候,会有一种自己很强,自己什么都懂,用家长的话说就是“翅膀硬了,管不了啦”的感觉。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因为自己的认知能力(这里,我标注一下,为什么标注往下看,我是写到下面的时候想起来这里需要标注一下,所以翻上来加了这个括号和里面的文字的。我颜色调浅一些,这样也许不影响大家阅读。)完善了,懂得如何提高自己的认知了。知道观察、了解、分析、判断。当然这些还不是形成认知的主要条件,认知也是需要大量的经验和经历才可以积累起来的。
前几天贴吧上有一段视频,视频里的人说的是山东话还是哪的话,反正是方言,看下面评论说是山东某县的。不过不知道真假。因为是方言嘛,米饭保证就听不完全懂了。
给大家讲一下视频的内容吧。内容是村干部去和一贫困户商量,因为有政策嘛,可以免费给他重新盖房子,危房改造。然后呢,他的条件可以领低保,给他办低保卡,去银行就能取钱。
这个时候出现个非常神奇的事情,视频里的男子表示不信,什么危房改造,不信,免费的不跟我要钱?不信!各种不信,当然最让人不理解的是,男子不相信拿着卡去银行能取出来钱。
男子很明白地告诉村干部:“那么大点儿个小玩意里能有一千多块钱?你当我傻呐?”
帖子下面很多评论,说啥的都有。我最初也是偶尔看到,点开来想看看热闹的。结果当我看完了整个视频,我觉得,这不是说谁傻或者是说谁方面公信力不够的问题。而是认知的问题,男子的认知里,这些村干部说的事情,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认知出现了偏差,出现了不对等,所以才有了视频里的事情。
这和智商高低无关,这就是认知不对称造成的。
回过头来,我们再来说开头提到的那部叫《布里斯比熊》的电影。电影里婴儿时期就被抱走了的James,是被封闭在一处房间里长大的。诱拐他的夫妇教他文化知识,自己拍摄那种给孩子看的节目给他看。总之你可以想象《楚门的世界》,只不过楚门处在被设计好的城市里,而这位James只是处在养父母设计的与外界隔绝的这样一种环境中。
大约20多岁的时候吧,警察因为某些线索,把他解救出来了。当他满怀欣喜地来到外面的世界时,却发现自己从小就在看的《布里斯比熊》这个节目,竟然没有人看过。也就是说,自己曾经认知中的一切,都是与众不同的。
而因为他是成功解救出来的被拐儿童。社会对他的态度也是不同寻常。你能想象一个人从小到大所经历的生命里的东西被现实残酷地轰到分崩离析的感受么?
我感受到了。其实这也是很多时候,我们会抱怨,谁谁谁不理解自己。这也是有些时候大家会去喝酒,喝醉了,把烦恼的事情抛开在脑后的原因。因为认知不同嘛。
但是就米饭来看,其实认知不同是很正常的,毕竟如果每个人的认知都是相同的,那这世界还谈什么花花世界五花八门万紫千红灯红酒绿啊,没有差异化就等于没有发展,没有发展最终只有等待死亡。我不知道这句话是否有人说过,但是现在是米饭在每个字每个字的敲给大家看。
电影很长,我刚才仿佛听见有人问我:“后来呢?”
后来怎样自己去看嘛!文末会给大家送上“汁源”滴。
还是说认知。每个人的认知不同,因为这个,才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世界观、是非观等等。就好比狗吃……对不起,其实我很喜欢狗的,所以我们不拿狗做比喻了,我们说苍蝇吧。苍蝇喜欢在厕所或者垃圾堆里吃那些在我们认知里不能吃的东西。但是在它们的认知里,那些是可以吃的东西。再比如,抱歉,我想了半天,没什么太好的例子,所以说点儿老梗吧?
比如原始人看到现代人外科手术。在他们的认知里把人剖开就是杀人啊,可是在现代人的认知里,那是在救人。
一切的恐惧来源也是认知的不同。说到这里我想起来,貌似有个叫《精灵旅社》的动画电影,拍得不错。讲一些西方的妖怪,比如吸血鬼、木乃伊、狼人、科学怪人等等,他们为了避开人类,由吸血鬼自己弄了个旅社招待这些妖怪朋友们。后来吸血鬼的女儿……我怎么又要讲电影了?大家自己搜吧,有两部,还是很好看的。
总之这也是一个不同认知产生各种矛盾的故事。好在没跑题太远,说恐惧,有的人害怕关灯后的房间,于是开灯睡觉。其实关灯和开灯,房间里的布置啦、墙壁啦、挂着的壁画啦、你的梳妆台上的口红眼影粉饼和卸妆水什么的,以及你衣柜里的那几件小可爱,都是……
会活过来的!
哈哈哈,不知道有没有吓到谁。其实都还是它们自己,不会有任何变化。当然如果你的柜子里藏了个隔壁老王,那就不好说了。
说到王这个姓,以前认识的同学里,当年学英语嘛,上课。然后用英语写自己的名字。这货就把自己的王写成了Wang。不知道正读到这里的你是否对英语有研究,就算没研究,其实我们从小就看电影什么的,也都会看到,电影里一般是写成Wong的。
写错了么?并没有。
冒充港台腔?因为像是王晶啦什么的,那些港台人可能把王读成Wong?确实当年有同学这样和我这样解释过,而且不少其他同学还相信了这个解释。但是米饭是谁啊?米饭是遇到什么事儿都喜欢欠儿欠儿的查资料,找证据,弄个水落石出的人。
当然,这个东西不用弄得水落石出,因为随便找个老外问问就知道了。也许这个时候有人问我,不是有英语词典么?是啊,你觉得词典里会告诉你Wang的真正意思?而且老外也不难找嘛,什么?你找不到?对不起,我都不知道你这篇文是怎么读到的。会上网就有办法能接触到老外的吧?
好吧,不和你较劲了,米饭就告诉你们吧,其实在英文里面,Wang,或者说俚语吧?怎么说好?我知道你心里已经有数了。反正这个单词表达的是和dick一样的意思。是很粗俗的哦。所以为了避免这些,懂的人,会把一些姓或者名之类的改一下,避免尴尬。毕竟你也不想让外国友人误会,而且老外其实来中国也是很害怕自己的名字被音译后用尴尬的汉字写出来的。比如……嗯,拿谁举例都不好,咱们就拿漫威漫画里的角色举例好不?比如Lash,这个反派角色。如果音译了,绝对是拉屎这个发音。所以如果直接拿Wang过去,那这笑话就有意思了。
当然有人说是什么韦氏音标,容我呵呵一下。
我是不是又跑题了?太久没写东西和大家聊,总是跑题扯远啊!对不起对不起,罪过。
还是回到认知的问题上。有的时候,通过学习,是不能改变一个人的认知的。因为只有在初级阶段的认知才是靠学习,而学习不过是教人掌握认知的方法,怎么样来认知。而真正的认知,也就是认知的这个量化指标本身,是要通过如何去认知(这是动词,可以说是动词,前面也出现过一次,嗯……我去标注一下。标注完了,我这里也调浅一些吧。)来提高认知这个指标的量。
但是呢?当通过学习掌握的认知能力已经形成,那么所拥有的认知是无论如何没办法改良的了。可以继续积累,继续提高,但是想同过学习来提高,有点痴人说梦。因为一但人的认知能力或者说认知的方法形成了,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定性了,也就是有是非观和价值观了,那么想要对其认知形成撼动,那必须是……那个词怎么说?必须是通心透骨的感受才行。对不起,我编了个词儿,前面红色的那个像是成语的词儿其实是我编的。我刚才去搜了一下,发现在解释彻心彻骨这个成语的时候,有用到通心透骨这个词,那么就不是我编的了,所以我把标红了的这四个字又改回原来的颜色了。
是不是读到现在觉得我有点儿精分?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精分,这样挺好玩的。通过文字和大家促膝长谈。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反正我讲了个痛快。
认知这种东西,其实不太好用什么明显的东西来概括或是形容。就好比,我觉得在这里打字和大家聊天很爽,但是你觉得看我胡乱打的这些文字很爽。那么就这个问题上,我们的认知就是不同的。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家长会把孩子送到磁暴步兵的电疗机构里去。认知不同。米饭小时候也经历过类似的不理解,不过还好,理解这种东西是沟通过了就很容易达成的,当然也得赐予我的表达能力强。
大约20年前的我,或者说再早些年吧,当时游戏机正风靡,那真是,对游戏机里面各种电子游戏世界,充满了好奇。逃课去玩游戏,各种玩,各种RPG。你知道,以我这样的性格,遇到个什么事要么就整明白,要么干脆爱怎么怎么,无所谓。所以当时喜欢玩游戏的我,和其他同学也好朋友也好,和他们相比,我更想知道的是,游戏的作者想要向玩家表达什么。
这就跟读书一样,作者想表达什么。这个很关键。当然我知道我写东西喜欢跑题,而且一个多月没和大家聊,说真的,很想念各位,所以呐,又是跑题又是什么的。大家权当我这篇文不是正经的文字好了,就是和大家闲聊的一封信好了。
其实说信也不好,哪有信这么不注意格式的。当年教我学习公文写法的老师会气疯掉的。所以别当作是信了,就是我们互相……呃,其实没互相,总之就是我想跟你聊的东西吧。
所以有的时候,认知是可以让别人认同,但是无法简单的让他们理解的一种东西。我突然从场外跳回来,不知道你是否习惯。这段文字可以接着从磁暴步兵那附近来理解。也就是说,你可以不懂,但是你可以认同。但是对于懂的东西呢?
要说认知这种东西就像是画出来的圆圈,认知程度高的人的圈会很大,认知程度低的人圈会很小,他们的圈有可能根本没有一丝重叠,也有可能是重叠或者小圈被大圈包围着。
对不起,刚刚想试着去画图里画一下,但是觉得画出来太丑了,用PS来做特效什么的又会让我分神,到时候再忘了要继续写什么,那就麻烦了。所以这里就不配图了哦!
那么这一段我要说的是,不一定认知低的人,就一定是很low的很底层的,也不一定认知高的人就是很高尚的。不是有那句话么?能者为师,怎么是能者?知吾不能之事者,皆为能者。行了,别费劲查出处了,这句真是米饭自己杜撰的,但是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就算是鸡鸣狗盗之徒,也是能者。
别强求别人的认知会有什么提高。下面我要说解决认知不对等的方法了。
其实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交流上的或者是解决什么什么问题的方法,归根结底,都是在解决认知不对等的这样一个目的。只不过是他们这些提出方法的人没意识到罢了。
比如说换位思考这个词儿,我想你早就听说过了吧?也试着做过。真的要做到换位思考,其实太难了。因为你的认知水平和对方的认知水平不是一条线上的啊。很多影视剧或者是文学作品里也常有这样的描写:“换做是我,我会怎么做?”
说真的,换做是你,你也会这么做?完全扯蛋。如果有这样一个问题,愿意用一条胳膊还是一条腿的代价来换取下半生的荣华富贵?那么得到的回答绝对不一样,尽管只有两个选项。这就是认知的不对等。或者你也可以把这道题里牵扯到的认知问题说成是价值观不同。
前面说了,世界观、价值观、是非观,完全就是在形容认知中的某一些方面。但是认知并不就可以被所谓的什么观念观点或者其他什么概念所代替。认知就是认知,认知是指可以思考的生物对于世界的感知以及其他的很多无法详细说明的东西。
可能有人上学的时候学过,会觉得米饭说得不对。课本上讲了,认知就是指通过心理活动,比如是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者想象来获取知识。
提出这样问题的同学,第一你是真的学过,通过课本,第二你是去网上搜什么叫认知了。确实,如果在你的认知里,教科书里的定义和概念就是正确的,那么这就是正确的。
但是我要说的认知,必须要跳出书本来感觉。其实不仅仅是人,任何可以思考的生物都可以有认知。比如狗……我很喜欢狗,换一个,比如猫……其实猫我也很喜欢。比如老鼠吧,老鼠看见燃烧的火,好奇,去闻,烫到了鼻子。那么在它的认知里,火这种东西是会产生痛感的。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而人呢?火可以用来加热、发电、烧烤……
哎呀,我又跑题了是不?我要说怎么样解决认知不对等的问题的。其实如果有机会,我当一名老师,在课堂上跟学生们这样白话,一定很受欢迎的。
认知不对等,导致了一切问题,所以这是人类乃至所有会思考的生物所面临的所有问题的根源。
怎么样解决认知不对等?
首先你要试着去洞悉对方的认知是什么一种情况。可能我这样讲很难理解。说简单一些就是聆听。去聆听对方的诉求。聆听对方的观点,看法以及意见。聆听的过程中,米饭郑重地提示你,千万千万别加入自己的主观判断去在聆听的过程中就给对方表达的东西去评判对错。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可以点叉关闭了。
不是有个词儿叫设身处地么?简单的换位思考必须要加上这个词儿才完整。然而聆听只不过是做到换位思考的第一步。当然,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是换位思考这一种。
让你聆听的目的是要让你理解对方的动机。对方为什么要这样做或者为什么有这样的诉求。这个很关键。员工要求加薪,为什么加薪?身为Boss可能觉得自己有吃有喝,生活还不错,一个月也花不多少钱,你们这工资也够了啊!可是呢?Boss外出消费自然有人买单,对比的话,保证开销不是一个量级上的。那么这个时候员工要求加薪,结合城市生活水平情况,和城市消费水平情况,各种指标考量,心里自然就能有一个比较合适的判断了。
再比如,跟你哭诉,说挨老公打了,为啥挨打了,自己成天不做家务,就知道去麻将馆,赌输了十几万,还欠了不少高利贷。那这打就有点儿活该了,打死都不冤……
还比如,在微信群里,各种转发那些不良信息,什么“马上就删……”、“出大事了……”、“全球注意……”、“十亿人都在看……”……
有道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不过这些信息有的时候点开来,里面讲的也无非是什么和什么吃有毒、碳酸饮料对身体不好、每天锻炼身体某几个穴位如何如何的。其实对于这样一种充满了关爱的转发,可能有人不理解,有的人觉得很无奈。
对于这样的情况,米饭教你。一般这样都是岁数大了的人转发的,有的还特意转发给身为儿女的你看。他们是为了你好,只是他们获取网络信息的渠道没有你的好,这也是导致了他们接收到的都是这些信息,让他们就觉得网络上就只有这些信息。这和《布里斯比熊》电影里的James的境况相同。
所以为了改善这个问题,首先你不能去拒绝或者说禁止他们接受这些信息。其次是分享给他们更好的获取信息的渠道。比如你现在正在看的这个公众号,不是就挺好的么?给他们这些,让他们一点点了解网络,会用网络,正确的享受网络,这才是最终目的。
我曾有岁数大的朋友跟我抱怨,说自己不安装微信的原因就是被孩子批评了。装了微信,微信里只有孩子,也没别的什么人,可是孩子的朋友圈竟然是自己不可见的。当时就想不用了,可是后来一想,这东西还能代替电话,没事发个语音什么的,就留下了。后来同学聚会什么的,就又不断的加了一些一起下乡的同学什么的,大家都是转发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自己的朋友圈里也就都是这些。孩子就说他了。批评他这些东西怎么能乱发,都是没营养的之类,反正巴拉巴拉说了很多,也没管老头儿心脏能不能受得住。
反正孩子屏蔽家长朋友圈,估计老头挺久没上微信了,孩子也不清楚吧。总之老头不上微信了,整天遛鸟逛市场,看书,养鱼,倒也滋润。
其实对于新事物而言,学习就是认知能力形成的阶段。这位忘年交的孩子把父亲带到门前,却没教父亲正确进入的方法,最后还怪父亲乱转发没用的东西。这些都是不对的。而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也是基于认知的不同。、
话说……公众号一篇文章最多能多少字啊?我感觉我这俩钟头,就跟大家胡扯了,会不会字数不够了啊?能有什么提示么?
我尽快结束吧,认知这东西,真心别强求。以前小孩的故事书里,小猫请客给小狗吃鱼,小狗请客给小猫吃骨头,这也是认知不对等造成的。猫觉得鱼好吃,把最好的给朋友。狗则觉得这玩意怎么吃啊?还是我请你吧?回头请到家里,拿出骨头来,结果猫傻了。
有人看到这个小故事会说,这是常识问题,是知识,和认知无关。
错,我纠正你一下。这就是认知问题。猫和狗对美食的认识不对等,导致了这个矛盾的出现。懂了?
说到这里就想起前不久看的那些父母都不在了的孩子们,去学搏击,然后被曝光,后来被迫送回家,现在听说又回来学习了。至少不用整天啃地瓜了,挺好的。这就是认知不同造成的,可能曝光的人觉得自己在做好事,但是这只是基于自己的认知来判断的。完全主观,这是不正确的。
要我说啊,怎么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认知,这个我估计现在在读我这篇文都读得要睡着了的你,就算我写出什么花样来,以你已经成熟的认知模式,也不会真的就改变自己的。最多假模作样的改一个月了事。
忍,遇到啥事了,忍,别发作,就算你回家打开柜子门,发现里面有一隔壁老王,也别立刻发作。冷静,拍照录音搜集证据,然后该起诉起诉,该索赔索赔,这是应该做的。
所以以这样的例子告诉你,在认知和对方产生不对等的偏差的时候,耐心的,努力地去了解对方的认知是个什么情况,然后研究一下用什么样的话语,能让他的认知状态下可以理解你的诉求,去尽量的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么这就行了。
讲白了,就是遇到抢劫了,嫌犯的目标是钱,你的目标是命,那么给钱保命就完了,过程里努力记住这货有什么特征,回头报案的时候也好能提供破案线索,让以后的人免受损失。当然,如果对方看完你了,在目标里加了个色,那……你卸了妆我想就安全了。
不聊了,挺晚了,我不知不觉都几个小时了?18:59登录的,现在21:55了。我把麻宫雅典娜那一篇排了个版,弄了几张图,就来写这个。怎么也得两个多小时了。行了,不耽误各位时间了。我就和大家聊到这里,下面去找几张图,插点儿图,读着舒服。
哦,别忘了分享出去,让你的朋友同学老师家人啥的,关注我的公众号。我会努力经常更心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