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心理学《被讨厌的勇气》经典三例之二
引子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新鲜感和震撼感,是今年读到的最重要的一本书。它可以看成是用对话体写成的哲学、心理学寓言,主要内容是心理学三巨头之一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另外两位巨头是弗洛伊德和荣格)。
书中虚拟了两个人物分别叫哲人和青年,哲人是阿德勒的化身,青年是处于困惑中的年轻人的化身。
本书最核心的观点叫做“课题分离”,类似于著名的那句“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把行政权和宗教权分开),“课题分离”可以解释成“别人的归别人,自己的归自己”。这次要讲的脸红恐惧症的案例,正是课题分离的绝佳解释。
脸红恐惧症
先给大家讲一个哲人以前辅导一位女学生的案例。这个女学生说自己有脸红恐惧症,她的苦恼是害怕见人,一到人前就脸红,所以就躲着不敢见人,特别痛苦,说无论如何都想治好这种脸红恐惧症,希望哲人帮帮她。
哲人跟她进行了下面的对话。
哲人:要是这种脸红恐惧症治好了,你想做什么呢?
女学生:我有一个想要交往的男生,虽然偷偷喜欢着,但是还是没能表明心意,一旦治好脸红恐惧症,就马上向他告白,希望能够交往。
哲人:脸红恐惧症这样的病很好治。
女学生:真的吗?
哲人:但是我不会给你治。
女学生:为什么呢?
哲人:因为你是靠着脸红恐惧症让你接受对自我和社会的不满以及不顺利的人生,你还要用这都是脸红恐惧症之类的话来安慰自己呢。
女学生:怎么会?
哲人:但是如果我给你治好了脸红恐惧症,事态也没有任何变化的话。那么你会怎么做呢?你一定会再次跑来给我说——请再让我患上脸红恐惧症吧。那我可就真的束手无策了。
原因分析
这个故事在整本书中反复出现,首先是对原因的分析:
你认为对那个女学生来说最害怕的事情、最想逃避的事情是什么呢?
当然是被自己喜欢的男孩拒绝了,是失恋可能带来的打击和自我否定,因为青春期的失恋在这方面的特征非常明显。
但是,只要有脸红恐惧症的存在,她就可以用“我之所以不能和他交往都是因为这个脸红恐惧症”这样的想法来进行自我逃避,如此便可以不必鼓起告白的勇气或者即使被拒绝也可以说服自己;而且,最终也可以抱着“如果治好了脸红恐惧症我也可以……”之类的想法活在幻想之中。
这种情况不仅限于这个女生,生活中常常见到:
1 考生会想:“如果考中的话人生就会一片光明”;
2 公司职员则想:“如果能够改行的话一切都会顺利发展”;
3 想成为小说家的人从来不去投稿,借此保留自己“投稿就会中的希望”和“不受退稿的痛苦”。
有脸红恐惧症的她害怕被男生拒绝,你害怕被他人否定,害怕被别人轻视或者拒绝、害怕心灵受伤。认为与其陷入那种窘境倒不如一开始就不与任何人有关联。
即,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如何实现这种目的呢?答案很简单,你就变成一个只看自己的缺点、极度厌恶自我、尽量不涉入人际关系的人就可以了。万一遭人拒绝,还可以这样安慰自己:因为我有这样的缺点才会遭人拒绝,只要我没有这个缺点也会很讨人喜欢。保持满是缺点的“这样的自己”对你来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善”,也就是有好处。
青年是在这么评价哲人的论述的:
“啊,你简直是一个恶魔,是的,就是这样!”
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指的是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吧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哪怕是“某件事家人朋友帮不帮忙”,其实就可以分成三个层面:
1 我求不求帮忙——我的课题
2 别人帮不帮——TA的课题
3 我对别人帮不帮的有没有期待——我的课题
比如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就像女生一直心塞的根源——“男生可能会拒绝自己”的问题,这不是她的课题,是别人的课题。
基督教有个著名的尼布尔布道词: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
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
赐予我勇气,
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赐予我智慧,
去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英文版)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解决方法
“脸红恐惧症”这样的现象其实非常常见,对于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把责任转嫁给别人,通过归咎于他人或者环境来回避人生课题,对自己撒谎,也对周围的人撒谎。
阿德勒的心理学可以对你的过去一无所知,但是他知道一点,决定给你生活方式的不是其他人,而是你自己这一事实。
阿德勒不打算用善恶来区分人生课题或者人生谎言,只谈的是“勇气问题”。
阿德勒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就是“鼓励”。所谓鼓励就是不是批评也不是表扬,那是纵向关系,鼓励是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是平等的。
哲人讲了那个女学生的后续故事:“在我的‘鼓励’之后,她与朋友一起和那个男孩出去玩儿,最终那个男孩先向她告白了。我也不知道她的脸红恐惧症后来怎么样了,我想她大概不需要了吧。”
后记
阿德勒心理学的观点的冲击性就好比常年近视的人初次戴上眼镜时的冲击感,原本模糊的世界轮廓一下子变得清晰了起来,连颜色也鲜艳了很多。不是视野的一部分变得清晰,而是能够看到的一切都变得清晰了起来。
很多时候自己就被隔在了这层窗户纸外边,以为要解决某某问题,太难太难,其实要解决的根本不是表面这个问题。
越发理解李笑来曾经说过的:“做的不好的时候也要继续做”的道理在哪里。我印象很清楚,他有一次上得到app的直播,弹着吉他唱了首歌,很多人评价说唱得太难听了,就也不关心他别的讲了什么,但我觉得唱得还好啊,而且难听好听怎么了,这是他的一个案例设计,又活跃气氛,又表达观点。
不要无视现实,一味执着于被给予了什么,现实就会改变吗?我们之所以很多问题没解决,正是因为没有做好课题分离,没有找到自己施力改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