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汇总|教资必背41道简答题,背过就得分!
马上就要考试了,满打满算,你的复习时间只剩3天了!
在教资考试中,简答题一直都是很多同学难以攻克的关卡。今天,小对帮大家整理了41道简答题,不知道什么是重点的同学,可以开始背了哦~
【题目】简述现代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
【参考答案】
现代迁移理论以奥苏伯尔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为代表,之后对迁移有了更深入的探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种观点中:
第一,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但对认知结构的解释各不相同。
第二,强调外界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对迁移的影响。
【题目】简单列举一下我国目前小学教学原则有哪些?
【参考答案】
我国目前小学教学原则有: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量力性原则;
(8)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
【题目】简要叙述教师备课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教师备课要做好三项工作:
(1)备教材。即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书。
(2)备学生。即了解学生,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熟悉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其次要了解班级的情况;再次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
(3)备教法。即设计教学方法.教师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考虑用什么方法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并促进他们能力、品德等方面的发展,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特点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
【题目】简要回答教学过程的特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而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承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承认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题目】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答案要点】
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关注。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需要学生对教师的提问进行独立思考,通过探索学习和合作交流学习的方式加强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些需要动手操作的学科教学中要锻炼每位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每位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都要具备充分的民主意识,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积极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
【题目】简述迁移的种类
【答案要点】
(1)正迁移与负迁移;
(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3)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4)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题目】学习策略有哪些特征?
【答案要点】
(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
(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的;
(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题目】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要点】
(1)指导教学模式;
(2)程序化教学模式;
(3)完形训练模式;
(4)交互式教学模式;
(5)合作学习模式。
【题目】简述学习动机的种类
【答案要点】
(1)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分为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
(2)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3)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题目】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参考答案】
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的情境。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并应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题目】简述意义学习的条件
【答案要点】
(1)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2)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题目】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有什么特点?
【答案要点】
(1)动作品质。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
(2)动作结构。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常有多余动作产生。
(3)动作控制。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不能主动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
(4)动作效能。完成一个动作往往比标准速度要慢,个体经常感到疲劳、紧张。
【题目】怎样进行学习时间管理?
【答案要点】
(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
(2)高效利用最佳时问;
(3)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问题】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参考答案】
班级授课制主要有以下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班级授课制、按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而班级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课程表同时对全班循序渐进地进行集体授课,注重集体化、同步化、标准化,因而能使大量的学生同时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地、扎实地掌握知识技能。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各国的教学实践都反复证明,迄今为止最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的仍是班级授课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实际上,它就是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使各科教师协调一致地对学生教学而形成起来的,便于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并使之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学习的集体性使得学生可与教师、同学之间进行多向交流。同班学生学习内容相同、程度相近,便于相互切磋讨论、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从而增加了信息来源或教育影响源。
【问题】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学生特点;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问题】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参考答案】
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个阶段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示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关系。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这个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问题】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
【参考答案】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首先,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问题】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参考答案】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种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
【问题】迁移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迁移的作用包括:
(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问题】根据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说明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参考答案】
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条件包括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从外部条件来看,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从内部条件来看,一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二是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三是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有意义学习的目的,就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
【问题】简述问题解决与创造力的关系
【参考答案】
问题解决和创造力的关系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
两者的联系表现在:创造力的发展要以问题解决为前提,问题解决过程中蕴涵有创造力。
两者的区别表现在:问题解决是指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新情境中,以达到目标状态的一种高级认知加工过程;创造力是在一定的目的和条件下,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产品的能力。问题解决的主要特征是思维过程的分段性,而创造力的主要特征是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不是所有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创造力的参与,如常规性的问题使用现成的方法就能解决。
【问题】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参考答案】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受教育者强烈地意识到现代人的健康不仅是躯体无病、体格健壮,更应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学校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应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更关注如何塑造健全人格,提高社会适应力,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性,提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学生在成为一名独立的社会成员之前,会经历一系列发展中的矛盾与人生课题,因此他们迫切需要教师在尊重他们独立性的前提下,给予他们真诚的指导和帮助。
(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学生心理素质,可以为有效实施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心理健康教育有别于学校其他教育活动,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是帮助学生成长发展的自我教育活动。
【问题】幼儿自制力的表现方面及影响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幼儿自制力的表现方面:
①抗拒诱惑能力,即压制自己,不去利用机会从事能够得到满足但是社会禁止的行动;
②延迟满足,即自己愿意延缓目前的满足享受。
2、幼儿自制力的影响因素:分心因素、活动的特点、同伴间比较、成人的强化、儿童自身的态度。
【问题】简述教学评价的功能
【答案要点】
1、教学评价的导向与激励功能。
2、教学评价的鉴定功能。
3、教学评价的改进提高功能。
4、教学评价的管理功能。
5、教学评价的研究功能。
【问题】教育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
【答案要点】教育科学研究除了具有一般科学研究的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和控制性等特征之外,还具有一些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范围的广泛性
(2)研究主体的多元性
(3)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4)研究方式的人文性
(5)研究论证的复杂性
(6)研究成果的可验证性和可传播性
【问题】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
【答案要点】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而且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
【问题】简述课外活动的特点
【答案要点】
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问题】夸美纽斯对教育学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答案要点】
1、构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本框架,确定了教育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2、论证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天然合理性。
3、从理论上论证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
4、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并论证了一系列教学原则。
5、从理论上论证了“学年制”及“班级授课制”。
【问题】简述教学评价的分类
【答案要点】
1、根据评价的时间和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2、根据评价的标准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3、根据评价主体可分为自找评价和他人评价。
4、根据评价的方法可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
5、根据教学评价涉及的层次与范围可分为宏观评价、中观评价和微观评价。
【问题】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答案要点】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
1、整体性。世界具有整体性,文化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也具有整体性,人的个性同样具有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应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2、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4、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是生成性,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进行机械操作。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而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5、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题目】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
(1)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前提。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3)建立学生档案。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整理结果分类存放起来,建立学生的档案。建立学生档案一般分四个环节: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4)个别教育。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班主任就必须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5)班会活动。班会活动是班主任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是培养优良班集体的重要方法,也是养成学生活动能力的基本途径。
(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7)操行评定。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表现所做出的小结与评价,主要由班主任负责。
(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分为学期计划、月或周计划,以及具体的活动计划。
【题目】简述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案要点】
1、学习动机的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①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动机
②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来培养学习动机
2、学习动机的激发可以有以下几种途径:
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④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题目】简述心理健康的意义
【答案要点】
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无心理疾病;
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无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心理疾病包括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的情形。具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则是从积极的、预防的角度对人们提出要求,目的是要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心理处于最佳的发展状态。
所以,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题目】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答案要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培养:
(1)按计划学习的习惯
(2)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
(3)独立钻研、善于思考的习惯
(4)自学的习惯
(5)合理把握学习过程的习惯
(6)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
(7)要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题目】自我意识对人格发展有哪些影响
【答案要点】自我意识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1)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个人对自己的人格形成和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
(2)自我评价的性质决定人格发展的方向。
(3)自我调控能力制约着人格的发展。
【题目】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气氛有何影响?
【答案要点】
(1)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投射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都联结起来,从而在师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2)焦虑是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对自尊心理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所具有一种类似于干忧的反应倾向。只有当教师焦虑适中时,才会激起教师改变课堂现状,避免呆板或恐慌反应,从而推动教师不断努力以谋求最佳课堂气氛的出现。
【题目】指导教学包括哪六项主要活动
【答案要点】
(1)复习和检查过去的学习;
(2)呈现新材料;
(3)提供有指导的练习;
(4)提供反馈和纠正;
(5)提供独立的练习;
(6)每周或每月的复习。
【题目】如何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案要点】
在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标准时,主要应该考虑到以下几点:
首先,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时,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
其次,心理健康概念具有相对性,即心理健康有高低层次之分。
再次,心理健康既是~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
最后,心理健康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社会评价问题。
【题目】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答案要点】
通过对态度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二者实质是相同的。品德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但是,态度和品德这两个概念也有区别。
第一,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
第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题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埃里克森的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题目】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哪些个性特征?
【答案要点】
(1)具有幽默感;
(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
(4)喜欢幻想;
(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6)具有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