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呵护,偏瘫患者的心理干预办法?听心理医生如何讲解?
偏瘫患者经过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还要面对漫长而艰苦的康复过程。由于身体的残疾,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出现一些心理方面的异常,如:不能接受残疾现实、不适应残疾后的生活及周围的社会环境。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以及患者与家人的关系,而且还会加重病情,影响疾病的恢复,增加复发的机会。因此,必须重视偏瘫患者心理问题的治疗和康复。
一、偏瘫患者的心理特点
1、抑郁
抑郁是偏瘫患者主要的情绪障碍,它对偏瘫患者的预后、依从性、自我照料能力及生活质量等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在40%~50%之间。典型的抑郁症状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由于偏瘫导致的不仅仅是躯体结构的破坏,还有令人恐惧的残疾生活的开始,因此,几乎所有的偏瘫患者都会出现悲伤和忧郁。
2、焦虑
焦虑是个体的自我概念、独立性或控制能力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恐惧、忧郁等不安的心理体验。由于偏瘫患者常常对自身的健康和客观情况作出过分严重的估计,认为病情严重,难以治愈,或由于长时间治疗仍未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急于求成,产生了集中情绪,表现为坐立不安,怨天尤人,反复找人诉说,有的甚至彻夜难眠。
3、恐惧
偏瘫患者的恐惧心理主要包括对发病情境、躯体疼痛以及社交等的恐惧.对受伤情境的恐惧主要是由于受伤情境对患者的精神造成巨大的打击,从而导致心理创伤,对躯体疼痛的恐惧常常是由于病后身体未得到正确的护理,导致患肢关节活动受限而引起疼痛使患者感到恐惧,表现为患者拒绝活动关节,有的患者甚至在活动前就开始紧张、害怕。对残疾和社交的恐惧主要是由于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后,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需要别人料理,一切求助于人,因而感到自己没有用,产生自卑,不愿别人看到自己的样子,不愿出门,怕见朋友和同事,害怕去公共场所等。
4、情感脆弱、自我控制力差
偏瘫后,患者的情感释放可以不受大脑高级神经系统的控制,情感表达不能按照正常的方式进行,患者的心理承受力差,很小的一件事都能引起强烈的情绪波动,内心的情绪体验常常立即过分地表现出来,显得很委屈,并且情感转换较快。此时,每当别人提起往事、工作及家人的情况,患者会表现出强烈的情绪波动。另外,患者在心理上对家人的情感产生很大的依赖性,每当与家人见面和分手时都有情绪波动,对家人的言行也很敏感,有时很善意的话和行为都能引起患者较强的负性情绪反应。
5、行为依赖,被动,意志力差
由于脑神经损伤可引起行为方面的异常,再加上病后家人对患者的生活过分关照和保护,导致患者在生活方面完全依赖他人,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有的患者几乎没有主动行为,甚至连吃饭,大小便这些本能行为也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让他们去完成一个非常简单的动作都很困难,人们常把患者的这种消极、被动行为归因于脑神经器质性损伤所致,而忽视了心理方面的原因。
二、偏瘫患者的心理干预
要多鼓励和帮助偏瘫患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需要,根据病情安排多样化的生活内容,如看电视、户外活动、听广播等,以分散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使其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此外,对于痉挛性偏瘫患者,适合FSPR手术治疗的患者,通过手术可以有效降低肌张力,对于后期康复锻炼提供很有利条件,帮助患者尽可能的恢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