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为您释疑):家长和孩子都要分清自己的责任
我们现在的父母常常因为太好了,几乎包办了孩子的一切,有时候给孩子造成了假象——“我学习是为了父母”、“我做的不好是因为父母没有做得好”,失败了是父母的错,成功了却是自己独享,这种将父母的“帮忙”当做理所当然的心态只会让孩子分不清楚哪一些事情是属于自己的责任范畴的,同时也会让孩子渐渐学会如何去控制父母,会将这些原本理所应当的“责任”当做筹码去换取自己想要的“自由”。如果父母过于顺从或迁就,只怕是会剥夺了孩子认识自己的行为后果以及自我管理的机会。
纵使我们十分爱惜自己的孩子,也要舍得让他自己做点事情,告诉他“这是你的房间,你需要自己清理来保持它的干净”,“这也是你的家,需要你帮助打扫或帮忙照顾宠物”,而不是在孩子主动说着“我来帮你洗碗”的时候用善意的关心“不用,你赶紧去念书吧”回绝。在家里什么家务也不会做的孩子常常因为宿舍轮流打扫的规矩学会了主动收拾,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会,而是我们太过关怀,迫不及待地想要介入孩子的一切,当把成长的机会还给孩子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来孩子具有很多我们没有发现的潜力。孩子的成长无人可以替代,只有孩子自己去体验,在体验中不断尝试不断犯错才会收获经验,才会成长。从生活里的小事做起,为孩子发现和创造自主的机会,然后让我们在旁边静待花开。
父母在分辨自己和孩子的责任时候也会偶尔陷入模糊,更别提让孩子自己辨别清楚自己的责任范畴。有一些时候,责任的界限并不是很分明,抑或责任是混杂在一起的,双方都有责任,这时候就需要父母引导孩子承担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责任。
父母也要警惕孩子将不属于的自己的责任揽到肩上。有时候,孩子的内心是脆弱敏感的,他会将维护家庭和睦的责任揽到自己的身上来,因而一个家庭有问题的时候问题往往最先反映在孩子身上。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和睦的家庭,当父母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孩子可能会通过伤害自己来试图拯救父母的关系,但做父母的因为不了解这种行为而开始斥责孩子的某些不当行为,结果,孩子自己伤害了自己以后,又再一次被父母伤害。明智的父母会帮助孩子明白什么是他导致的,什么是他不需要负责的,以此避免孩子将不属于自己的责任揽到自己肩上来。
(图片源自网络,感谢原作者。)